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

如何学好法学?_如何学好法学专业课

想咨询一下关于如何学好法学?,如何学好法学专业课,怎样学法律,学法学难吗,法学专业怎么学,如何学好法学,如何学好法学论文,大一新生如何学好法学,如何学好法学专业,如何学好法学专业3000字,想学法律知识怎么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金色晚霞

    对于法学来说,很多人误以为只是背背法条就可以的,其实真的不是,背法条是必要的,但背法条只是基本功,法条的运用与理解更是重中之重,否则案例分析中你是没办法拿分的。那么对于法学的学习方法大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课堂学习笔记:法学课堂内容术语好非常多,老师讲得快。教材不课前预习,压根儿看不过来。所以上课主要听讲,笔记围绕老师的ppt。ppt有的内容在教材上找到并画出来,教材没有的用笔写出来。一节课一定要把握知识逻辑框架。

    2、案例学习法:一味的记忆概念,会忘记的很快,同时理解不够透彻,结合实际或者经典案例分析,解决思路很直观,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3、模拟法庭:首先通读案例。然后抓住争议焦点,根据自己立场不同,要自己组织起诉意见书或者辩护词。并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和眼力。预判对方的主张和准备相应的证据。这个过程中还要规范得编辑一些法律文书。你会学到接近法律事务的文书格式,诉讼流程,回避制度等。诉方和辩方都要准备相应的起诉书和辩护词预判对方,准备证据。同时,如果能有机会到真实法庭旁听,也是个不错的学习机会。

    4、阅读法学书籍:开卷有益。“形式逻辑”有利于推理能力,“物证技术”,“司法鉴定学”,“刑事侦查学”“证据学”“法医学”“犯罪心理学”等都挺有意思的。GJ

  • 黑白

    由于考了法律职业资格证,取得了公职律师执业身份,开始考虑深入研习一下法律知识,弥补自身不足。在挑挑拣拣中选中了两本书开始学习之路:《社会契约论》和《法学方法论》。首先就从权力来源以及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开始吧!!给自己加油!!!

  • 董沫然

    法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而且法律专业有多达几十门的课程,学习量非常大,且内容也比较艰深枯燥,需要记忆,更要深刻理解,这不仅靠毅力,大量的知识储备,还得有信念。

    要想学好一门学科,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才能知道怎么学,才能学好它。

    1、多实践、多接触案例

    对法学来说,无论是法学理论,还是法学实践,最终都是要为实践服务,所以,日常要多行业热点,多接触案例,多分析案情。

    2、多了解、分析多种观点

    学习法学,往往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流派,也就是所谓的专家观点的分歧,应该多了解这些分歧重点所在,分析各方观点。

    3、深入理论、取众家之长

    很多法学家也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去做好理论研究,博采众家之长。

    4、提高语言表达、逻辑能力

    尽可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无论是从事法学研究,还是将来从事律师行业,表达能力都是重中之重。

    5、多与专家讨教

    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多和老师同学互动讨论,多去请教专家,提高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

  • 撩人心.

