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看到一些学校糊弄式的跑操,这样糊弄校园学生的体育,将来会是什么结果?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建议各位体育人看看这篇文章,感触颇深!!
近年来,学生军训猝死、跑步猝死、体测猝死、打篮球猝死,加之因为学习压力跳楼自杀等屡见报端,引起了一定的社会恐慌。人们不禁要问: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国民经济、竞技体育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什么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体育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呢?
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
另据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好和近视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
中央7号文件指出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学习时间过长,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则严重不足,对孩子身体体质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运动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城市学生。不会加速跑(只会跑操)、不会游泳、不会三步上篮、不会垫球、拉不了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不会前滚翻、不会爬树、不会马步,甚至没有接触过铅球、栏架、足球……。
学生不会这些基本的运动技能,校长、老师、家长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如果一个国家的学生视区区千儿八百米跑为畏途,为了所谓“安全”轻易向懦弱诉求让步,而这种让步竟然能为很多家长、老师、校长所认同,整个社会竟然只有少量质疑和反对声音。那么中国的足球人口在哪里?中国的男子汉在哪里?
为了安全,一些学校废止了多年来运动会上 3000 米、5000 米跑的传统项目。就连体育课上再普通不过的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跑,如果不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强制规定为必测项目,恐怕运动场的跑道都会荒废了。为了规避风险和不影响文化学习,当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的体育课,都是基于“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
试问:这样的体育能够强身健体吗?能够磨练意志吗?能够塑造完整人格吗?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什么?
小学,为了安全怕受伤,上安全体育课;初中,为了安全怕受伤,为了应付体育中考,上应试体育课;高中,为了安全不受伤不出事,为了应对高考,一切都要让路,学生自由自在上体育课;到了大学,学生没有什么压力,考试学分没有以往那么重要,六十分万岁。凭个人爱好上兴趣体育课。
结果形成了一个世界教育奇观: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了十四年的体育课(1404学时),可是最后没有真正学会任何一项运动技能,连基本的运动常识都不懂,更没有通过体育课养成运动习惯。更别谈什么终身体育啦!试想,照此发展下去,学生,能学到东西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
小学到大学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阶段,体育在这一阶段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体育课陪伴始终,学生的人格、体格、性格的塑造,情商、智商、动商的培养,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的树立,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
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够深化人类原始的走、跑、跳、投、爬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和荣誉感,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失败,同时学会如何体面地去赢,如何输的有尊严。如果,按照这样的理念去上体育课,学生还真能够学到不少东西。
体育课、体育中考、体育高考已成为社会焦点。作为校长,要支持学生参与运动,作为体育老师,要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任务;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运动,让体育回归教育,让体育发挥教育功能,消除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培养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追求与向往
马来西亚属于英联邦教育体制,国际学校按照学制大致可分为英式、美式、澳式、加式等,其国际学校实行英联邦美国教育体制,是国际化教育方式,实行课程转移(美、英、澳等名校互认),但不能简单判定为英式教育。...
要创建学校的表白墙,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与学校或相关机构沟通:首先,与学校或相关机构的管理层、老师或学生会代表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和许可。了解学校是否允许创建表白墙,以及关于发布内容的准则和规定。 2. 确定合适的地点:选定一个适合创建表白墙的地点,通常是学校的公共区域,如图书馆、教学楼、食堂等。确保该位置对于所有学生都方便且易于访问。 ...
北京市海淀区才奕培训学校和英国立德中学合作的,相当于英国的教育体制在中国。...
答:上海体育学院杨浦校区2022年9月5日星期一正式上课。对于2022级新生是9月7日(星期三)、8日(星期四)到校报到注册,9月9日(星期五)起开展入校教育和新生军训。...
还是有前途的,如果训练的话就可以进入湖南省会队或者是国家队,代表省和国家参加比赛。...
凌兆路648号(三林中学北校凌兆路校区) 浦东新区南林路733号(三林中学东校凌兆路校区) ...
