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的英语试卷如何备考复习?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英语在考研,与读研后非常重要,录取时候都是院校与导师重要、必须参考值标。除了做必要试卷外,最好报个比较好的辅导班,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至于科学学习方法,呵呵,每个人情基础况都不一样。没有捷径可走。
考研经验分享:英语专业考研最全分析
#考研择校#
英语专业,基础学科。可以考本专业,当然也可以跨专业考研。跟我们常说的数学专业一样。考研必考科目英语,理工科必考科目数学。所以这两门基础学科的专业,考研的时候,当然是比较有优势的。
首先,英语专业可以考本专业:英美文化或者语言学。这算是两个方向,但是考试的时候都差不多,专业课差不多。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2二外日语或243二外法语或244二外德语;③727基础英语;④829英美文学。政治科目,都是要考的,但是二外的话,也就是公共科目2,可以选日语德语法语,大部分非语言类大学,可能最多的就是日语。大学里面日语其实学得都比较基础。科目3基础英语,一般是要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有一定得难度,想拿高分比较难。最后一门是英美文学,当然涉及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大学里面英语专业都有这方面的书籍。
其次,高翻。高翻,就是高级翻译,分笔译和口译。也叫MTI。很多大学都有开设这个方向。考试科目一般是四门:政治,英语基础,百科,翻硕英语。政治不说,英语基础的话,大部分学校应该是在6级英语之上,百科的话,有基本固定的参考书,汉语百科,背诵的东西比较多。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有些学校的百科会跟学校的优势专业相关,比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百科,好像很多名词解释就跟通信相关,估计学校的培养方案就是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多研究一下真题,找到规律。翻硕英语的话,就跟普通的英语差不多,有些学校可能会出一篇中译英,一篇英译中。有些比较牛逼的大牛学校,还会出现翻译红楼梦。
再者,英语专业可以考学科英语。学科英语,原则上是划分为教育学类,其实大多数不会考很多英语。考试科目有:政治,英语,教育学综合,学科英语。教育学综合,有些学校是自己出题,有些是考333,反正也差不多不出这个范围。教育学综合有四门,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西方教育史,教育学原理四门,搞定就行。
最后,英语专业是可以跨考的。目前我知道的,英语专业跨考比较多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法学(非法)或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学,民俗学等比较多。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科目,如果你确实不希望以后从事跟英语相关的,是可以选择跨考的,但是千万不要跨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任何专业。
以上是对英语专业考研的一个分析,当然也希望对大家有用。
英语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而考研英语仅仅读一项就占到了70分,所以阅读在考研英语当中无比重要。对于阅读分数的提升,我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内力和外功招式。
英语内力的修炼这个部分就是所谓的背单词加上语法分析,那么我们接下来聊聊如何针对考研英语背单词。
首先是资料的选取上,我背过很多的考研单词书,他们中的很多都不尽如人意,后来我买了一本何凯文的1575 。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很好的一本书,首先这本书中的单词都是从历年的真题当中挑选的,配合的例句也来自于真题,与考试贴合的很好。其次这本书中的单词都是在日常中也很常用的单词,你不至于背一些特别偏的单词。背单词的难点往往在于难以坚持,使用这本书的话,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真题中的很多难词是你背过的了,即使你当时已经不记得这个词的意思了,但是你会获得一个积极的心里暗示,这样非常有助于你坚持下去。
其次,我们在背考研单词时往往喜欢进行识词训练,只记单词的意思,不去记单词的拼写。其实你可以试试背完一个单词后,试着写出它,这会给你大脑更多的刺激。不仅仅是读出了他的汉语意思,还做了一系列手部书写的动作,这样你的大脑更容易记住它。
至于语法,由于多年没有进行英语训练,很多同学已经没有划分语句成分的习惯,只要重新捡起这个习惯语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外功招式——应试技巧这个部分里,你应该更多的关注考试本身,而不是你的英语水平。比如考研的选项分配啦,在完形填空中选项出现的次数是不是一样啦,等等。
这个部分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总结,比如有的人给自己准备了作文的结构模板,其中给出了自己常用的起承转合。有的人分析了自己阅读的常见错题原因,究竟是过度推断,还是词汇出现了问题,还是定位失误。在应试技巧这个方面,我觉得没有什么别人给你一讲你就通了的方法,要针对自己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而且真对不同类型的考试,应试的技巧也不尽相同。
