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央音乐学院有没有吉他系?,中央音乐学院吉他考级,中央音乐学院吉他妹妹,中央音乐学院吉他专业,中央音乐学院吉他教师资格证,中央音乐学院吉他老师,中央音乐学院吉他培训,中央音乐学院民谣吉他考级,中央音乐学院吉他考级费用标准,中央音乐学院吉他考级教材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歌手韩红,年轻时候曾经被称为校花,可是她又怎么忽然发胖的呢?韩红有一副大家公认的好嗓子,那嗓子仿佛是被天使吻过一样,清澈、细腻、婉转,如天籁之音一般。
与她的美妙的歌声相比,韩红的长相确实非常普通,甚至有失审美。韩红喜欢闭着眼睛唱歌,其实很多人都喜欢闭着眼睛去聆听她的歌声,生怕眼前的表象破坏了美妙歌声的意境,其原因就是韩红长得稍微粗壮肥胖一些。其实,年轻时候韩红的容貌身形也是十分清秀、苗条的,在军艺的时候她还被称为校花。作为一个舞台歌手,韩红为什么突然发胖了呢?
那是在她还没有成名的1989年,韩红跟随艺术团去海南演出,海南不但瓜果飘香,还是品尝海鲜美味的天堂。演出之余,韩红和一些伙伴们去街边吃海鲜大排档,品尝各种海味。不幸的是,韩红在吃蛤蜊时不慎中毒病,染上了肝炎。
为了治疗肝炎,韩红服用了很多激素类的药物,导致身体迅速发胖。在肝病好了之后,做歌唱演员的韩红也想把自己的身形恢复过来,她尝试过吃各种减肥药物,也进行节食,可是胖起来容易,瘦下来难,都不怎么管用,从此,韩红成了现在大众眼中的一个胖子歌手的形象。
好在韩红并不是靠外表取悦于人的歌手,她在音乐方面有着过人的实力,这样的外表逐渐成了她的形象特点。
韩红从从小成长在艺术家庭,她的妈妈是演唱《北京的金山上》的著名藏族女歌手雍西,爸爸是一名相声演员。韩红从小就在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中长大。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76年,韩红的爸爸奉命到唐山大地震救灾前线慰问演出,被蚊虫叮咬,得了病毒性大脑炎,两个月后便撒手人寰,那年,韩红刚刚6岁。
一年后,母亲改嫁一位大学教授,作为小姑娘的韩红对继父一直很排斥,经常发脾气。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把她送到北京的奶奶家。
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卖冰棍为生。刚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孙女来到身边,让原本清贫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
每天中午,奶奶推着冰糕箱来到韩红所在小学的校门口叫卖,韩红就坐在拉冰糕箱的小推车上吃奶奶从家里带来的午饭。奶奶边卖冰棍边看着小孙女吃饭,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的感人情景,让很多路人为之动容。也正是因为艰辛的生活和慈祥的奶奶,让韩红从小就在心内埋下了做慈善事业、做一个好心人的种子。
韩红在上小学时候便逐渐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9岁那年就加入了少年儿童合唱团。16岁时被部队文工团相中成,作为一名文艺兵应征入伍。
可不知道为什么,韩红本来是按文艺兵招到部队的,却没能进入歌舞团,而是在机房做了十多年的通讯兵。
但这并没有阻止韩红对音乐的追求,她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吉他、练习歌唱上。1988年她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明星班,毕业后她又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著名的歌唱家李双江。
不久,她创作并演唱了自己第一首作品《喜马拉雅》。那时候,一首新歌推出以后,拍摄MTV是最好的宣传途径,可是拍MTV需要很多钱,韩红自己根本拿不出钱。无奈之下,她只好回家求助奶奶,她知道奶奶这么多年省吃俭用,有一点积蓄。
当韩红吞吞吐吐地把自己的想法跟奶奶说了以后,奶奶说,我不懂什么叫MTV,但是只要对我孙女唱歌有帮助,我就拿钱。奶奶年纪大了,留着也没有什么用,这本来就是都给你攒的。
于是,奶奶把银行里的20000块钱都取出来,又从枕套里抖落出大大小小的钞票,凑了30000元全部给了孙女韩红。
MTV拍摄完成以后在电视台上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韩红一炮而红,踦身流行乐坛一线歌手。
韩红成名了,有了不菲的收入,她总想给奶奶买点什么作为回报,可是已经勤俭一辈子的奶奶每次都拒绝了,她说,我老了,用不着这些钱,你现在如果手头宽裕了,就多做些善事吧,要记住,好人自有好报!
