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大二开始准备考研早了吗?最好的时间是什么?

想咨询一下关于大二开始准备考研早了吗?最好的时间是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沉稳前行

    早在上大二时,叶文洁同后来的研究生导师就很熟悉。他对叶文洁说,研究天体物理学,如果不懂实验技术,没有观测能力,理论再好也没有用,至少在国内是这样。这与她父亲的观点倒是大相径庭,但叶文洁是倾向于同意这种看法的,她总感觉父亲太理论了。导师是国内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在他的影响下,叶文洁也对射电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因此自学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专业[4],这是该学科实验和观测的技术基础。在读研究生的两年中,她同导师一起调试国内第一台小型射电望远镜,又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没有想到,她的这些知识竟在红岸基地派到了用场。——《刘慈欣三大长篇(全三册)》

  • 风华绝代

    考研什么时候准备 合适|河南MPA公共管理硕士辅导

      22考研的同学很多已经踏上了复习路程,不过也有‌‌部分同学还未开始或者犹豫中。近几年来,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备考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甚至有些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决定考研了。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考研才合适呢?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之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9%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周围考研低年级化的现象普遍,62.5%的受访大学生担忧考研低年级化会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70.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可盲目跟风。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大学生中,36.7%的人打算考研,46.3%的人正在准备考研,7.6%的人已考研。来自一本高校的受访者占40.9%,二本高校的占51.5%,三本或高职的占6.6%。
      1.大部分人认为考研应从大三开始准备
      另外一项数据显示,60.5%的受访者认为考研应该从大三开始准备,17.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从大四开始,16.6%的受访者觉得应该从大二开始,2.3%的受访者认为大一就应该开始准备,2.8%的受访者觉得毕业后再准备也来得及。
      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家比较普遍认可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的。因为从全年备考的时间来看,从大三开始,首先会确定几个想考的学校和专业,搜集专业相关的信息。3月到暑假之前复习数学和英语,9月之后开始复习政治。专业课则要看每个学校的要求,购买相应的书籍自己复习或查找相关学校的考研群,会有学长学姐出售学习资料等等。
      2.考研为什么会出现低年级化趋势?
      为什么会有同学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呢?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些学生认为本科毕业就业难度大,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有些同学认为越早准备越好,因为英语、数学这一类课程都是可以提前很早准备的。
      现在好的大学研究生考试竞争很激烈,有一些学生本科就读的学校不是很好,进大学就会确立考研的目标。一些地方院校甚至还把考研率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有些家长会一直催孩子准备研究生考试,认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3.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那么,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这个问题有解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准备的时间自然不一样。即便是准备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也会因个人学业基础不同,准备的时间不一样。
      有人考研准备三四个月, 后考上985,还有人准备了一年半载 后却考研失败。
      这两种情况比较极端,三四个月能考上研的盆友,我相信除了他们的努力以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他们自身较好的学习基础。而那些准备了一年半载却失败的盆友,我相信失败的原因也不会全是自身基础不够好,还有考研时间准备太长,到后期复习阶段已经十分倦怠的原因

  • 金色回忆

    #大有学问#
    考研什么时候准备最好?

    如果有明确的考研计划,越早开始准备越好,如果在大一和大二期间能够为数学和外语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那么在大三期间还会有时间来参加一些科研活动,比如参加各种专业比赛等等。
    这对于考研的复试环节也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实际上,一部分本科生在大学期间会发表论文,这在考研的复试环节会形成一定的优势。

    对于没有跨考计划的本科生来说,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是比较普遍的,虽然时间上会相对比较紧张,但是如果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也是完全来得及的。

    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应该重视三件事,其一是要保证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在复习的初期应该保证每天在5个小时以上,以后可以逐渐提升到8个小时。

    要有一个较好的复习环境和针对性较强的复习资料,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应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复习资料对于复习效果的影响还是非常直接的。

    虽然在复习的初期可以先不明确具体的目标高校,但是在明确目标高校之后,应该积极搜集相关高校的复习材料。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专业课考试的题目类型往往都比较固定,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所侧重。

    考研详细 第一个时间安排如下:
    网上报 名日期为每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 再修正 报名信息)
    预告 名时间为每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现场确认报名每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准考证打印每年12月25日-明年1月7日 ,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