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孩子想考研,想跨专业报考心理学,有前途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想考研,想跨专业报考心理学,有前途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岁月如梦

    现在不行!5到10年应该会繁花似锦

  • 教育

    跨专业考研,面试官真的会把这些考生另当别论吗。
    姑娘学习一直还算不错,高考就想报心理学专业,结果阴差阳错学了物联网,我感觉也不错。

    可是她还是想学心理学,她依然抉择的,选择了考研犯罪心理学,报考了中国政法。

    不考不知道,真的太不容易。落榜了,半年的突击心理学,咋能给四年专业的心理学学生相比呢?

    现在大学顺利毕业,她毅然决定了,复读再考一年。
    长那么大,我都没看到她有最近这一段时间那么努力过,看样子是决定要拼了,我也在默默的支持着她,早起晚睡中午小睡十几分钟。我看着都有点心疼。但愿老天能眷顾,让我女儿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就几天和朋友聊天,得知跨专业学生,面试老师可能不是很愿意考虑,让我感觉好担心,朋友们,哪位老师能帮帮我,给指点指点,谢谢[比心][比心][比心]#考研# #跨专业# #面试# #心理学# #学习#

  • 风华正茂

    考研经验分享:英语专业考研最全分析
    #考研择校#
    英语专业,基础学科。可以考本专业,当然也可以跨专业考研。跟我们常说的数学专业一样。考研必考科目英语,理工科必考科目数学。所以这两门基础学科的专业,考研的时候,当然是比较有优势的。

    首先,英语专业可以考本专业:英美文化或者语言学。这算是两个方向,但是考试的时候都差不多,专业课差不多。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2二外日语或243二外法语或244二外德语;③727基础英语;④829英美文学。政治科目,都是要考的,但是二外的话,也就是公共科目2,可以选日语德语法语,大部分非语言类大学,可能最多的就是日语。大学里面日语其实学得都比较基础。科目3基础英语,一般是要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有一定得难度,想拿高分比较难。最后一门是英美文学,当然涉及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大学里面英语专业都有这方面的书籍。
    其次,高翻。高翻,就是高级翻译,分笔译和口译。也叫MTI。很多大学都有开设这个方向。考试科目一般是四门:政治,英语基础,百科,翻硕英语。政治不说,英语基础的话,大部分学校应该是在6级英语之上,百科的话,有基本固定的参考书,汉语百科,背诵的东西比较多。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有些学校的百科会跟学校的优势专业相关,比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百科,好像很多名词解释就跟通信相关,估计学校的培养方案就是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多研究一下真题,找到规律。翻硕英语的话,就跟普通的英语差不多,有些学校可能会出一篇中译英,一篇英译中。有些比较牛逼的大牛学校,还会出现翻译红楼梦。
    再者,英语专业可以考学科英语。学科英语,原则上是划分为教育学类,其实大多数不会考很多英语。考试科目有:政治,英语,教育学综合,学科英语。教育学综合,有些学校是自己出题,有些是考333,反正也差不多不出这个范围。教育学综合有四门,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西方教育史,教育学原理四门,搞定就行。
    最后,英语专业是可以跨考的。目前我知道的,英语专业跨考比较多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法学(非法)或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学,民俗学等比较多。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科目,如果你确实不希望以后从事跟英语相关的,是可以选择跨考的,但是千万不要跨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任何专业。
    以上是对英语专业考研的一个分析,当然也希望对大家有用。

  • 金色回忆

    孩子今年考研,想跨专业报考心理学,有前途吗?

    看到过一些资料,不知道真假,就是说中国现在有各类心理疾病的人大约有1.5亿,这是根据医院就诊过的患者推算出来的,如果加上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心理疾病,边远地区的人没去过医院,人数会大于1.5亿,无论怎么说,需要帮助的人不少,不管怎么怕别人知道,但是非常痛苦,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还是想快点好起来。

    中国有很多的大学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有的大学设置研究生专业,每年很多学生毕业后就业,但是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并不多。

    2001年以后,国家推出心理咨询师职业考试,把心理咨询师列为一种职业,从那以后,每年有很多人通过努力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据说有120万人,但是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也不多,大部分是兼职或干脆不做了。

    市场大,做的人少,按理说,有市场就有需求。为什么拿着证不去做呢,主要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不能解决问题,时间长了也就离开了。

  • 最美

    个人认为有前途,理由如下。

    第一、心理学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来零零总总。心理学不单是解决心理问题,他和很多行业都有关系。比如说教育行业有教育心理学。制造行业的话,你要知道制造心理学。还有消费心理学等等。

    第二、中国目前需要很多心理学相关的人才。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缺乏很多心理学专业的专业人才。

    第三、社会的发展需要心理学人才。关心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不再缺吃少穿,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很多心理情感问题。

    以上是个人看法,谢谢!

