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科大硕士主要去哪些国家留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谢谢邀请。关于出国的事,我个人一直认为这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很多时候是要看缘分的。特别是国内硕士出国读博士,或者国内博士出国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如果题主还在问这个问题,说明题主还没到那个合适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已经比较明确了,那国外哪些课题组在这个方向做得好,哪些课题组有比较好的平台,这个你就应该有所了解了。即便你不了解,你的导师、博士师兄也一定会了解。这个课题组可能在美国,在斯坦福麻省这样的名校,或者在一些州立大学,也可能在欧洲、在新加坡、在日本,甚至在阿拉伯国家。说到底,你出国读博士,主要是选课题组、选导师,课题组在哪个国家,你去哪个国家就行了,反正聊学术都是用英文。
第二,作为中科大的毕业生,申请国外博士被拒的可能性比其他学校的低多了。中科大名声在外,国外的导师谁不想找个聪明能干肯吃苦的中国学生。这样你不妨多联系几个导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比较一下,是找个最牛的导师呢,还是找个钱比较多的学校,或是找一个同门师兄师姐去得比较多的学校。
如果题主还在考虑怎么出去、去哪里的问题,说明题主第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沿还不了解,平时文献读得少了点,国际会议参加的少了点,第二学术水平和能力可能还不足,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申请的时候优势不明显。所以建议题主继续加油了。
另外,中科大每年出国留学的比例基本上是全国最高了,与其在悟空来问别人,不如多问问自己的师兄师姐,问问同专业的老师,或者国际处的老师,他们的建议更有用。
中科大真正好的优秀生源是本科,反而研究生和博士生源远远不如其他华东5校,中科大学生很多研究生都考其他华东5校或者出国留学,研究生很多都是合工大或者安徽本地其他学校考进来,安徽籍相对多一些,所以研究生和博士相对于本科留在合肥的是多一些。
主要是由于中科大的招生结构和普通学校不一样,不是金字塔状,而是纺锤状,中科大一年招1800本科,6000硕士,2300博士,虽然本科人数比较少,但硕博人数非常多,所以这就是硕博留在合肥的比例非常大的原因。
另外,中科大每年本科1800-2000人之间,其中安徽籍才100人左右,中科大并没有为安徽开后门。#合肥头条##中科大#
中科大优青本科校友第一,青千本科校友第一,杰青本科校友第三。今年院士增选本科校友第一。美国斯隆奖获得者本科校友第二。科技人才培养难道不是数一数二?
基本上英德加澳新的offer拿的较多,硕士三年,去美帝读五年耗时太长了,去top100的不难,毕竟ustc,国外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菲律宾、柬埔寨、缅甸,另外非洲也不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届6213名毕业生的去向!安徽生源几占三分之一!出国(境)留学的比例只有6.65%!
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毕业学生6213人,其中本科只有1780人,占全部毕业生的比例为28.6%;本科生中女生269人,占毕业本科生的15.1%;
2020年届毕业生中:安徽(32.4%)、河南(8.5%)、山东(6.1%)、江苏(5.2%)、湖北(5.1%)、浙江(5%)最多,其中安徽本地生源几占三分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71人出国(境)留学,占本科毕业生的15.2%,留学中的大多数是以获得国外高校全额奖学金资助,自费形式留学!
本科出国(境)留学的271人中:
留学美国的165人,占60.9%
留学香港的 37人,占13.7%
留学欧州的 29人,占1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届留学≥35人的学院
1、少年班,毕业317人,留学72人,占22.7%
2、物理院,毕业667人,留学71人,占10.6%
3、信息院,毕业749人,留学47人,占 6.3%
4、化学院,毕业580人,留学44人,占 7.6%
5、数学院,毕业289人,留学35人,占12.1%
淡定生活
2022-10-29#千生一院士#
中科大为什么能“千生一院士”,数据说话。
中国科大2016-2020届数学科学学院毕业生中,31.5%选择出国(境)留学,42.6%在境内深造,25.9%选择工作等。
即中科大毕业生选择工作的仅有1/4,而继续深造(国内外)占3/4,本科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继续学习。
再看看国内的平均水平(《2019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正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是34.0%,66%工作。
非“双一流”本科院校2018届毕业生“正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是13.3%,86.7%工作。
不管是“双一流”还是“非双一流”,绝大多数人本科毕业后选了了工作。
而且就深造这一块,即便是“双一流”也与中科大相差40%,这个差距是非常显著的。
如果中科大是“千生一院士”,那“双一流”或其它院校会不会是“五千生一院士”、“万生一院士”?
#畅谈家庭教育# #教育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