从此,韩红在歌唱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她一共资助了280个孤儿,万亿身家资产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了公益事业。韩红说,我做慈善事业很大程度是为了告慰天堂里的奶奶,我的歌声是从奶奶的冰棍箱里飞出来的。
中国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她是一位在古典吉他专业领域拥有众多第一的古典吉他演奏家。13岁时,她是中央音乐学院主修古典吉他演奏专业的学生;2000年,国内第一个取得学士学位的吉他本科毕业生;随后以中国第一个,也是全球第一个以吉他学生的身份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校联盟的全额奖学金攻读研究生;2002年,获得由英国王室成员颁授的该学院最高的DipRAM演奏家文凭,成为第一位获得此文凭的中国学生和吉他学生,并荣获院长奖。
有吉他系的
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自1990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设立古典吉他专业到1996年大学本科成立古典吉他专业至今15年了,现已建立了由附小——附中——大学本科——研究生一系列完整的教学体系。陈志教授已有20余名学生先后在西安、四川、天津、武汉、沈阳、星海及深圳艺校等全国重点音乐院校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陈志教授还被法国国立巴黎音乐学院、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等世界著名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并经常出国讲学和担任国际比赛的评委。
秋色宜人
2022-10-30#古典吉他##吉他#【吉他在中国的地位如何?其实有点“尬”!】
听一个在四川音乐学院上过课的朋友说,川音古典吉他专业的学生,非常不喜欢人们说他学的是弹“吉他”。在讨论他们学习吉他时,必须强调自己是“学习古典吉他”的。
古典吉他与钢琴、小提琴并列为世界三大乐器,这都是常识了。谈论吉他非得要加上“古典”二字以示强调,是不是在我们的音乐世界中,仍隐约存在对吉他不够重视甚至不够尊重的问题,以至于我们需要言必称“古典”,以显示古典吉他乐器中的地位是多么至高无上呢?
至少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上述问题真算是一个问题吧。
中国大陆的吉他事业,正式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极为兴盛。陈志、李质伟等一众推手功不可没,北京、珠海等地举办的吉他艺术节激发了人们对吉他音乐的热情,打开了人们对吉他的固有偏见,加深了吉他爱好者对于吉他的认识。
通过网络了解到,自陈志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古典吉他专业以来,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除中央音乐学院外,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八大音乐学院都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同时,上海艺术视觉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中原文化艺术学院这四个艺术学院,苏州大学、中央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八所大学,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职业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澳门演艺学院等,都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大陆各大中小城市的吉他培训机构也很多,学员甚众。
然而,看似热闹的表象背后却是寂寞。古典吉他“兴盛”的之际,杨雪霏、苏萌等中国吉他演奏家在国际上脱颖而出,且至今能在国际职业古典吉他界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中国成千上万的吉他手仍仍处于自我探索与孤芳自赏的状态。
比如,在我所在的这个三线城市南充,我很难找到一个能够与我一起演奏古典二重奏作品的朋友。1991年左右,我在西昌读书,当时学校有很多人练习古典吉他,我在邮政报刊亭还能买到古典吉他方面的教材和书刊。但是,1993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南充,曾计划开一个古典吉他的演奏会,想找一个和我水平相当的搞二重奏,但不幸的是,从未遇到一个演奏古典吉他的。时至今日,都是如此。尽管这里有很多乐器店,也有教吉他的,但几乎找不到一名合格的古典吉他老师。
这种现象,据我观察,不独南充。其根源是什么?我认为,根源仍在于社会对于吉他这门艺术认识不深。而之所以社会仍存有这样的认识,这和我们古典吉他界的朋友对于古典吉他宣传推广的缺失是分不开的。这也就难怪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生怕别人说他是弹吉他的,从而非得强调自己是“学习古典吉他”的深层原因吧!
古典吉他宣传与推广,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在网络时代,通过社交媒体炫耀吸粉赚流量可以有,但同时多一点责任、致力于古典吉他艺术的宣传,让大众亲近古典吉他艺术,也应该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