  • 坏人。

    是否有前途,要看你这个前途指的是什么,是挣大钱还是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还是能够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是其他什么呢?假如是挣很多钱,读书从来不会告诉你怎么挣很多钱,挣很多钱需要有各种因素的结合,读书可能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当然读书会带来一些正确的价值观,财务管理能力等等,这对今后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再来说稳定的工作,可以说考入公务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如果是追求稳定的工作的话,可以考虑公务员招人较多的专业,目前来说的话,心理学专业公务员招的人不是特别多,但目前很多大学都成立心里辅导机构,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就业方向。如果的确是喜欢心理学专业又要追求稳定的工作的话,最好是进入985学校,这样毕业的时候有985学校的定向招聘,这样会好很多。最后再来说一下学生研究,读研的人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学生研究,真正为学术贡献自己的力量,实际上读研并不想读本科这么轻松,甚至比你考研的时候还要累,笔者在读研期间,除了正常的课以外,每周还需要向导师报告一篇专业的英文文献,以了解这个专业的最新进展,每天几乎时间都占满了,所以如果不是热爱学术研究,在读研的时候是很难坚持的,当然如果要混毕业,那也没办法,研究生相当来说还是严进宽出,毕业还是没有什么问题。最后在说一下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目前来说算比较热门的,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辅导,报考心理学前途会不错的,但是最终也要看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还是比较广泛,要读研的话,还是要考虑一下未来的研究方向,不要盲目报考。

    更多考研专业问题欢迎关注我,私信我,免费做考研测评,专业分析

  • winter

    未来几年考研形势研判,2023考研党们,未来几年的考研将何去何从?如果你将在这几年走向考场,下面将从性价比的角度告诉你一个客观的考研真相。

    第一,谨慎选择教育学和心理学
    全职考生不要去考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个专业目前几乎是跨考性价比最低的专业,为什么呢?分数高,人数多,就业差,基本毫无优点。即使你笃定要读博,教育学类考博在国内也几乎是最火最难的。

    第二,谨慎选择师范类大学
    如果只想上岸,尽量避开师范类大学。目前即使是普通的二本师范大学也已经卷到没边了,难度远远超过了学校的真实水平。

    第三,尽量学好数学,有优势
    数学只要还能多学一点,尽量选择考数学的专业。数学不要怕,虽然很难,但它作为门槛,自然地排除了一大部分畏惧的考生。目前大多数文科类专业的分数已经有点离谱了。

    第四,学硕依旧优先
    除了医学,有条件考学硕的,尤其是未来想考博的,请尽量考学硕。现在多数专业专硕的竞争压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学硕,看看学硕调剂容易多了。

    第五,考研也有大小年
    以往的考研有大小年之分,但未来数年只有大年和更大的年,但个人认为考研人数不会像这样无底线增长,五年内应该就会迎来拐点。

    第六,不断缩招的全日制
    未来给统考生的全日制名额会进一步减少,尤其是名校,即便是专硕的全日制也都将向推免倾斜。还是那个观点,考研本身也是一种分流,也一直都认为考研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考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研。那些三战甚至四战,我是不推荐的,迟早也要走向社会的。

    #考研# #考研复试# #考研建议# #教育听我说#

  • 教育

    前途光明,但需要长期主义的眼光。

  • 教育

    目前的心理学还远未兴起

    我是西南大学的,我们学校的心理学在全国排名也是靠前的。我不是心理学院的,但认识些同学。他们在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根本就不去找心理方面的工作,一部分是跨专业考研去了,一部分公务员,一部分当老师,剩下的找工作做的都是其他行业的。

    还有一次有个学医辅修心理的师兄,现在在医院当主治医生,有次他开心理公开讲座,把我邀请过去了,去了后发现,人真的少,不考虑什么宣传问题,确实是这方面的意识还未兴起。

    发达国家的心理行业才很成熟

    国家首先是把吃穿住行等基本的民生问题给完善好了,之后才会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而中国正处在这个路口上。看看美国,欧洲那些发达国家,心理学的需求是巨大的。中国目前虽然刚兴起苗头,但是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缺口会越来越大。

    学心理的对于自身认识较正常人高

    我们经常会感觉,学心理的是不是能洞察你的内心,把你看的明明白白。其实没那么神奇,但是呢,生活当中很多是离不开心理学的,就拿销售来说,做的好的销售是及其明白顾客的心理的。在职场能理性的知道老板的心理,同事的心理。方方面面,都还是值得学习的。


    所以结论就是,目前来讲,要想从事心理行业的话,需要耐得住一定的寂寞。但是对其他行业也能有一定的帮助,未来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 秋色宜人

    研究生报考 一般有两大方向,一是学硕,二是专硕。对应心理学学位就是心理学硕士研究生MP(Master of Psychology),和心理学专业硕士MAP.学硕学制3年,专硕有的学校2年,有的3年。

    目前全国心理学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大、中科院心理所、浙江大学

    心理学专硕(MAP)

    第一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考试科目

    外国语

    第三考试科目

    心理学专业综合(347)

    学科代码0454,

    心理学本科招生有的学校要求只招理科,有的文理均招。

    读心理学硕士,从事心理学专业职业,是非常有优势的。

    1.研究生考试不考数学,这是很多考生跨专业读研的一个主要原因。

    2.就业前景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事心理学专业的专业人才缺口很大,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领域需要大量人才。比如,美国夫妻在办理正事离婚手续前 都要经历心理咨询和调解的过程。

    3.心理咨询师费用是按照时间收费,是一个高收入职业。

  • 沐馨

    心理学对跨专业考研者来讲,优势比较明显:1.入门比较容易2.不考数学3.只要满足考研条件,都可跨考心理学研究生。

    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跨专业并不是与原专业毫无关联。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很多专业都相互渗透,相互关联。

    2.如果成绩好,尽量选择心理学专业知名度高的学校报考,这在未来的就业上会更有说服力。

    3.考前多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和导师论文。

    4.心理学发展国外较国内更早,也更完善,所以,多阅读国外心理学文献,专著(最好是外语原文)等。

    就业分析

    心理学发展在中国虽刚起步,但人才奇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非常缺,因为,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验大于理论,心理学考验个人敏锐的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思维连贯性和知识面。

    如果对心理学感兴趣,那就坚持学下去,前途光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