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有人说中考录取50%左右为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因为这是国家教育的基本制度,基本安排,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我们所有的初中生,毕业后分为两条线,一个是普通高中大学的教育路线,另外一个就是职业教育路线。
在2020年刚刚发布的广东省招生指导意见规定了,广东省包括广州、深圳、肇庆、佛山所有的城市,他们每个城市的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是不到50%,深圳今年是47%多,但这个数据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数据,北京、上海或者很多城市他可以录取比例达到百分之六七十,深圳户籍的学生上高中的比例是70%多,深圳非户籍的比例是20%多,这个比例是全国最高的,如果你在深圳完成了初中教育并且相关条件符合,是可以在深圳参加中考的。深圳对非深户籍的政策目前是北上广深,最宽松的。
中国始终是一个工业大国,制造大国,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学术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学术型人才的就业薪酬,起薪点可能还不如职业教育的人才,中长期来看,不要贸然的判断职业教育一定不如学术教育,人人有书读,是教育部确定的原则。
为了确保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国家即便在高中后,大学后还设立了成人教育、在职教育,他都能确保在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首先我想说的是题主的小标题跟大标题中的内容其实是不搭的,你说的中考录取50%左右也有误,应该准确地说是中考过后普高的录取率在50%左右,而不是整体录取率50%左右。
然后说到严进宽出,那是高考以后的问题了,对于中考结束后的学生来说,将面临的是更严苛的高中生活,这时候对他们说严进宽出,是驴唇不对马嘴,与事实不符。
在刚刚过去的南京招生中考招生会上传出的消息,初中毕业生,99%的学生都有学上,所以题主说的中考录取50%,其实是一个不准确的概念,所谓中考录取50%是指中考毕业后有50%左右学生升入普通高中就读,而其他的学生将分流至高职、中专、职高和技工学校等。
出个题目,起码应该将题目表达准确,否则这出的题目算是废题。
很多学生家长一直耿耿于怀的是现行的50%的普高录取率将我的孩子拦在了读普高的门外,堵住了将来他上大学的路,从而也堵住了他,将来有一个好的就业前程的路。
其实,如果你仔细去留意,中考后普高的录取率这些年一直是在上升的,而不是下降的。之所以以前没有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以前的人们更少的关注这个问题,没有将其当成热点来讨论。而不是说普高录取率原来在较高的水平,现在下降了,你来喊冤。事实不是这样的。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有误解,前两天悟空里还有人在问,究竟是考大学容易还是考高中容易?因为考大学的比例似乎已经到了80%,而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在5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者说从表面数字来看,似乎是考大学比考高中更容易。可是要知道考大学的那个80%是建立在从中考录取50%中选拔出来的学生的基础上的,如果说大家都直升高中,中考没有经过选拔,那么高考的录取率是不是应该为80%乘以50%,也就是说如果中考大家都直升普高的话,高考的录取比例就降到了40%,从这个角度来看考高中还是要比考大学容易,这样想,你是不是就能想通了?
我现在上课的地方是一所复读学校,里面有中复生,也有高复生,总体而言,高复生的素质要高于中复生,想想你也就会明白,人家高复生好歹是当年经历过中考胜出的那一拨学生,而中复是直接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的学生,当然不是一个层次了。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另外,社会的人才结构从来都是金字塔型的,越是在底层的基数越多。如果说是倒金字塔形,一定是不稳的。事实上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读高中。如果一些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不想读书,或者学习有困难,其实对他本人来说,上高中学习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可是很多父母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抱着一个念头:我的孩子要上普高,将来要读大学,却不知他们的孩子有的早已放弃,只不过不愿或者不敢跟他们说罢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这个事呢?家长难道不应该反思么?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对于那个50%左右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所要接受的职业化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的问题。在学生父母眼里,很多职业学校学风很差,管理不善,学生普遍感觉进去学不到东西,即便是想好好学一门技能的学生,进去以后觉得会非常失望,不像他们想象的能够学到很强的技能,与他们的初衷相悖。
这些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其实投入非常多,一方面要求师资力量能做到双师化,即集教师和技师或者工程师于一身,除了这样的配置,加大学校对实习实训设备和场地的投入也是重大的一环,再加上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强力打造工匠精神,也是从职业化教育做起,下功夫去抓,但总体来说这方面推进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这也是很多职业教育学校不被家长接受并坦然选择的原因。
至于读了大学的人觉得通过高考的奋力一搏进入大学以后,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一劳永逸了,其实现在也在改观。当你走到社会的时候,会很快来验证。没有点真本事,你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且我们也看到这些年很多高校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在逐步加严,这些年一些学校陆续传出的批量学生因为学习不合格,导致批量被退学的新闻屡有所闻,这其实对那些考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警醒。
什么时候中国的高校也能像国外的高校那样,实行宽进严出的办法,或许是高校终将走的那一步。我女儿在法国上学的时候,他们学校的研究生毕业率不足50%,而且这是众多学校的普遍现象。我看到的相关统计数据,最低的学校应届生毕业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几,她有一位中国同学在那已经待了七年了,至今还没有毕业,不毕业就意味着你拿不到毕业证,没法就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相信我国的高等教育将来也会越来越走向这条路,毕竟你要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点真才实学是没办法的。
我想对于那些高中毕业和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应该给他们上这样一课,告诉他们学习是终身的事情,而不是一上大学就可以随意玩了。随着现代化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不学习的人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哪怕你曾经拥有过再高的学历也无济于事。
左岸
2022-11-05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现在是一个初三的家长,目前的现状的确是这样的。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社会才飞速发展,国家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
2.现在天天说科技创新,国家也需要大量科技创新的人才,自然要分层,需要选拔一些高端人才进行培养。
3.现在大学里也是这样,不是说考上就行了,毕业时各方面也很重要,不是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
4.国家在强国,我们也要跟上节奏,提早规划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