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学金融专业,金融是真的很需要考证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部分工作岗位,各类资格证是入门门槛。
更多精彩咨询,尽在股海晨光!
紧跟股海晨光,实现财富梦想!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感谢!
考证是侧面证明你专业水平的一种方式。而且现在很多金融单位从事相关工作,都要有金融资质,比如银行需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公司需要证券从业资格证或者基金从业资格证。在金融业还有很多牛逼的证书,比如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过这个证书不愁就业,待遇还高。
现实中,很多企业可能对于拥有各种证的毕业生有加分项,但绝对不是必需项。一、金融机构最需要什么技能?
金融业毕业如果想去金融机构。金融业的本质就是服务业。从事金融业的新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其实是很少的,并且每个机构会对新人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必需需要掌握的技能是:
1.熟悉金融产品。比如银行机构有不同类型的存款,包括活期、定期、定活两便等,你要熟悉这个产品,然后推荐给客户。
2.营销能力。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离不开营销,个人的晋升也离不开业绩的考核。银行的本质就是做资金融通的生意,做生意就要发展客户,所以营销才能使银行获利。
3.服务标准。金融业的本质就是服务业,比如银行,对服务有一整套的要求,从着装到举止到说话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严格的要求才能塑造银行专业、高效的形象。
二、理性看待考证。考证,通过某项资格考试,证明你在某一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但绝对不代表你拥有这个证相关的“工作能力”。通过考证,只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基础知识储备,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快地应用这些储备知识来服务工作。在金融业,从来没有要求你要有从业资格证才录用你,而是在你入职以后,会组织进行考从业证、反假币证这类。不用担心,大把时间让你去考。
在学校中,多看书,多考证,是没有错的,但不要想着作为入职的敲门砖。除非是非常有含金量的诸如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这些,会让你今后选择企业时候比别人多一些优势。
必须的,只要正规的金融机构都必须持证上岗,但有证还是有好处,起码选择机会多
金融领域一些很贵的证书(CPA除外),也是外国人来割我们韭菜的[捂脸]
我是真不愿意男孩女孩考证又辛苦又走弯路,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其中的逻辑。
有一些证书,不适用于我国的会计法则,你又不去国外执业,考了有啥用呢?
报名费动不动就上万人民币,考不过也不退。
有的证书更奇葩,我同学本科就开始考什么ACCA,考完了每年还要缴纳会员费,不然资格作废。
尼玛,这不是明抢么?你工作上996,下班了还要宵衣旰食地学习,每年还要给洋大人的民间组织上供。
咋想的啊[发怒]
升迁需要考哪些证书,直接挑里面最便宜最简单的考啊!
有个和我一起入行的女同事,CFA最简单的那个级别 考了三次才过,报名费都交了4500美金,这还不算上网课的钱,前前后后折腾好几年好几万。
这钱干点啥不好啊,直接送领导,我觉得见效更快[捂脸]
抱歉,年薪百万的金融精英,可能只是用来背锅的,满足客户需求才是铁板一样的真理
当你踏入一般学校学金融那天起,抱歉,这个行业就大概与你无关了,因为金融是一个特许经营的行业,跟烟草公司一样,最重要的是牌照。
而金融的课程设计,理论课都虚的很,朝着培养经济学家的方向去,但毕业你进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都是要实打实干活的。
所以考证是加分项。
院校大于专业大于证书,一般是这个顺序。
对于名校学生而言,拿到头部机构的实习几乎是大学生涯里最重要的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说非一线城市无金融,如果你呆在一个三四线城市里学金融,你大学的实习就是当地的券商营业部和银行柜员,这个不叫金融,叫销售,虽然金融也需要销售,但在表现形式上肯定更高级一些。
毕竟这个魔幻的行业要保持一贯的x格。
一线城市的名校小伙伴们,恭喜你,至少你已经拿到了头部机构的准入许可证,额,抱歉,应该是临时饭票,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发出校招,准入门槛就是国家985高校(前排),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征,资源和好的项目都集中在头部,所以头部需要打杂的人有些年份比较多,注册制以后明显增多,因为上市的门槛较低了。
