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科院系统所谓的牛所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物理所,国家实验室一个
化学所,院士七八个
长春光机所,理论工程都牛叉的所,不靠拨款也能养活自己。好像还有长春应用物理研究所吧,据说某种光学镜片国内只有他们能搞
其他,也有牛的,可惜不太了解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相对其它所更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公共课学生名单中这个所的学生排在前面,最后面是软件所。内部早就划分等级了。
上海有机所,号称中国有机化学家的摇篮
每个所在本领域都是国内顶尖,国际不好说,参次不齐
牛年谈牛?
来源‖中科院头之声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牛野牛牦牛水牛都是牛科动物。现生的牛科动物十分繁盛,总共有54属,约270种(其中将近一半由过去的亚种提升为种),占现生偶蹄类动物的65%左右。牛科不仅包含各种牛,也包含羊与绝大多数羚羊,可以说是“成分复杂”。
现生的牛科动物极为繁盛,它们分布在从洼地到高原,从雨林到草甸,从热带到寒带的广阔生境,即使是其它动物难以生存的严苛环境,比如悬崖与半荒漠,也能发现它们成群的身影,在自然的夹缝里谱写生命的歌谣。
牛科动物之所以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强大的反刍能力——一种通过细菌发酵从粗粝的食物中获取更多营养物质的能力。因此,它们能够间断的觅食,而日常游走在没有捕食者的悬崖峭壁;也能嚼着雪块和枯草熬过漫长的冬季。同样体重的牛与马相比,牛的食量只有马的五分之一,草料也不如马来得挑剔。真是当之无愧的“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牛科动物如此繁盛,可谁能想到,牛科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类群,其演化历史不过两千三百万年。
到了距今大约一千万年的时候,牛科动物进入了大爆发阶段,不仅属种众多,而且形态丰富,习性多样,几乎占领了中国大地上的每一寸平原与山峦。
中国并不是牛亚科动物的起源和演化中心,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合适的时机来到中国,繁衍生息。在欧亚大陆,始羚是最早繁盛起来的牛亚科动物,它也可能是最早来到中国的牛亚科动物。
又过了大约五百万年,真正的牛族动物在南亚崛起,它们沿着大江大河,踏过祖先的足迹,再次进入中国,繁衍生息直至今日。这些中国的牛亚科动物们来自远方,却乘着环境变化的风来到这里,安居于此,将他乡当作故乡,最终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生存过也繁盛过,又终将归于寂静,一次又一次的为生命谱写生生不息的赞歌。
中科院的长春光学研究院是最有名的。和德国蔡司有一比。
中科院的院士到底有多牛??
这么说吧,那些什么所谓的富甲一方的大老板,或者世界五百强的总裁董事长啥的,见了他们都得恭恭敬敬的叫老师套近乎!!
#情感点评大赏#
#夏日生活打卡季#
#我要上微头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中科院最牛的所,生化细胞所! 生命科学系统中,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所,药物所!
中科院化学化工领域最牛四大所:大连物化所,北京化学所,过程所,上海有机所。其他的如长春应化所,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长春精机所,国家纳米中心等都是很厉害的所
电子信息类:
计算所和自动化所是最牛的,专业程度类似于上交浙大
信工所和软件所偏划水,专业程度类似于普通211水平
教育
2022-10-28揭秘Top3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21级本科新生数据,有少量扩招,一共录取404人!作为在北京高考录取分仅次于清北的高校,来看看致力于全国范围内与清北三足鼎立的国科大有多牛。
有人老是把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和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混淆在一起。通俗点说,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科院的小儿子,在身边养着。中科大是中科院的大儿子,留在合肥了。中科院对于大儿子这些年不听管教很生气,所以没办法就生了小儿子,好好培养起来了,并立足于挑战清北地位。目前来看,一些指标已经超过清北,假以时日,我们一定可以看到高校三足鼎立的情形。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其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隶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期以来主要是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校于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办学校址位于北京。
@苏霍姆林斯基Beijing 和中科大一样,国科大也属于中国科学院管辖。不同的是,国科大在北京,中科大在合肥。中科大是985院校和双一流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不是 985,但是是双一流学科大学,马上就升双一流大学了,只待官宣,毕竟实力在那摆着。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来看,它俩综合实力差不多,基本上可以学历等价。现在中科院似乎一心想扶植国科大,大量的院士和资金哗啦啦地往国科大倾斜,甚至不惜和教育部翻脸。有人开玩笑说中科院要是把这些资源砸到中科大上,中科大早就逼平清北了!
目前国科大本科招生专业有13个,7个工学专业和6个理学专业,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值得你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