    马克思终于发现人类社会世界的基础啊,是非理性的!
    跟着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一起学习《资本论》
    课堂内容第009节
    马克思本来是黑格尔的信徒,他在柏林大学学的本来是法学,但他对黑格尔哲学感了兴趣,于是把法学作为一门辅助的学科,全身心的投入了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他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讨论用黑格尔哲学来讨论古希腊的一个自然哲学家伊比鸠鲁和另外一个自然哲学家德漠克里特两种自然哲学的差异。
    他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个博士俱乐部,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的领袖布鲁诺鲍威尔。布鲁诺鲍威尔的年纪比马克思大得多,他那么发现这个年轻的朋友是个绝大的天才,所以非常欣赏马克思。马克思是体系性的思想家,本来作篇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很有限的,那他在思考进去后体系越来越大,结果博士论文要写出一个对整个古希腊哲学史的改写,这样的博士论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当时布鲁诺鲍威尔已经在波恩大学任教授,然后他不断的写信催促马克思:“快快结束你那个无聊的考试啊!我们这里波恩大学哲学系有教授职位等着你,你快加入我们这里来战斗!跟老年黑格尔派进行这世上伟大的思想斗争,为的是为德国民族主义革命开辟理论的道路!”
    在布鲁诺鲍威尔的不断的催促之下,马克思终于草草地写完了他的博士论文。后来这个博士论文在耶纳大学,在马克思缺席的情况下得到通过,并授予马克思博士学位。但是,等马克思拿到博士学位,准备到波恩大学去任教的时候,情况已经有了变化。布鲁诺鲍威尔已经在波恩大学哲学系失去了他的势力,他自己的教授职位都难保。于是马克思终于不再可能到学院里面去做教授了,他投入了社会生活,在莱茵报担任记者和编辑,后来成了莱茵报的主编。
    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遇到了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莱茵省是德国一个最靠近法国的省。德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英法要缓慢的多,相对是落后的。但是在德国,莱茵省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比较快。莱茵省的议会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来剥夺摩塞尔地区农民对他们生活的周围的自然资源的权利,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有一个法案叫林木盗窃法。世世代代的摩塞尔地区农民都生活在这里,然后从这个法立好以后,哪怕在这个树林里面捡一根枯枝败叶都属于盗窃。
    莱茵省议会要通过这样的法案。然后马克思就站在摩塞尔地区农民的立场上跟莱茵省议会进行辩论。这场辩论经历的时间蛮长,马克思写了一系列文章,拿黑格尔的法哲学做武器来批判莱茵省议会想要通过的那些法律,要指出他们这些法律是没有法理的根据的。
    结果这场辩论终于让马克思发现黑格尔的法哲学是不足以跟莱茵省议会战斗的。他们这些立法都有法理学上的根据。这让马克思大为惊讶,就黑格尔哲学没有用,他终于发现一件重要的事情了,那个以理性做基础的莱茵省议会的新的法案,其实是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就是剥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权利了,这个权利是历史形成的。因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拥有的历史权利一定要剥夺,但是是以理性的名义剥夺它,这事情实际上是一场利益斗争。
    马克思发现了物质利益是个什么东西?是非理性的!当人们在物质利益上展开竞争、冲突的时候,会用理性来掩盖斗争的真相。
    于是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写的一系列文章当中有这样的话出现,他说:“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在这世界上还没有什么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的事情。”
    马克思后来回顾自己这段莱茵报时期,他说在莱茵报时期,我遇到了就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困难。
    用法哲学来讨论利益问题,首先是不对的,因为利益本身,物质利益是非理性的,你无法用理性的哲学来讨论它。这是个重大的发现,也成了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的苦恼。
    这个重大的发现,事后证明,将引发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
    因为,马克思终于发现人类社会世界的基础啊,是非理性的。
    人类的社会世界不是有制度安排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的制度、还有意识形态的变化,看上去都是合理的,合符理性。但整个这个社会世界的基础是什么?非理性的。
    什么叫物质利益?就是物质生活关系,这是社会世界的基础。这个基础是非理性的。
    原来这个世界社会、世界大厦的基础是非理性的!但它却建构起一个理性的大厦来了。这个大厦跟它的地基之间是不相称的。
    于是这件事情就很大,大到了马克思从根本上怀疑了黑格尔哲学。
    学后所思:
    一、从这一节里了解到马克思的才学非凡,年青有为,并且能够为人民仗义直言。他呕心沥血的巨著《资本论》值得一读再读。
    二、人类社会世界的基础是物质生活关系,而物质生活关系是一种非理性的关系。人类社会世界的基础是非理性的,但却建构起一个理性的上层大厦来了。再一次的振聋发聩,犹如尼奥发现这个世界是矩阵建构的虚拟世界一样。
    三、马克思说了大实话:“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在这世界上还没有什么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的事情。” 实话太过赤祼祼,不易被人接受啊!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我是学不好这门课。

  • 短腿柯基王

    仅提一点,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多研究典型案例。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在案例中发现理论知识点,在理论知识中找到运用的逻辑,加深理解,不断提升。我曾经在复习备考中,大量结合理论知识研究案例,特别是指导性案例,收获不小。

