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国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中国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机械类专业的大学排名,山东省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浙江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武汉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上海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机械类专业世界大学排名,北京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机械类专业各大学排名,机械类专业好的大学排名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介绍一下我了解的一点儿东大机械,与大家分享。
东北大学斩获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0机甲大师线上赛12项全国一等奖!
对抗赛线上评审全国第一名;对抗赛兵种奖所有兵种与组别,均获全国一等奖;机械组别、算法组别、工程机器人、哨兵机器人、飞镖系统全部位列全国第一名 !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航空动力装备震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流体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东北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学院下设14个研究所(中心),即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研究所、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机械可靠性与动力学研究中心、现代设计与分析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液压与气动技术研究所、车辆工程研究所、工业设计研究所、真空与流体工程研究所、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现代传动与数字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图学教学与研究中心、实验中心。
学院拥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机械装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B类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机械装备动力学可靠性与质量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CAD/CAM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机械产品设计技术服务中心、辽宁省设备诊断与监测工程中心、辽宁省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太原重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等。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21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计划入选者3人,国防“973”首席专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人、教授45人、副教授70人,博士生导师5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秘书长1人。
学院在传统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围绕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化、精密化和绿色化的重大需求,逐步形成“机械振动与可靠性、超精密加工与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车辆与安全、真空及环保等特种装备设计制造”5 个特色方向,在高端装备动力学与可靠性设计的前沿理论创新、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超精密制造技术与及装备研发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信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励20余项。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已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韩国、芬兰等国家的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交流关系。聘请多位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每年邀请和派出多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清华、浙大、北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等等研究员、教授、专家来院做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
学院秉承“培德育智,树人为公”的育人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就业教育为导向,努力培育具有较强人格力、竞争力和贡献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各类创新竞赛中成绩优异,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CON五连冠(2016-2020年)和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s2019、2020机甲大师总决赛两连冠。毕业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达40%。
机械类专业是工科中的一个大的学科,是专业设置学校、在校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也是理科生选报的热门专业之一,与电气自动化并列为最强工科。而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机械类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许多具体专业,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32所开设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这132所也是中国机械类专业最好的学校。其中最好的学校有4所,被评为A+,他们是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被评为A的有5所,他们是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其他学校情况如下: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吉林大学 A-
12 燕山大学 A-
13 同济大学 A-
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湖南大学 A-
16 中南大学 A-
17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重庆大学 A-
19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东北大学 B+
25 上海大学 B+
26 东南大学 B+
27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江苏大学 B+
30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山东大学 B+
33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东华大学 B
49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福州大学 B
51 武汉大学 B
52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四川大学 B
5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中北大学 B-
61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厦门大学 B-
64 华侨大学 B-
65 南昌大学 B-
66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贵州大学 B-
72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长安大学 B-
74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江南大学 C+
83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新疆大学 C+
9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苏州大学 C
103 河海大学 C
104 南通大学 C
105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郑州大学 C
108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湘潭大学 C
113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广西大学 C
11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17 华北理工大学 C-
118 大连海事大学 C-
119 上海海事大学 C-
12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21 江苏科技大学 C-
122 南京工业大学 C-
123 常州大学 C-
124 济南大学 C-
125 山东建筑大学 C-
126 齐鲁工业大学 C-
127 深圳大学 C-
12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9 西华大学 C-
130 陕西科技大学 C-
131 青岛大学 C-
132 广州大学 C-
中国机械类专业大学排名?
中国开设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很多,但是学科实力不一。为了了解各高校该学科的实力,很多对该学科感兴趣的考生可能会在网上找各种排名榜,但是很多排名榜的排名依据并不一样,导致学校排名情况也不一样,很难真正了解到一所大学的学科实力如何。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广大考生参考教育部给出的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依据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贡献与学科声誉等4个指标,对参评的各个高校的学科水平给出了评价,并按照学科水平分成了A+、A、A-、B+、B、B-、C+、C、C-等9档予以公布。作为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学科评估结果比其它民间排名榜更具可信度。下面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学科评估结果,供大家参考:
学科评估结果为A+(全国排名在前2%)的高校: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A(排名在2%~5%)的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A-(排名在5%~10%)的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燕山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B+(排名在10%~20%)的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B(排名在20%~30%)的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陆军工程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B-(排名在30%~40%)的高校:
北京化工大学、中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南昌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C+(排名在40%~50%)的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C(排名在50%~60%)的高校:
北方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南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学科评估结果为C-(排名在60%~70%)的高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深圳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华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青岛大学
以上就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学科评估结果了,未上榜的高校可能未参评或者评估结果排名在70%以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只是各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的学科水平排名,不是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在择校时须结合高校的综合实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结合第3次第4次学科评估,华科第一,清华第二,上交哈工第三。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都是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
金毛大汪汪
2022-10-31有网友看了印度安那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之后,表示了担忧,认为印度的制造业将超越中国。这大可不必,甚至是杞人忧天,这所QS排名大约800-1000名的印度名校,综合实力估计和郑大差不多,机械也就相当于燕大,已经被称为“印度的清华”。
我感觉印度人英语占了优势,从小就能叭拉叭拉地speak了,所以在大一就开了科技英语,估计大二就可以publish了。我97年在外企搬砖,有几个印度工程师,讲的英语让我这六级高手难以招架,舌头像打卷了,不过他们绘英文图纸写英文报告如同我们吃饺子一样快乐。
再看人家大二上的专业基础课,能开transform and PDE、流体机械力学、工程化学、工程热力学这些,确实是用心了,都是干货。每一学期都有practical课程,第七学期的仿真与分析、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与国内大学比较接近。
总体看,印度在巩固计算机这个传统优势之后,开始重视机械制造人才培养,估计是承接世界制造产业转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