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新高考3+1+2下,化学专业必须选择物理,物理专业没必要选择化学,化学还有出路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回答:老话说得好:“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的新高考模式由原来的:3(语数英)+理综(或文综)改成3(语数英)+3(物化生政史地六科任选三科的组合)改成3(语数英)+1(物或史)+2(化生政地四科任选二科的组合)。
每次的改变都强调文理不分科,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然而,每一次的改革都还是为了高考,围绕着高考在打转,可以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从这次疫情的发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科应该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最重的基础学科,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加大重视力度。
新高考的改革,在逐渐把核心的基础科目边缘化,特别是涉及到的自然基础学科一一化学。
当下的高考模式非常不利益基础的化学学科,在未来模式的变化下,最终还是要回到重视最基础的自然学科。
化学的地位不言而喻。是受到了很明显的冲击。从最受重视的3+2。占150分。到后来的小综合。占100分。化学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存在。但在新高考改革的模式下,化学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没在现在的模式下。剩余的四个可选科目。化学无疑是难度最大的。有多少家长或学生从国家发展角度去看问题呢?化学学科是一个实用学科。化学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但是这种改革一定会使化学后继无人。所以我认为是最失败的改革,没有之一。还有所谓的各种赋分制度。又有多少科学道理?只是专家们自己认为有道理吧。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考一样的题。按总分。我坚信这种改革持续不了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是的,我们家长都发现这个不正常的现象了,想考化工累大学,学化学居然报不了,不学化学学物理反而可以,那我就不明白了,那高中化学学不学有意义吗,于是果断换课,这高考改革也真奇葩,学生物也是这样,不学物理的不让报生物专业的大学。
物理+化学的选科比例加重。最新的选科要求强化了相关专业对高中学习科目的基础性要求。高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绝大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均要求必选物理、化学两门科目。
提醒2024届高中学生及家长‼️,在选择科目时,一定要查阅清楚学校的选考科目要求,比如同样报考临床医学专业,A大学的选考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而B大学则是物理和化学2门科目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现在有一种倾向,有人建议高校压缩文科类的专业,多招理工农医类的专业,多培养理工人才。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文理科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了哪个整个世界都无法运转,社会要面临崩溃,同时国家也会玩完。
缺了理工科人才科技上不去,缺了文科类人才,同样的也不行,整个社会会陷入一片混乱,陷入战略性的失误,在国家层面会拆东墙补西墙,穷于应付,不停的堵窟窿眼,大家看看晚清,没有比晚清更重视工程技术人才了。造枪造炮造军舰,不惜一切代价买最好的军舰。数学物理化学专业,还有更加实用的农业种植养殖,各种机器工,军事工业。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建设。武器在线又如何?技术再好又如何?甲午战争一战惨败。证明了工程技术救国行不通。
第2个例子就是前苏联。没有比前苏联更重视自然科学的国家了。数学家工程师,各种尖端技术人才层出不穷,相反对于文科人才不怎么重视。结果积累了几十年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突然在90年代初,大厦呼啦啦倾倒,再多的工程师,再多的尖端技术人才也挽救不了这个国家。苏联解体后拥有高精尖技术人才最多的就是乌克兰,这些高精尖人才没有用武之地,先进的航母建造技术,核武器的高端技术也最后成为水月镜花。乌克兰的下场大家现在都看到了。谁会想到当年乌克兰的理工科人才济济,技术专家如云,科技水平在整个世界都是一流的。反倒是中国从中受益了,90年代从乌克兰引进了不少的技术专家,帮助我们搞建设。连第1艘航母的外壳甲板都是从乌克兰买来的。技术好又能怎样?
近代无数的国人怀着科学救国之梦,想用科学来救国,最后这个梦想都破灭了。
物理重要还是化学重要,或者说理科的生物已经临价于化学之上了,没有化学,估计大家的粮食都没有吧,还全省放弃化学,到时候只有一个结果,国家软件不行,硬件也不行,这是那个傻帽的专家相出的主意,化学不重要,那个新能源的应用不要化学合成,到时候请这位制定政策的砖家让他儿子去造
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的根本,缺一不可!化学的作用已经在中美贸易战中有所体现,真不知道所谓的专家到底想把中国的科技带向何方?不敢想……
结果只有一个,弃化学成为8个3+1+2省份考生的最终选择,也成为吹捧该方案专家的一个笑话。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2022-10-30高考改革应简单并实用。
一句话:减少高考选科组合;外语成绩以等级不以分数形式出现。
目前一些省市高考改革群众比较关注,反响强烈。但越改越复杂,不但不利于高校招生录取,也不利于高中学校教学,特别是农村班数少的学校教学。
我根据群众意见,结合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提出如下高考改革建议:
一,目前各地高考改革多采用3+1+2组合形式,共有12个组合选项。这看似美丽,实则也是不科学选项。例如物理历史两科不能同时选考,并且选考地理生物的比选化学的人多,甚至比选物理历史的也多,所以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
高考应根据国家生产建设科研需要,规定几个组合选项即可,这与不分文理科的要求并不相矛盾。目前3+2+1选科组合比较符合实际,其中“2”可以是物理化学组合、可以是历史政治组合、也可以是物理地理组合、还可以是化学生物组合等,“1”就是在剩余学科中选一科即可。具体规定哪几种组合由相关部门论证了再公布执行。这样既便于操作,也利益高中教学,还利于国家培养人才需要。同时延长数学考试时间,跟语文一致都是两个半小时,让学生平时学习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二、英语(外语)该学,但不能过度。全民学英语极大地浪费人力物力,除翻译、外交、外贸、英文教学等外,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一辈子使用英语的机会少得很,几年后就把所学习内容忘记了,何况现在还有翻译软件,跟现在小学生不用学珠算道理一样。过度学习英语还降低了学生学母语(中文)的激情,后果不容忽视。
现在连小学都开设英语课,高考英语赋分值跟语文和数学一样,都是150分,造成学生学英语的时间比语文多得多,课外补习英语的人数也比语文多得多。一些学生英语成绩差就辍学了。高中毕业后英语还要考级什么的,大学很多专业都学外语却不学中文,这也是成千上万留学生不回国的一个原因之一。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一样,把非母语看得比母语还重要。越南和韩国建国后,去中文化去汉字化,恢复母语在本国的重要性。
建议:1, 外语考试仍然是必考科目,但考试成绩以A+1、A+2、A+3、ABCDE等多个等级形式出现,不以分数形式出现,不计入高考总分。招生学校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各专业外语录取等级。
或者英语考试总分值跟物理和历史一样为100分,这样足够满足社会对英语的需求。
这既体现了外语在一些学科一些行业的重要性,又回应了社会上对学生过度学习英语而忽视学习诺贝尔奖学科的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