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怎样,在国内考研或者去国外都如何?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经济类考研是真的难,随随便便一个学校都难翻天。
一位同学考河南大学的金融专硕,河南大学本身不是金融强校,考研要比传统的财经院校简单的多,但是今年真的卷翻天了,今年河南大学这个专业招生44人,他392排名71,已经无缘复试了,并且考的还是396,调剂能选择的学校很少。
从今年已经收集到的消息来看,今年经济类,法学类,管理类等专业都卷翻天,稍微有点知名度的学校都一大堆400多分的,往年在普通意义上认为比较好考的学校,今年高分段都一大堆。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很多一本甚至211的冷门工科专业依旧很少有人报考,很多都没有报满,过了国家线上,一方面随便一个学校的文法经管类专业都卷翻天,多么强烈的对比。
考研,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是河南省最早的中外合作办学实体学院之一。2002年3月,河南大学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为了顺应二十一世纪国际化的新趋势,继承和发扬国际化办学的传统,借助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等学校发展国际合作办学的契机,成立了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翌年6月,更名为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关于题主所说的在国内考研或者去国外都如何?
是指在国内考研好,还去国外考研好吗?如果是,个人㑁见,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看你个人后续是如何打算的。如果后续打算去国外发展肯定是在国外考研好。如果是打算在国内发展,肯定在国内考研好。据网上数据了解,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读研率在40%左右。
坦率的讲,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还是蛮不错的。
河南省内几所著名高校的就业情况一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2020年就业情况如下,28%的学生进入了国企,17%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其他企业的只有26.15%,其他的就业单位都不错。郑大的整体就业情况很不错。
就业情况最好的是信息工程学院,就业不太好的是新闻传播与法学院,也符合就业大数据,尤其是法律类专业,就业情况不太乐观。
而薪酬上,最高收入10000元,最低收入只有4000元甚至更少,说明即使是郑大,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就业薪酬也不太理想。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以河南省为主,占67.98%。国内其他地区就业的,多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
河大文科偏强,所以进教育单位的比重比郑大要高的多,尤其是进中小学的人数占比有12.85%。而进国企的明显减少,只有9.45%。大部分人都进了其他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大法学院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比郑大法学院45.96%的就业率高出近一倍。
在就业薪酬上,将近一半的人都是4k-6k,有近17%的人是6k-8k,只有4%的人是8k+,最低的薪资有2k的。这部分人或许是进入机关基层的人员,起始薪酬不高。
河大2020年保研人数有937人,考研1444人,升学人数合计2381人,占总人数的25.96%。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地处新乡,生源以河南为主,其中又以新乡生源居多。作为一所师范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师范专业,体现在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上,师范生占33.73%,非师范生占66.27%。
就业单位里,47%将近一半的学生都进了中小学做老师,但实际在教育领域就业的高达65%。高校、国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人数有14%左右。进入民营或其他企业的只有28%。从就业单位上看,河师大的就业单位都挺不错的。
在就业薪酬上,本科生以3k-5k居多,少部分学生能拿到10k/月以上,但同样是随着学历的增加,高薪比重人员增加。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地处古都洛阳,这几年上升速度非常快。尤其是今年学校的医学拿下了临床医学的博士授权点,对学校来讲是如虎添翼。
在就业单位上,与郑大、河大、河师大相比,国企就业比重不算小,有17.84%之多。由于医学不错,所以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重有将近10%的学生,比河大的7.21%还要多。进入民营企业的学生只有35.63%。
与河大近70%学生选择河南省内就业不同,河科大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到江浙沪粤京等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省内就业率不到一半。或许是省内就业环境不如发达地区好,在外面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农学院,就业率最好的是体育学院,其次是学校的农林类学院,也是学校的优势专业。
在就业行业上,农林牧副行业就业还是非常明显的,毕竟是一所农林类院校。但就业率最高的行业是教培行业,双减政策一来,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又面临失业。
在就业地域上,一半的学生选择留在省内,一部分学生去往京津冀一带。由于农林类院校本科就业情况不太理想,往往是薪酬待遇不太理想,因此河南农大的升学率蛮高,本科升学率高达36.39%。也有2.32%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创业领域集中在“农林牧渔业”。
郑州轻工业大学
河南省内另一所进步明显的大学,就业情况上来看,是上述几所高校里,省内就业意愿最低的一所高校。但硕士研究生留在省内的意愿明显高于本科生,应该同样的理由:外面发达城市留给非名校毕业生的机会更多一些。
作为一所理工类院校,学校的优势专业集中在理工科,所以就业领域也多集中在制造业、软件及信息行业。在就业单位上,本科进入国企的比重略高于河南农大,但进入其他企业的比重最高,有70%之多(郑州轻工业大学进入国企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本科毕业生有13%的学生选择了继续升学,也即有87%的学生本科毕业直接就业。从这一点上跟河南农大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好就业的专业(也叫热门专业)本科直接就业的概率越大,越是冷门专业,学生考研意向更强。
教育
2022-11-02报考教育硕士无愧“内卷之王”
河南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今年某学生的成绩单,410分仅仅排名23名,英语80分,政治79分,绝对是高分,绝对超过90%的考生,然后在一个非师范非985非211的学校排名23名。
专门去查了下相关数据,河南省考研大省,不亚于隔离的山东省。学科历史专业在河南省有五个硕士点:
郑州大学,招2人
信阳师范学院,招14人
洛阳师范学院,招5人
河南师范大学,招20人
重点来了,剩下的河南大学招41人。
看到数据就秒懂为什么河南大学竞争激烈,分数这么高了。除北上广一些一线城市外,一个省份的生源来源主要还是本省的考生,如果你是河北人,考到西安的高校,同学大部分都是陕西籍贯。原因就来了,假设你是河南的考生,郑州大学不敢考,信阳师范,洛阳师范不愿意去考,剩下的河南师范和河南大学两选一,考虑学科历史有很多跨专业的,专业课容易入手,加上河南大学招的人最多,非师范专业跨学历历史的考生普遍心理:就这个了。
在择校择专业的时候,还是得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