如果高中平均分不够申请马来西亚泰莱大学本科,可以先申请预科。一般高二会考完,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申请预科了;高三毕业的话,如果高中三年均分75+,可以直接申请本科。...
要创建学校的表白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与学校或相关机构沟通:首先,与学校或相关机构的管理层、老师或学生会代表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和许可。了解学校是否允许创建表白墙,以及关于发布内容的准则和规定。 2. 确定合适的地点:选定一个适合创建表白墙的地点,通常是学校的公共区域,如图书馆、教学楼、食堂等。确保该位置对于所有学生都方便且易于访问。 3...
去日本留学, 在学证明怎么弄?你说的这个应该是在读证明或者是预定毕业证明吧。这个呢,是需要去学校开具的。 一般来说,需要去教务处进行开具,并加盖学校的章。...
#艺考迎来重大改革#多年以后,当我从学生口中得知艺考内幕后,我才真正理解东野圭吾所言:这个世...
#蔡澜自问自答#问:“为什么对吃那么有兴趣,从什么时候开始?”答:“凡是好奇心重的人...
目前山东情况:1.获得教师资格证后,可参加教师招聘,但名额少,竞争大。非211、...
关于要不要考研这件事。#考研# #研究生预报名# 不如放几段对话自己感受一下?...
首选北体和北师大,如果文化课好一点,可以选综合类的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化...
本人体育教育毕业的,高中也是辛辛苦苦训练的,考上大学,然后毕业就准备考当地编制,现在是一名体育...
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秋实累累
2022-11-01建议各位体育人看看这篇文章,感触颇深!!
近年来,学生军训猝死、跑步猝死、体测猝死、打篮球猝死,加之因为学习压力跳楼自杀等屡见报端,引起了一定的社会恐慌。人们不禁要问: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国民经济、竞技体育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什么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体育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呢?
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
另据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好和近视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
中央7号文件指出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学习时间过长,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则严重不足,对孩子身体体质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运动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城市学生。不会加速跑(只会跑操)、不会游泳、不会三步上篮、不会垫球、拉不了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不会前滚翻、不会爬树、不会马步,甚至没有接触过铅球、栏架、足球……。
学生不会这些基本的运动技能,校长、老师、家长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如果一个国家的学生视区区千儿八百米跑为畏途,为了所谓“安全”轻易向懦弱诉求让步,而这种让步竟然能为很多家长、老师、校长所认同,整个社会竟然只有少量质疑和反对声音。那么中国的足球人口在哪里?中国的男子汉在哪里?
为了安全,一些学校废止了多年来运动会上 3000 米、5000 米跑的传统项目。就连体育课上再普通不过的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跑,如果不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强制规定为必测项目,恐怕运动场的跑道都会荒废了。为了规避风险和不影响文化学习,当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的体育课,都是基于“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
试问:这样的体育能够强身健体吗?能够磨练意志吗?能够塑造完整人格吗?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什么?
小学,为了安全怕受伤,上安全体育课;初中,为了安全怕受伤,为了应付体育中考,上应试体育课;高中,为了安全不受伤不出事,为了应对高考,一切都要让路,学生自由自在上体育课;到了大学,学生没有什么压力,考试学分没有以往那么重要,六十分万岁。凭个人爱好上兴趣体育课。
结果形成了一个世界教育奇观: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了十四年的体育课(1404学时),可是最后没有真正学会任何一项运动技能,连基本的运动常识都不懂,更没有通过体育课养成运动习惯。更别谈什么终身体育啦!试想,照此发展下去,学生,能学到东西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
小学到大学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阶段,体育在这一阶段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体育课陪伴始终,学生的人格、体格、性格的塑造,情商、智商、动商的培养,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的树立,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
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够深化人类原始的走、跑、跳、投、爬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和荣誉感,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失败,同时学会如何体面地去赢,如何输的有尊严。如果,按照这样的理念去上体育课,学生还真能够学到不少东西。
体育课、体育中考、体育高考已成为社会焦点。作为校长,要支持学生参与运动,作为体育老师,要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任务;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运动,让体育回归教育,让体育发挥教育功能,消除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培养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