当你进去以后,你的学校不重要,你的专业也不重要,如果清北毕业的你发现有个二本的实习生,相信我,想办法跟这兄弟搞好关系,你最后能不能留下来指不定就看他了。
所以实习,才是最重要的,本科去实习,你会发现干活就是写材料,而且这材料的中心思想是命题作文,没有自我发挥空间。
这一条请各位牢牢记住。
以麦肯锡为例,全球顶级的咨询,金融学生的殿堂级,西装革履的百万精英,其实很多时候是用来背锅的。
只有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会做战略咨询,小作坊那叫艰苦创业。
一个大公司如果连自己行业的决策都拿不出,跑出来找一群行外人做企业战略,这事儿听起来就很魔幻,但这件魔幻的事情如果你想不明白,那就不太适合混这个魔幻的行业。
付给咨询这笔高昂的费用叫保险费,事情是这样的,大公司肯定派系斗争,领导哪怕已经拍板了一个方向,也要做得非常客观,所以才要找知名机构来做行研,写战略,毕竟一本正经地扯淡并写出优美的PPT是一个金融精英必备的素质。
行话叫沟通客户需求,如果最后方向错了,公司发现这套东西走不通,亏钱了,那就可以直接甩锅给咨询机构,毕竟流程上是董事会通过的,背锅侠找好了领导还能继续当。
出了问题第一时间甩锅,这才是金融思维,死道友不死贫道,坚决不做最后的接盘侠。
所以很多金融项目就是让你用所学的数学模型算出一个客户想要的数据,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是工作的真理,这就是年薪百万的艺术。
名校毕业的你,脑子里肯定装了很多数学模型,能不能把技术活升华为艺术活,决定项目能否干的漂亮,决定你对行业的认知。
能理解以上我说的这些是你这张临时饭票转为长期饭票的重要因素,能进头部实习的,基本上你们的履历,背景都差不多,所以在实习时候让项目组的组长对你留下深刻印象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头部实习门槛:前排985,本科就去
记住,干活的标准就两个:聪明,懂事。
是的,真的很需要考证,越早考完越好,而且最好考含金量最高的CFA和CPA等证书,理由如下:
第一,金融属于文科类的学科,文科类的学科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很多时候都是靠嘴巴说的,文科专业大家的口才可能都不差,别人专业可能不如你,但表达可能比你好,别人公司招聘的时候,为什么要选你而不选别人,你得体现出你的专业性和价值!有含金量高的cfa,cpa等证书可以给你加分,特别是你的学校不是985/211的情况下,更需要考证,考含金量高的证书。
第二,有些人可能会说,实力比证书重要,话是这么说不假,我自己曾经也一度这么认为,但后来换细分领域的时候,发展人家对你专业性还是有疑虑,所以最后我考了一堆各行各业的证书。说能力比证书重要,前提首先你得有机会进入某个行业,做出成绩,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如果你已经成名了,证书当然不重要,但是,当你还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白时,证书一定程度就代表了你的专业水平,是你的敲门砖,这个自己一定要清醒。
第三,考证只考含金量高的证书,一些杂七杂八,专业性要求不高的证书,就算考了,通常除非必要,尽量不要提,在求职中只重点说几个含金量高的证书。具体到金融行业,其实不管是证券公司,还是基金公司,抑或是创投机构,公认最好用的证书还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注册会计师CPA,如果有这两个或者其中一个,通常就足够了。有些人觉得证书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太多一则会杂,人家人为你对自己定位不清,二则会让人觉得你为了考证而考证,或者能力过剩,都是什么好事。
综上,如果有能力,能考证还是尽量考证,但是我不建议盲目考证,而应该选择含金量高的CFA,CFA等证书去考。
岁月如梦
2022-11-02考证有风险,盘点大学考过的证书有用性。
1、会计从业资格证
考过以后就宣布取消这个证书了,企业都认可会计初级,毕业后一点用没发挥上。
2、教师资格证
考的是高中化学的,一次考过了也是,但是自己是非师范专业,学的还是经济,毕业以后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也是至今没用上,如今离职了想找教育类的工作,发现证书并不重要啊,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掌握性,证书像没用一样。考证还是要深耕领域啊,不然是个半吊子。
3、银行初级证
也是一次通过,一共有六门,一门基础和五门专业的,基础+一门专业同时通过获得证书,我考的是法律法规+个人理财/公司信贷。这个有点用,进入银行必须要考,不然罚钱,新进入的员工有一年的时间可以考,超过一年考不过才扣钱。不过脱离银行系统以后基本没用。
4、英语四六级
题主自己考了四次才过,农村来的,英语听力很差,口语也差,这个证书在毕业那年找工作还是有些作用的,比如华为招聘,大多数银行招聘都需要这个证书,华为的第一场面试就是英语考试,然后第二场英语口语,是一个HRBP岗,题主英语口试就挂了。
所以大学把有限的时间放在真正有用的事上吧,多学点技能,有些证书真的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