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第五轮学科评估最让人意外的名校会是哪所?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已经郑州两所工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郑州轻工业大学某文科学院老师透露。郑轻2B8C,参10中10,设计学C+,非常接近B-却失之交臂,仍然稳坐河南设计第一。河南工业大学2B7C,参18中9,王牌专业食品略高于郑轻。
#郑州头条#
第五轮学科评估最早于2020年底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近20个月的时间,不仅远超前几次评估的时间。而且按现在了解情况来看,这个时间点还会继续加长。尽管本轮学科评估受到了新冠疫情,经济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但总体感觉这次学科评估时间过于漫长。希望本轮学科评估后同样有一些亮眼的学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中国高等教育这个时间需要一些弯道超车的案例来提振士气。
以下关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小道消息不保真,仅供参考!
有消息说控制科学与工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A+的大学一共有四所,分别是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然后控制科学与工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A的规模扩大了!
原因竟然是因为有双非的势头实在是太猛了,但是又不能把985的放下去,所以只能扩了!
如果这个消息为真的话,那么第一个输的就是西安交通大学!
因为大家都说西交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初审排名第一,拿到A+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结果来了这么一出,真的可以把一首凉凉送给西交!
第二个输的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因为早早的就有小道消息说北航的控制是A+,而且说的是有头有眼,很多人也都在潜意识里面认同了这个说法,结果惨遭打脸!
当然也有赢家!
最大的赢家就是东北大学了!
排名第二,力压这么多实力强大的名校抢到控制的A+真的是大赢特赢!
……
当然个人感觉这个消息的真实程度有待商榷!
最后,我想问问那个学院老头到底是谁啊?
不要把精力放在学科评比上,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能在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前茅才是真正的牛逼。
第五轮从规则变化上来看,相较于第四轮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降低了刷论文的权重,同时降低了对数量的权重,更重视“代表作”;二是更加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
从这两点来看,刷论文数量型的学校会明显吃亏;科工委的7所院校会有明显优势(成果转化率太高)。
从目前情况看,北航积累的成果是上一周期的两倍左右,北京理工是2.5倍左右。
个人预测第五轮学科评估西北工大会是大赢家,A类学科可能会翻倍;北航、北理肯定不会退步,只是进步多少的问题。哈工大不好说,哈工大这个周期的成果甚至不如北航北理。
近两年北航录取分数线越来越强势,已经逼近华五守门员;北理就是摸着北航过河死盯着北航。第五轮学科评估后两校分数还会涨一波
首先,名校有哪些?以“一流高校”建设名单,A类36所,B类6所。其中,依据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A类学科数量排名,前20的高校中,A-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有:浙江大学(17)、清华大学(8)、北京大学(3)、中国科学院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10)、复旦大学(10)、南京大学(7)、武汉大学(11)、哈工大(9)、四川大学(14)、中科大(6)、北师(7)、人大(3)、北航(7)、华科(7)、西交大(8)、中山(10)、天大(9)、南开(9)、东南(6)。
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高校发展动力足,劲头大,所以进步较大的应该是工科院校;根据近几年各高校的成绩和发展态势,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将会有更多的冲击A或者A+学科;相应的,有一些院校在排名上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不至于出现“大跌眼镜”的意外,因为学科的发展是长期的,不会在五年时间内大范围的剧变。
第五轮学科评估估计九月份就公布了,学科评估进步最大估计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很有可能上升到A+,华科第四轮中还有19个B+,这些学科中很有可能几个变成A-
坏人。
2022-10-30预计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A+学科北大第一,浙大第二,清华和国科大并列第三,人大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