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三所学校该选哪一个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这两个性价比最低的学校大家一定慎重选择,虽然有一定行业特色,但是整体录取分数偏高,不只是偏高而是高的有点离谱,这两个学校就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和南京审计大学。
上海立信在会计行业有一定口碑,只是会计这个专业而已,学校整体实力一般,该校没有博士点和硕士点授予权,仅仅只能培养本科生,不能培养研究生,特色专业会计虽然在行业内有一点名气,但是就这点名气颇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去年该校一批次招生的金融类专业调档分数高达592,二本招生的一些专业录取分数也是不低,实在想不通上海立信的金融有什么特色,让学生如此抬爱,二批次招生的法学专业录取分数居然高达581分,确实一般财经类大学的法学专业都不错,只是法学专业居然高于会计专业30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南京审计大学也是同样情况,确实审计专业该校有实力也有口碑,但是该校仅仅只是审计专业强而已,其他专业比较拉夸,只是想学该校审计专业学生比较多,让学校整体录取分数都虚高,去年该校审计专业理科610分,计算机高达596分,关键电子商务这样的专业也高达598分,这样的分数想学计算机去西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不香吗,这些学校的计算机吊打南审,要学金融去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不香吗?在南审高分投档进去,没有录取到审计专业录取到其他专业都亏大了。
说起性价比太低的学校不只是这两所,只是这两所比较典型。深圳大学也是性价比很低的学校,虽然该校地理位置好,学校整体实力还可以,在当地认可度高,其实也仅仅只是在当地认可度高而已,录取分数却高的离谱,比有的985还高,当地的211高校暨南大学,整体实力比深圳大学强,而且是211大学,录取分数比深圳大学低十分左右,深圳大学好是好,有这么离谱啊,对于深圳大学大家也是需要正确对待,考虑清楚放弃985和强势211去深圳大学究竟值不值。
高考志愿填报中对于学校、专业和城市大家要有正确的判断,需要综合分析,总体来说首要考虑专业,兼顾学校和城市。比如热门的城市热门的专业必定只能降低学校档次,高性价比的学校往往偏远,这就需要在同层次的学校选择专业实力最强的学校,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正确取舍,如何才能正确取舍呢,分析学校,比较学校,了解学校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高考越来越近了,希望家长们都认真准备,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方面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会抽空回答大家!
一、按照综合实力排名如下:
浙江工商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浙江财经大学!
二、按照就业前景: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三、按照高考分数排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2021财经院校排行榜:五财一贸霸榜,六个关键看点】软科2021财经类院校排行榜上,有6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如果你想报考财经类专业,那么本文值得你从头看到尾。
①五财一贸难撼动
在任何一个财经类院校排行榜上,前几名基本都是雷打不动的老面孔。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本包揽前三,当然二三之间可能互换位置。第六名基本都是东北财经大学,四五名的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有可能位置对调。
以上这六所大学,你可以叫它们“五财一贸”。六所大学中,只有东北财经大学不是211,也没入选双一流,其他五所的头上,都顶着这两个“光环”。
②北京上海资源多
北京不仅有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有排在第7的首都经贸大学,排在第10的北京工商大学,排在第22的北京物资学院。后三所院校可以享受北京的“地利”,北京学生的比例也很高。
上海不仅有上海财经大学,还有排在第11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排在第26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后两所大学的本科就业率都挺高,在本地的影响力也不错。
③南京杭州多选择
排在第12的南京财经大学和排在第16名的南京审计大学,综合实力相近,招生分数也在伯仲之间。南京本地人特别喜欢跟你掰扯这两所大学的历史:“南财是一所粮食院校,不够纯粹,南审曾经是审计署直属,根正苗红。”
不过呢,咱们不能总是活在历史里,你看一下两所大学的师资力量,再看一下两所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中得到的结果(南京财经大学略好),我认为报考哪一所都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浙江工商大学排在第8,浙江财经大学排在第13。这两所大学的情况与南京财经大学和南京审计大学非常像,浙江工商大学是历史更加悠久的那一所,浙江财经大学则是名字更好听的那一所。
抛开本地人的认知不管,单纯从外省的招生情况来看,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的招生分数非常接近。如果看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那浙江工商大学还是要胜出一筹的。
④江西安徽两校强
说起财经类院校,永远都不能忽略江西和安徽这两个省份的两所传统财经强校。它们都是根正苗红的专业财经院校,它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走向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真正留在本地发展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这与两省提供的就业岗位层次有关。
这两所院校分别是排在第9的江西财经大学,和排在第17的安徽财经大学。前者位于省会南昌,后者位于蚌埠市,但近些年一直有传言说,安财想要把校区开到省会合肥。
⑤综合院校可以选
想学财经类专业,眼睛不要只盯着财经类大学,很多综合类大学的财经类专业都是非常不错的。看看图7和图8,两张图分别是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排在B+以上的院校,它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综合类大学。
专业的财经类院校比较精,综合类大学则比较广。在综合类大学,你接触的其他专业的同学更多,可以拥有更广泛的人脉,也会有更多机会聆听大师讲座。想一想,如果未来要做财经类的工作,各行各业的人你都得学会打交道,对不对?
