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大专生考研比较难被录取?,为什么大专生必须两年后才能考研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专科生报考研究生考试男录取的原因如下:
1、学历起点低
专科生的学历起点低于本科生,所学习的课程与专业训练也比本科生要少,因此专科生考研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2、报考限制多
专科应届毕业生不能考研,至少一年后才能报名。这一年的间隙会让专科生面临艰难的抉择:先工作还是先考研?如果先工作,离开了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学校,学习效率和心态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一年后工作稳定了,还想辞掉工作再回学校吗?人都是有惰性的,改变当前的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专职考研,要面对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巨大压力,不是左右人都能承受这样的压力。
而且除了毕业时间的限制,很多学校还有其它限制,例如需要发表论文、英语过四级、提供本科成绩、不允许跨专业等等,都显著增加专科生考研难度。
此外如前面所述,很多学校调剂时不接受专科生,限制了专科生的选择范围。
3、考试内容多
专科生在复试时一般都需要加试两门专业课,只有几个专硕学位的专业不需要加试。加试科目不能与初试、复试科目相同;且加试成绩必须合格,否则直接淘汰。所以专科生除了准备初试、复试内容,还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准备加试,无疑又增加了考试难度。
以上是导致专科生考研难的重要因素
不正视自己,怨天尤人。
专科生,还想考研?估计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想法。一楼的大妈说起自己的女儿来,满是感慨。
女儿高中时学习不好,就上了个专科,也不知怎地,专科还没毕业时,就和妈妈说要考研,妈妈也是个老师,对这事不怎么看好,但也不好打消女儿的积极性,就说:考研可以,但怎么也要先上个本科吧?
结果,女儿真就在毕业时考上了专接本,这让她妈妈颇感意外,但对女儿的信心也来了。对女儿考研的想法,大力支持。
本科毕业后,女儿像开了挂一样,一路冲刺,功夫不负有心人,考研第一年就捷报传来,考上了,虽然不是什么重点,但也是个研究生学历了!父母逢人便夸自己的女儿多么多么努力。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女儿研究生毕业后,继续考公务员,分析之后,考虑到考本县的公务员比较现实,就有开始准备,结果又是一炮打响,考上了县内的公务员,被分到了下面的一个镇政府工作,工资目前开到了六七千,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是一个女孩的真实经历,故事就发生在我的楼下,还是比较励志的,希望对广大年轻人有所启示!
适合专科生考研的4大专业!上岸率高!
1、哲学
哲学是没有专硕的,都是学硕,而且哲学不考数学,也是比较冷门的专业,所以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低。哲学的国家线也一直比较低。
2、文物与博物馆
属于历史学下的一个专硕,不考数学,招生基本上都是几十人,专业课难度比学硕会简单一些,主要靠记忆拿分。
3、农学专硕
比如农村与区域发展等专业,大部分专业都不考数学,农学的国家线也比较低,报录比一般是5:1,竞争力低,上岸更容易。
4、汉语国际教育
国家线相对较低,这个专业招生院校也比较多,有45个院校,因为是专硕,招生名额也较多,上岸率相对会高一些。#学历提升##考研##专科考研##专科#
23 考研国家线是否还要大涨?相比 22 考研是否更加难上岸?
是的,一定会更难。更卷。国家线涨才是正常的。如果不涨,就只有一个原因:试卷的难度已经变态级难,很多学生已经无法触摸国家线了。
从这些年的试卷题目的难度来看,绝对一年比一年难。从报录比来看,绝对越来越难。从高校进一步扩大推免生比例来看,绝对越来越难。23考研人数绝对突破500万,而高校也没有办法再扩招了。
从前复习3个月上岸,6个月逆袭985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二本逆袭清北,二本逆袭顶尖985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江湖上三本逆袭985的传说,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相忘于江湖。从前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充满了机会,努力就会有回报,付出就能看到成果,考研成绩就是王道,然而现在百花齐放的时代,已经落下了帷幕。江湖再难看到三本,二本逆袭清北,上交,复旦,中科大的传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22考研复试,协和医院331的学生逆袭上岸,390的学生遗憾被刷!说明什么?说明分数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论文才是导师眼里的大杀器。这就要求你在本科期间,不止于学习文化知识,还得进课题组,做实验,写论文才行。这得要求学生既要能动笔,更要会动手。大学时间就这么多,要做科研,要做考研,剩下的时间也就没多少了,说好的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已经没有机会了。从此学生,要么享受大学生活,毕业打工,要么做科研,备考研,放弃大学生活。这种状态,和大学教育的初心是相违背的。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原来本科生做的事,现在研究生来做。原来大专就能做的事,现在本科生来做,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为很多的工作,本身就不需要很多的高素质人才!茅台的生产工,这不就是高中,大专就能做的吗?但是由于报考人数过多,人家现在只要985的学生,这真是浪费人才。毕竟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一个研究生,是很费钱的。
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备考经验,网课资源也越来越公平,大家基本上不用花钱,就能享受最好的老师教授的最优质的课程,这就导致大家的实力和水平都在同等增加,一个人努力,提高分数,一群人努力,提高分数线。由此,22考研的国家线猛增10+。
2022年是考研史标志性的一年,我可以预测,23考研的人数更多,这就导致两个直接的结果:1,明年国家线继续增加。2,考试难度继续加大将,更多的学生挡在国家线之外。而试卷难度加大概率更大,这就让很多资质平平的学生,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研。
从前,在完成大学学业的情况下,顺带考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想考个研究生,最少提前准备大半年,还不一定考上。往后考上的研究生中,更多的就是二战生,三战生,四战生和专业考研人了,一战成硕的机会越来越少,毕竟新手,怎么干得过老玩家呢?
我们改变不了结局,只能暗自努力。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教育听我说#
也不能说歧视,社会在那都有不公平的现象,所谓适者存,劣者汰,如果抱怨学历歧视,为何不找自身原因,换位思考,假如同分数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专科还是本科生,我想答案显而易见,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
很多大专生愤愤不平的说我们的能力。也不菜呀,凭什么歧视我们这不是能力差不差的事情,能力差不差,这是随着标准不同而改变的,在以分数为标准的情况下,那么。理所当然的就会比本科生差,可能从其他方面来说会好一些,但是以分数来论就是这样。
既然如此,你得承认你之所以上大专而不是本科,就是因为你在高考不如本科生,这样一来的话,那么你要想考上研究生,肯定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实际上这不仅对于大专生来说是这样,对于普通的本科生来说也是这样,大家都想考一个好学校,但是好学校的名额就只有那么一点,那么只能是谁优秀谁来。
其实本科生考研更有优势,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抱怨的事情,毕竟很多本科生也在抱怨自己的学校没有保研资格,大专生有一条可以上升的路就已经够了,至于你嫌这个路窄,那怎么说呢,路再宽有可能都是窄的。
抱怨两句可以的,但是如果一直抱怨,把一切的失败都归咎于不公平。就不必。既然你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了,你凭什么再来抱怨这条路不公平呢?是因为你失败了吗?
教育
2022-11-02歧视是你与他人有同等能力做好一件事,但因为某些你与别人不同的方面(与能力无关,比如性别或出身,这些方面不会影响你在这个专业的发挥),而不录取你。而不是你没能力做一件事,而要去迁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