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过来人关于考研调剂的20条忠告?

想咨询一下关于过来人关于考研调剂的20条忠告?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 个回答

  • 风华依旧

    #高考# #教育听我说#孩子高考后如何才能填报好志愿?如何选择大学及专业?请有高三孩子家长朋友们耐心看完收藏,对孩子填报志愿绝对有帮助。
    以下12点忠告,基本上回答了填报志愿过程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在高中选科前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孩子一起做一个总体规划。
    就业方向多种多样,有人喜欢从医,有人乐意教书,有人愿意经商,有人想在企业单位工作,有人则想自主创业……
    总之,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就未来的就业方向大致做一个规划。
    2.高考分数很高,超一本线60分及以上的学生,尽量选择排名靠前的名牌大学, 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进行选择。
    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未来的可塑性也很强,所以选择排名靠前的名牌大学,无论什么专业都能在大学期间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深造,更重要的是,名牌大学的人脉资源,是今后就业和事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资源。大学期间就要注意从专业和人脉来进行积累。
    3.一本线上40分左右的学生,填报志愿时,要把城市、学校与专业并重选择,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一线城市专门院校的主体专业。
    当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的话,专业就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者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的话,就要综合考虑学校专业的整体状况,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者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
    4.一本线左右,能上较好二本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要重点考虑城市和自己喜欢的专业。
    因为这些本科院校中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以及排名等都比较接近。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但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喜欢在什么城市工作。这一分数段的学生要尽量选择以兴趣为主并契合现实的专业,然后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5.一本线以下二本线以上的学生,应以学一门将来能在社会立足,当然也是自己爱好的技术为主,要淡化学校。
    有不少二三流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有用知识,走上社会后又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是大学生,这瞧不上,那也看不上。还不如那些职业院校毕业,但却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这些学生淡化学校,但学到了实用的技术,参加工作后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从底层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地往前走,反而发展地很好。
    6.如果要选二本院校,那么,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了解所要填报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校风好,学风正的院校是首选,尽量选择里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现在高校扩招严重,重点线以下院校的学生素质,比以前不只差了一个档次,所以,只有校风好学风正的老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而填报那些浪费青春的大学,还不如在职校甚至不如走上社会早打工几年,还能多积累一些创业的资本和财富。
    7.如果要选择新兴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业时,需要格外留心和注意。
    一般来说,新兴学科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的,最初几期毕业生就业机会较多。但由于是新设置的,在教材、师资等方面肯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选择了就可能要面临一些挑战。
    8.填报时要优先考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学。
    因为毕业之后想要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就业,不但会有主场优势,而且同学间的人脉能帮助你发展得更好。
    9.尽量不要去报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除非这个专业从长远来看一直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那些所谓的短期几年内热门的专业不但录取分数虚高,而且毕业生一抓一大把,当下热门的几年之后就不一定热了。不如根据考分填报排名更靠前的大学里的社会一直有需求的普通专业,毕业后反而不愁就业。
    10.理科高分,超一本线60分及以上的学生,除非是调剂志愿,否则没有必要花四年的时间去读经济、金融等社科类专业。
    因为当下人们一切向钱看,好像只要读上经济金融就能赚到很多钱似的,所以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录取分数近几年严重虚高,就像以前的法律专业一样。未来几年经济金融类毕业生可能还会增多,就算是一流高校毕业的,也很难直接找到对口工作,如果没有人脉资源,毕业后甚至有可能去做保险推销员!
    11.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先看到的是学校的档次而非专业排名。
    有的人非常看重专业排名,其实负责招聘工作的人,有多少人了解你所在学校的专业排名呢?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先看到的是你毕业学校的档次而非专业排名。专业只作为参考,不作为硬指标。因为刚毕业的学生可塑性者很强,企业招人肯定是从职业规划来看,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一般都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以前学的专业,主要是基础知识在发挥作用。其实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变通能力以及吃苦精神。
    12.进入职场之后,主要拼的是情商。
    同档学校,用人单位更喜欢招那些情商高、能活学活用、一点就通的人。
    清华北大也好,人大武大也好,其实只能代表你过去考试比别人好,真正的能力和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工作实绩来体现。
    预祝每位家长在孩子高考之后都能帮孩子选填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奇妙知识季#

  • Zhang123

    22一战双非跨考川大,校内调剂最终成功上岸!感触颇多,最大的忠告是做好选择,留好后路!这一结果于我而言非常幸运了,先简要介绍一下我的情况:
    高中就读于川内早年间出过双状元的某省重点,排名一直稳定在年级100左右,高考滑铁卢和填志愿草率阴差阳错舍了末流211,去了某收分虚高的民航院校,大学三年一直处于悔恨之中,立誓通过考研翻盘去川大,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学习能力跳一跳能够到川大!
    1.建议: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去选择院校,不能盲目追求好大学。
    大学前几年玩过去了,偶尔参加过几个比赛也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大奖项,大三下开始推掉了所有事情专心备考,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校招
    2.建议:考研最好专心,坚定信念,一条路走下去。
    院校选择方面,我对民航毫不感冒,是先圈定了川大再选的专业,我参加过一些运筹学相关竞赛有论文,本科也学过这门课,于是看中了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但管科收分非常高,于是我又经过不懈努力,翻看官网招生目录,找到了和管科初试科目完全一样的安全科学与减灾,并且得知前两年这个专业都有接收管科调剂,于是放下心来,定了管科。
    3.建议,这也是我最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做好选择,留好后路,我留下的调剂后路最后也成为了自己上岸的关键一步
    一志愿我险险超了5分进入管科复试,自我感觉并不稳当,复试前一天才得知安全科学与减灾调剂报名只剩最后几个小时了,赶忙报名了调剂,28号一志愿复试,30号调剂复试,最后一志愿遗憾被刷,调剂第一名上岸
    今年竞争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我觉得自己能有这个结果,已属不易,也得益于自己当初认真考虑良久做下的选择。
    如果你对于自己想要报考的一志愿没有特别深特别执着的执念,建议最好在一志愿外要考虑好后路,因为你经过初试高压复习,再每天惶惶等待成绩准备复试,你很难有心力再去考虑一志愿不理想的后路,所以这一工作一定要在选择院校之初就要予以重视,不管是备选院校还是备选专业,一定要考虑,这并不是说还没考就否定自己怕自己考不上,这是在对你接下来的人生负责,初试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即使你复习得很好考得很好,也完全可能因为复试比不过别人被刷,所以真心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留后路,考研不容易,一年的时间高强度学习,中间的辛苦压力和各种难关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因为自己心高气傲盲目选择,又没有留后路落榜,真的非常可惜和遗憾。
    咱们既然决定要考研,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做好选择留好后路,不要辜负自己一年的努力。
    肺腑之言,送给后面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这几年考研难度不断加大,希望大家都认真复习,一志愿上岸,让后路仅仅成为选择的时候做的准备!
    投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