⑤层次影响选专业
说到从事财经类工作,咱们就得聊一聊为什么专业和工作跟大学的层次有关。财经类的圈子也是有很多类别的,例如高端金融圈、政策研究圈、普通银行圈、会计应用圈等等。
如果你本科不能考进五财一贸,那要在研究生阶段进入这些层次比较高的院校(或者层次高的985院校)才有机会迈进高端金融圈。所以你看,像金融类的专业,你到层次一般的院校去学,还不如学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
你认为这张榜单靠谱吗?你的学校排在第几?你会选择财经类专业学习吗?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教育那些事#
大一立信学子在这里(金融学)
因为我是上海本地生 其他两所学校也不是很了解。
我只能就我自己读的感受来稍微说一下。(金融在浦东校区,松江不是很了解哈)
我们金融学院是没有自习的,但据我所知像信管院和数院都是有自习的,我个人觉得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可以的,有的时候食堂也会有蛮多人学习的。
课程的话,个人觉得还好,不会很多不会很少。课余方面,有很多社团和比赛,我个人在大一上参加了一个校级的创业比赛,拿了三等奖,学习到了很多。
如果是外地的同学的话,普遍分数会高很多,好像我的四川室友考了六百十几?差不多吧。外地的同学可能需要考虑考虑清楚,因为听说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也不是很懂规则就不瞎提意见了。
我觉得其实不管到哪个学校,只要好好学习都是可以取得成就的!再补充一下,立信在上海的认可度还是可以的。
希望有帮助!
如果对我们学校还有什么疑问的,可以私信我!
这三个学校是三个档次!
1.浙江工商大学是原来国家商业部排名第一的大学!在全国财经类院校里排名第七!统计学专业是A类学科!
现在是商务部、教育部、浙江省共同管理!是一本院校!
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浙江省财经类专业里排名第一!
2.浙江财经大学是省属院校,有硕士点,是二本院校。
3.上海立信学院是二本院校。
以后要在哪工作,就选哪个。前提是分数都能覆盖。[呆无辜]
就你提出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要根据考生个体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潜力和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才能做出选择。因为,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独特的专业实力,不同的考生个体是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所以,也必然是不同的选择。
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拥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的统计学进入了全国A类学科。
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在全国B类。
浙江工商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一百七十三名。
浙江财经大学拥有45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城市公共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浙江财经大学的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商务英语等专业都绝对强大,排在全国A类。它的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资产评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广告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数学,信用管理,法学,税收学,财政学,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等专业都绝对强大,排在全国B+或者B类。
浙江财经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218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列第351名。拥有两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它的商务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特别强大。特别是它的会计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审计学专业在全国排在第2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这3所财经类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实力,它们的专业表现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各有所长,各有千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建议哪个都不要选,进这几个学校的分数可以够很多的排名稍后的211或者偏远地区的985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2022-11-02都在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工商大学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明显好于浙江财经大学,根据自己分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