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考研时,学硕和专硕录取人数相差多少呢?哪个多?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时,学硕和专硕录取人数相差多少呢?哪个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撩人心.

    #教育听我说#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考研建议#
    [不看]关于#考研#要考专硕还是学硕,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根据自己所选的专业来定;
    2、根据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及未来的就业方向来定;
    3、看该学校专硕和学硕的招生人数,分数线,报考人数,进复试分数线的人数,最终录取的人数,综合考虑哪个更容易考上,更符合自己的能力。

  • 教育

    从当前大的研究生培养趋势来看,专硕的培养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这也符合当前产业领域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的趋势,目前在产业互联网的推动下,计算机领域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专硕是近些年来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目的就是把高端人才从教育、学术和科研领域的“内循环”,扩展到产业领域的“双循环”,这不仅会提升高端人才的培养规模,同时也能够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近些年来,很多学校都更重视专硕的培养,不断扩大专硕的人才培养规模,有的学校还会采用缩招学硕的方式,来把更多的名额留给专硕。

    学习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相一致,如果未来想进入到教育、科研等学术领域发展,那么选择学硕是比较适合的,而且学硕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博,这也会节省一些时间。如果未来想到产业领域发展,比如到IT互联网领域发展,选择专硕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专硕还有三点优势,其一是学制短,其二是创新空间大,其三是有更多机会接触行业场景。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学硕还是专硕,除了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规划之外,还要考虑到目标学校的招生情况,如果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非常少,而且往年的分数也比较高,那么一定要慎重考虑,毕竟考研不是目的,读研才是目的。

    即使对于有继续读博计划的同学来说,选择专硕未来也是可以考博的,只是在读研期间要有所侧重,要考虑为读博奠定一个基础。

    最后,如果有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和科研等问题,可以向我发起咨询。

  • 金色夕阳

    【今年的考研形势到底怎样?学硕难上加难,专硕有福了!】

    今年的研招,是最近五年来最低的一年,报录比达到了4.1:1,毋庸置疑的是,今年的考研难度确实是明显的加大了!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精神,方案特别强调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方案里面也说得非常清楚了,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这也就是说,今后研究生招生政策会有大幅度调整,招生规模将会大幅度向“专硕”方向发展,相应的“学硕”方向研究生将会大幅度“缩水”。所以,别看今年的报录比下降的很厉害,报考专硕研究生的学子有福了“好考”,学硕研究生的录取难度大增“难考”!

    #教育听我说# 对此,你怎么看呢?我是@自在人生wub ,分享教育与生活常识,欢迎您的关注和支持。

  • 淡定生活

    #考研##2022考研##计算机#【计算机】专业考研,学硕和专硕的7点区别
    01、考研难度
    学硕 > 专硕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大多数高校的学硕分数线会高于专硕。

    02、调剂难度
    学硕 < 专硕
    在调剂过程中,院校更倾向于学硕考生,因为多数人报考专硕,导致学硕录取人数不足。需要在调剂过程中吸收更多学硕型考生。而且报考学硕的考生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不可调学硕(除特殊情况,大部分高校都是如此)

    03、毕业时间
    学硕 ≥专硕
    专硕一般是2~3年,也有2.5年
    学硕基本都是3年毕业

    04、论文要求
    学硕 > 专硕
    很多高校对于专硕毕业的要求比学硕低,有的不用发大论文,只需要写小论文或者申请一项专利即可。
    注:sci论文是一个人迈入学术界本领域高门槛的一把凭证。它在学术界的身份,就像体育界奥运会的金牌,影视界的影帝影后或视帝视后。难度可以感受得到。

    05、实习机会
    专硕 > 学硕
    专硕得到的学习机会比学硕多,当然这一点还要看你的导师,但一般专硕是默认可以外出实习的,学硕就相对难了。

    06、国家培养方向
    学硕:理论型知识人才
    专硕:工程实践型人才
    看你是想发表论文,比如AI相关技术研究论文,还是想做工程,积累经验。

    07、专业区别
    学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
    专硕:电子信息(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交叉学科会与计算机相关的学科。以上几点还不够全面说明,希望考生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自己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持续关注小编将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相关资讯! [来看我][紫薇别走][来看我]

  • 教育

    周围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在上研究生,都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多,竞争激烈,考试不好考!朋友孩子上研究生,有的上三年,有的上两年。

    上三年的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向是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培养从事科研创新的能力;上两年的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向是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偏重实践能力。

    考专硕比学硕理论知识相对于简单些,但实践能力要比学硕强。专硕的考查内容会相对简单,考上专硕的概率比学硕大些。

    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没有减少,只是部分学校增加了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计划,学硕相应缩减。

    一般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

    想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报考学硕或专硕,不管报考学硕还是专硕,都要努力学习!相信你们一定达到所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