  • 教育

    法学离不开天理人情,将天理人情抽象出来,就是法理,所以边学边理解,边学边参酌天理人情,似乎更容易学一些。@石茗

  • 沉稳如松

    第一,着重训练自己大量阅读、快速提炼要点,去记忆这些要点的能力。比如给你500页材料,你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要点,并且能够清楚地复述给别人听。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训练的能力,你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通过案例摘要,通过给朋友去描述一件小事,来训练这种能力。

    第二,你要去学一些基础性的部门法。比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等,与此同时,你还要学会一套专业术语。只有这样,你才能游刃有余在专业术语和日常语言之间进行切换。

    类似于比如说这瓶矿泉水是我的,或者这所房子是我的,在法律里它就叫做物权或者所有权,大概类似这样的切换。这点为什么重要呢,你懂术语才能跟你的同行,跟法官、跟其他律师去对话。

    同时你又能够把它翻译成日常的语言,能够面对你的当事人,能够面对外行来对话,这样你的路才能宽。所以通过大量的学习,特别是学习基础学科、民法、刑法这些学科,就是要训练这个能力。

    第三,更重要的是说要学会写作和表达,尤其是写作。法律行业对于写作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极度地精确。

    因为有些时候一个错别字就可能会导致一个公司的上市不成功。过去是有这样真实案例存在的,所以改错别字都要改很多轮。而且不光是错别字,还有语气词,甚至有一些语气助词都要非常精确,防止产生歧义,一旦产生歧义就会产生纠纷,产生纠纷就会有风险,你的利益就会丧失掉。

    第四,法律是一个特别实践性的学科,你一定要多读案例,不能光多读书。

    读案例是为了什么呢?你要体会这些具体的人,他们的利益纠纷,最后法官或者说决策机构又是怎么解决这个纠纷的。就是要培养我从一开头讲的,一种既同情又超脱的情商。

    法律是一个对双商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智商不用说了,你得有最基本的逻辑能力。情商,就是学会去理解别人,同情别人,但同时又能超脱出来。

    你不同情他,你不知道他的利益在哪里。如果你不超脱出来,又没法冷静地为他设计解决方案。

    多读案例你就体会一下不同的当事人,比如说有些非常惨的案例,你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或者说有些公司的案例,你体会各种不同的商业,他们背后到底想追求的是什么。

    第五,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说你不仅仅要学这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一套大局观的法律思维。

  • 风华不减

    1、运用法学思维(探究事实、法律依据、批判性思维)来学习法律。

    2、学习过程中,多阅读经典案例。法律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考虑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教课书的质量,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只有读案例。每一个案例的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非常具体的事。甚至很多刑事案件中,存在戏剧化的故事,较之阅读抽象的教材,干瘪的蓄书,读案例有更有利于提升对法学的兴趣。

    3、课下自学比课上学习更重要。这并不是意味着上课就不需要认真听讲了,而是在说,除了课上的认真听讲,课下自学的学习也很重要,大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上的学习,课前提前预习以及课后及时巩固,也是学好法学知识的关键。

    4、学会实践与运用。不仅要做到消化法学知识,更关键是要做到学以致用。第一,能运用知识进行理论推导。比如以“权力制约”原理分析行政诉讼的具体制度构建,以及司法权对于行政权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等。第二,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直接的标准,努力通过法考。

  • 沉稳之选

    今年孩子高考,考得不错,我想考清华北大必须从孩子5-6年级开始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没人管着就没法学,没人辅导就搞不懂问题,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开始靠家长用小目标培养,逐步养成,切记一开始就想吃个胖子的想法。相信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大学也会很有帮助。

  • 岁月留声

    本科生物,考研跨考到法学,明年继续攻博。根据我的经验,第一,法条一定要熟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甚至博士,对本专业的法律法规并不清楚,写论文时才会去看看,非常不利于深入研究。

    第二,法学理论一定要掌握。法学是用来定分止争,某个做法往往面临着很大质疑。这就需要你从法学理论的高度,比如说人权保障等来论证和看待某个具体的法律事件。而不是选择短视,法治之路漫长久远。

    第三,一定要克服狭隘。我本人觉得,学法的容易走向极端,缺乏包容心,往往得理不饶人。须知,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法律也不是万能的。法学人要走向实践,善于观察生活,摆脱书生意气,真正做到兼顾“天理国法人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