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家对体育专业的大学有什么看法?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由于体育类大学文化考试门槛很低,与大学这个名称难以匹配,因而本人建议将体育类大学纳入职业技校范畴。
体育专业就是学一些身体动作,就业方面还行,
身强体壮,勇敢坚强。
接触过几个从刚大学毕业的体育生,他们的知识面和学识真的不敢恭维,别说有什么高深度的,就算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些数理化知识都一知半解(如让他独自做一项工作,遇见电量热量流量这种常见单位都分不清,更别提换算运用)。还不如真正实力的初高中毕业生。
体育院校培养的是身体素质突出的人才,并且运动员需要在其领域主动的去训练才有一定的几率达到预定的目标,体育培养人才是金字塔式的,最上层的人在社会上会会有用处,这些顶端的运动员告别运动场最灿烂的等同与电影明星,像郎平那样一直在自己领域生存的人屈指可数。
还有一些中层次的运动员走出运动场大多是体育教师或者走进警察队伍,这一类的人也是能数得过来的,再有靠下层的运动就在社会上拼打了,他们没有像工人那样的社会必须的生存技能,也没有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更没有生意人的头脑,他们只有拼搏的信念,并且依靠不断挑战的人生极限的信念继续在社会上挑战站着自身的未知领域,他们要从新学习,从新定位,从新找到方向。
运动员是可敬的他们给民族带来了信念,他们创造着谱写着体育文化,他们是可悲的他们几乎每个人身体都有运动创伤,他们是可怜的,他们除了专项运动技能几乎没有任何生存技能,他们是可敬的他们面对残酷的社会依然会挑战自我,让自己在残酷的社会生存下去,他们会适应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奋起直追,当它们磨掉运动场上争强好胜的气质的时候,那时运动员才刚刚成为一名普通的群众真正的走进社会的起跑线。
8月份是升学宴的高峰期,发现很多考生家长正式落伍了,一位家长竟然介绍说他儿子很厉害,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这个985的大学不上,选择上鲁东大学的体育专业,这个是双一流学科,比大连理工好。无言以对,只好应付着说孩子喜欢就好。也许孩子喜欢体育专业,也许孩子喜欢当老师,也许孩子喜欢胶东,作为40多岁的家长应该了解一下情况在显摆,难道互联网时代40岁就落伍?#泰安头条#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好事[爱慕][大笑]
教育
2022-10-27体育学院的医学类香吗?
父母都是医生,孩子不到一本线成绩,研究了一年,选了成都体育学院i的医学类专业,大三开始在大医院实习,感觉非常好。
后边一大群评论,都说体育医学这个冷门,就业肯定好。不少人说毕业去国家队当队医,参加奥运会。楼主也不知道学生到底学的啥专业,只说这个选择特别好,做运动康复就业不错,超过了很多好大学。
也许,这个不知道具体情况的选择确实适合这个学生,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运动康复,康复治疗这类所谓的医学类专业,可能真的不适合。我有几个学运动康复类专业的学生,进中小医院可以,但不能报考执业医师,还只能做辅助治疗,前景不明朗。考各级体育局体工大队的康复治疗师事业编吧,好几年才招一两个。学长学姐中确实有个别去国家队给运动员按摩的,好像又轮不到自己。找个工作不难,但找个好的工作太难。
1,专门看了成都体育学院2020届本科生就业报告,运动医学院毕业生超过了300人。学校总体毕业生中,去卫生部门的90多人,去各类体工大队的没有公布,但体工大队对队医的需求肯定低于医院,应该不会太多,两者相加,数量不会太大。
2,这些所谓的运动医学专业不能报考执业医师证书考试,只能当康复技师,就是没有处方权,不能下医嘱的医学技术人员,一般是做康复治疗工作。这个大学的中医专业除外。
3,中医专业捡漏几率不大。成都体育学院官网公布“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目前设有三个系,即运动医学系、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康复系,开设了中医学、康复治疗学i、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四个本科专业,还设有运动医学i、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5个硕士科学学位和中医学一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是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康复学两个专业的博士培养单位。”
本科专业中只有中医学可以报考执业医师,也是我知道的全国体育院校医学类专业中唯一一个可以报考执业医师的专业。硕士点有一个中西医结合硕士点,但报考者本科必须是临床或者中医。其他专业根本不能报考执业医师,这类专业很好,没问题。
我查了下录取成绩,在河南这个专业没有一本线上40分的成绩,报考大概率会调剂到康复类,一点不比同层次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低,不可能捡漏。
4,运动康复,康复治疗类专业不但体育高校有,好多高校都有,每年毕业生不少,找个工作不难,但很多孩子未必能坚持。这个适合经济条件很一般孩子,不怕吃苦。也是个医院有人脉家庭孩子,进大医院相对临床容易。也适合在体育圈有人脉,进体工队做康复。
5,大医院实习可以,和未来哪里工作没关系。临床本科毕业规培三年都在三甲医院,但就在三甲,大多数无望。
别叫好,更别模仿,是不是适合自己?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