文化差异如果你追求一个相对较高的分数,你需要了解一些文化背景,这非常重要。何凯文老师的五夜十篇当中会总结相当多的文化方面的知识点,比如英国的上下议院啦,美国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啦,这些都是需要去了解的。我记得有一年的阅读中就考到了一篇关于立法投票的(13年阅读4)文章,在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时,我就觉得非常晕,但是当我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之后就觉得豁然开朗了。
考研英语,阅读分量最重,所以很多成功考研的经验都是重阅读者得英语。在复习中就要注重阅读部分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上重视阅读。
具体方法上,基础薄弱建议先背单词,掌握常用单词,书籍的话新东方乱序单词书还不错。时间不够直接被真题的单词。
然后就是做真题。真题很重要,值得说三遍。做真题,一般都三遍。做第一遍,是熟悉真题,答案搞清楚,把单词都搞懂,句式弄明白。做第二遍,是搞懂问题的陷阱,为什么这么问,为什么答案这么设置,还有就是翻译真题的阅读部分,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都要搞懂。经过前面两遍真题的巩固提高,你已经对考研英语有了宏观和微观的了解,接下来,时间充裕可以做做模拟,不做模拟也行。
第三遍的真题,是作文。作文不是背模板,背模板不靠谱,不能得高分。不如自己在最后一个多月,每周写两篇作文,并修改完善,然后你就有了很多自己的模板。到了考场,就算忘记了,你还能临场写一篇还不错的作文。同时,把阅读部分之外的部分重点复习下,如翻译,完形填空等。
最后就是考场技巧了,一般先做分数最多的阅读,也有先作文再阅读,然后其他的。在考试之前,要做好计划,先做什么,多长时间做完,做不完怎么办。每个部分分配多长时间,碰到不会做的要怎么处理。做到胸有成竹,到时就不会着急,胡乱填写。
记住,好的心态,坚持,身体健康,是考研非常重要的三要素。
对于英语很多同学也会纠结,是不是需要报班。我觉得这个还是要看个人的情况来决定,包括自己的自学能力、接受程度,以及是否能保证足够的听课时间等等。拿我自己来说,我的英语很一般很一般,所以复习的时候为了避免想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报了张国静的考研英语全程班,后期的复习进度大方向都是跟着全程班走的,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每个阶段的复习情况。
一、基础复习(3-6月)
目标:增加词汇量,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复习语法。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如果词汇量不够,别说做阅读了,一句完整的话都看不懂。还有语法,到大学可能许多同学觉得语法不是很重要,毕竟如果和外国人交流,时态、顺序对不对也不影响外国人听懂你要说什么。但是考研就不能不管,长难句什么的,分析不懂没办法做题阿!
复习中注意几个问题:
(1)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量身制定复习计划,譬如说每天背30-50个单词。
(2)词汇书的选择。符合考研大纲的词汇都是可以的,比如张国静老师主编的《考研词汇闪过》,这本是是按真题考频划分单词(高频、中频、低频),重视词汇的应用,便于记忆。
(3)整理出笔记,便于后期复习。
二、强化复习(7-10月)
目标:训练翻译,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巩固词汇。
阅读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训练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学习:词汇、长难句、篇章理解和解题思路。
复习建议:英语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非一日千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我个人在真题复习阶段选择了《考研真相》这本书,主要是历年真题解析,从单词和长难句入手,逐词逐句对篇章进行解释分析,很适合阅读费劲和基础薄弱的同学,良心推荐一下!
三、冲刺复习(11-12月底)
目标:考研英语作文模板背诵。利用19-20年真题对前面的复习做一个总体的检验,练习答题规范,把握答题时间。
这一阶段,同学们应该开始进行实战演练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保证自己务必要答完题,同时重视心态的调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复习建议:
这个阶段的复习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要做好总结与归纳。对之前的笔记、整理的错题、难点,都应该拿出来再研究一遍,也就是所谓的“扫盲”过程。
同时英语作文是个绝对不能忽视的部分,虽然模板和范文都大同小异,但是毕竟占得分值比较大。
如何零基础复习考研英语二?
风华正茂
2022-11-05首先最开始复习单词,英语单词(市场上任意单词书,建议无序版本)是根本,很多时候阅读理解一句话没看懂,但是其中单词都认识,你会发现知道大概说什么。还有阅读理解的选项中,多次考察两个单词的同义,反义(换个说法问你)。
其次阅读一些考研资料书,比如黄皮书,比如某正康系列,大概花一个月研读,其中你会发现很多规律,用一个小本子记下来,总结出来很有用。
最后最迟到十月份,要开始做真题,把03年之后的真题都做一遍(03之后英语改革,前面的可不看),按照考研时间做(下午),晚上留出一到两小时修正,并记录错题,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到了11月份,把做过真题回头再看一遍,会发现很多单词重复出现,整理这些单词及其用法(最好加上近反义词),并同时开始尝试写作 。
到了最后的12月份,就是将之前的工作快速回顾,巩固加查漏补缺。然后自信的上考场。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