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20年考研想咨询下各位新闻学与教育学哪个前景比较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就业满意度比较高的20个本科专业,高考志愿报考,你会报考吗?
2020届就业满意度较高的前20个本科专业有信息安全、小学教育、医学影像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交通运输、物理学、建筑学、运动训练、信息工程、风景园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护理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广播电视编导、酒店管理。
2021届就业满意度比较高的前20个本科专业有信息安全、医学影像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医学影像技术、建筑学、网络工程、汉语言文学、护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广播电视编导、运动训练、物理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风景园林、动画。
相比2020届,2021届就业满意度的专业增加不少工科专业,其实,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就业满意度比较高,尤其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等专业,满意度挺好,高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来报考。#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2022高考季#
新闻学和教育学,是两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在考研究生时纠结于新闻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的选择,其实这两个专业目前来讲就业都非常好,发展前景也都非常广阔,如果你想考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写作基础,要有一定的新闻敏感,要在新闻领域有独到的建树;教育学专业将来就业的范围和领域涉及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研究,教学岗位;也可以在教学一线,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在对专业的选择时,一定要结合考生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潜力,还要结合考生个体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不做具体分析,不做具体的调查研究,就妄下结论。
如果满足于一份稳定的工作,则你选择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可以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的研究生。
如果你想挑战自我,激情人生,则建议你选择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报考,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非常旺盛,特别是对于从事相关新闻学专业的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更是供不应求。
综上所述,究竟是选择新闻学专业,还是教育学专业,要根据考生个体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兴趣爱好,潜力和能力等综合因素,才能做出科学的决定。
《新闻界》(月刊)
人文扩展(2018年版), RCCSE(A)(2020第六版), CSSCI来源期刊(2021-2022), 中文核心(2020年版), 复合影响因子:2.849,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传播学研究、传播与社会、媒介学研究、博士生新论、全球视野、年度观察、新闻学研究等。
审稿时间:2个月
稿件字数:13000字
首先,选专业要了解自身学业能力和兴趣导向,前景好固然重要,适不适合,能否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并致力于该专业的一生学习等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毕竟大学生已经不再是高中生,从思想思维眼界上,都有了相对高的认知。大学的生涯规划课也一直在提倡同学们能探索自己认识自己!
其次,从就业考虑关于专业选择,你要清楚就业方向及研究学习该专业后,你有可能会从事的岗位工作的职业特点是否与自己的希望相符合。新闻学专业需要思维灵活,知识积累广博,文字功底练好,语言组织能力较高且视觉独特的人来选择更适合一些,我说的是更适合,适合的人选择适合的专业未来发展错不了。教育学,从就业情况来看,除非读到博,未来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考公务员,否则从社会目前实际情况出发,该专业在师范类专业里,真是无专业,当然不喜欢听这也是事实,你可以看看,各门学科都具体,教育学你跟谁比较能有优势呢!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不一一列举,很多事情不能高谈阔论,还要从自身出发去考虑问题!
我不是名师,也不是知名人士,只是一个致力于生涯规划的从业人员!希望帮到你
教育学
这样选择的原因就是,教育学当老师更容易一些
目前来看,老师真的是一个特别棒的职业
岁月沉香
2022-11-01平地一声雷!清华大学要压缩文科规模了,原因是什么?谁会受影响?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文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点要求,关键词有四个:控制学科规模、提高师资水平、压缩博士生规模、打造清华文科特色。
应该怎么理解邱校长的话呢?通俗地讲,控制学科规模,就是不让文科各院系扩张过大、过快;提高师资水平,就是别随便引进人才,要引进就引进顶尖的;压缩博士生规模,就是少招;打造清华文科特色,就是别跟隔壁比,自己干好自己的事。
①看历史
回顾清华大学的历史,上个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清华大学接收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各系。但文、理、法三学院与燕京大学的文、理、法各系一起,并入了北京大学”。从那时开始,到复建文科,清华的文科之脉,断了很多年。
文科跟理科,如要硬要划分的话,前者就是人文社科大类,后者是理工农医全包。文科与理科的特点完全不同,理科靠砸钱可以立刻砸出结果,文科只靠砸钱没法马上“见效益”,没有几十年的沉淀和发展,文科一定“起不来”。
过去一段时间,清华大学的文科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这与花大力气砸钱,花大力气吸引顶尖人才不无关系。但是对比隔壁北京大学的文科,清华的文科在整体规模、人才培养上依然还是落在下风。与其这样,控制文科,把资源投入自己更擅长的学科会不会更好?
②听讲话
看看邱校长是如何给下一阶段的文科进行定位的吧,他在十点要求的第三条明确提出:要做好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发挥文科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好全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要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要做好全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全校>文科的含义,文科的重要性显然不能与全校发展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积极发挥文科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意思的清华的通识教育离不开文科,通识教育是每一位清华本科生在入校后都要经历的,这里也强调了文科在“打基础”当中的作用。
“服务好全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文科是全校的一部分,理科也是全校的一部分,文科要“服务好”是什么意思?谁是主,谁是次,一目了然。
“要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意味着文科硕士受影响不大,博士生一定是缩小规模的。为什么硕士生不变?因为硕士生的资源消耗较小,培养博士生不仅消耗精力,还消耗金钱。
③想影响
压缩博士生规模,对于部分以清华博士为目标的学生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尤其是对于那些马上要做出深造抉择的学生来说,可能来不及去做准备工作,申请其他的国内外顶尖院校了。
从学校的发展角度来看,控制文科,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其他优势学科的建设当中去,有利于推高其他优势学科的整体水平,不仅能巩固自己“世界知名理工类大学”的名头,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
我个人认为,文科与理科并不是天然割裂的,它们都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肢体之内,文科如血管筋脉,理科如骨骼肌肉,哪一个更重要?要因时、因地、因领域和需求去判断,而不是轻易就下个结论。
总结一下,清华大学压缩文科规模并非没有端倪,2020年停招新闻学本科生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清华大学压缩文科规模并不代表文科就不如理科,但现阶段对清华来说,理科的发展可能更加重要。清华大学压缩文科规模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否定,我们还是聚焦在对未来的憧憬吧。
对于清华大学压缩文科规模,你怎么看?你认为减招博士生的下一步,会不会是减少文科本科生、硕士生的招生额度、甚至是减少招生专业、压缩教师编制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洞见教育# #头条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