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25分专硕能上武汉科技大学吗?2021年?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年新增55万留汉大学生!光谷究竟有何魅力?
反超郑州,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人口第一城。2021年,武汉新增常住人口120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一。这意味着武汉已成为2021年全国人口增长冠军。
4月7日,武汉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光谷常住人口达到118.38万,相比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量(101.61万)增加16.77万,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9.66万)时的3倍。光谷不仅人口新增快,并且“含金量”特别高。
超百万的常住人口中,半数以上都是20-44岁的年轻人。从业人员中,超六成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017年以来,光谷累计留下大学生55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从业人员占到55.9%。近些年,凭借积极的招才引智活动,光谷聚集了超过1万名博士、6万名硕士、30万名本科生在光谷创新创业……既有产业又有人,这便为光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驱动力。
“3551光谷人才计划”
早在2008年,光谷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光谷先行先试,出台《关于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在全国较早开展招才引智工程。
“3551光谷人才计划”原指未来3年内,东湖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题,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企业为载体,在光电子信息等5大重点产业领域,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在新兴产业领域内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的高层次人才。2012年后,已成为东湖高新区常态性引才计划。
“3551光谷人才计划”实施1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8.3亿元,聚集4名诺奖得主、71名中外院士、87名国家人才、255名省级人才、274名武汉英才、2905名“3551人才”,海外归国留学人员达8735人,从一线城市回流人才占79.6%、拥有海外背景人才占54.7%、非湖北籍人才占50.5%,全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7.9%。
追“光”前行 集聚高新产业
常住人口的多寡,跟产业是否繁荣呈正相关关系。光通信产业是光谷的一大基础产业,这里研制的光纤光缆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60%,销量达到世界第一。2013年成立的睿芯特种光纤有限责任公司,突破1.5微米光纤放大器技术,填补了我国在光纤放大器自主产业链上游的空白。烽火科技集团与大唐电信于2018年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使我国硅光芯片技术实现从Gb/s级向Tb/s级的跨越。
34年时间,光谷的产业除光电子产业外,还包括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高新企业突破4200家。国家存储器基地、华为、小米、华星光电等“芯屏端网”企业相继将总部或第二总部设立在光谷。未来,光谷将是武汉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区域。
创新创业的“新天地”
作为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光谷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通过充分挖掘科研、人才优势,光谷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创下了很多“中国第一”“世界之最”。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在这里发布,创造了3项业界之最,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全国首条全流程5G智能制造生产线在这里落户,为领跑5G产业抢占先机……
最近发布的光谷2022“创业助力”行动,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支持创新创业,为创业再按“加速键”。2022“创业助力”行动围绕工商注册、支持初创企业成长发展等方面,实现企业注册零跑腿,全环节零费用;联合近百家孵化载体,提供10万平低成本孵化空间,超1千个免费创业工位;企业成立满一年,可申报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享受2万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成功享受40万元支持......
#光谷筑梦者计划#
#聚势武汉擎领未来#
#大学生#
#创业#
不把握。
9527
2022-11-04#武汉头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上升。
武汉大学从去年的246名上升到225名,华中科技大学从去年的396名上升到33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