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华东理工大学的药学专业,我是普通二本院校的,请问学长学姐,有什么建议给我吗?谢谢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头条里有网友问我,为什么说医学院里没有药学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医学院的前世今生。现在由于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拓展,很多医科大学都增设了药学专业,也就是成立了药学院,但以前大部分医学院是没有药学专业的,至少上海以前的三大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第二医学院,以及铁道医学院是没有药学专业的,也就是没有药学院的。制药专业是工科专业,主要设在化工学院,譬如以前的华东化工学院,即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有药学院,即制药专业。有药学院还得有配套的制药企业,光有药学院没有药企作用也很有限。至于其他省份的医科大学我也没发现有药学院,譬如武大医学部,西安交大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都没有药学院,只有安徽医科大学有药学院,至于他们的药学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不太清楚,很可能也是改开以后成立的。现在很多大学或医科大学都增设了药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都增设了药学院。而且这些药学院都是新成立的,复旦大学药学院在张江,交大医学院在闵行校区,离原来的医学院老校区距离相距甚远。至于南开大学理学院(他们不叫药学院)在津南新校区,而且他们原来并没有医学院,所以也谈不上药学院的事。
图一. 华东理工大学鲁南制药科研楼
图二.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图三. 复旦大学药学院(张江)
图四. 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
图五. 南开大学理学院
图六.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图七.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潜心浇灌“生长因子”之花 ——记@温州医科大学 药学团队 】实验室里,他们是积极探索“生长因子”之谜的科研先锋队,争分夺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课堂上,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潜心育人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在温州医科大学,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为带头人的药学教学团队。多年来,这支百余人的团队聚焦基因工程蛋白药物基础研究,成功研发多种促组织损伤再修复新药,抢占世界生长因子制药领域的制高点,播撒下中国生物制药版图的星星之火。
敢为人先——
钻研探秘“生长因子”
“人受伤后为什么皮肤会自行愈合?”
“为什么蜥蜴断尾能长出一条尾巴,而不是两条?”
李校堃药学团队的答案是:有一种神奇的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治疗溃疡和加速损伤组织再生,让损伤的皮肤得以较完美修复。
这是一个科研小领域。30年前,国内外几乎没人做这方面的研究,而李校堃药学团队始终行走在“细胞生长因子”基础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之路上。他们潜心钻研生长因子(FGF)创新药物研究,发现并阐明FGF家族与代谢疾病相关机制,成功开发3个FGF一类新药,服务超6500万临床患者,形成了国际创伤修复领域的“中国标准”。
李校堃说,研究的领域无关大小,最重要的是对人类、对国家是否有用。
2018年,以李校堃为通讯作者、团队成员陈高帜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上,首次系统揭示了FGF参与组织再生和代谢调控的理论机制。团队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奖项。
知行合一 ——
让研究成果走出校门
生物制药是高附加值的未来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李校堃常说,不能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必须勇于挑起担子,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团队不断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与珠海亿胜联合构建国内最大的眼部疾病修复类生物制品体系;与上海腾瑞共建华东生长因子创面修复转化中心,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上海临港”生物医药战略产业发展……近5年累计为企业提供2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经济效益合计提升200余亿元。
2020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中国基因药谷”正式启用,目标是打造形成近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国际一流的蛋白药物研发与生产基地。
“我们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把公益作为医学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林丽表示,近年来,团队牵头发起“肤生工程”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患者提供帮扶,受益群众超10万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联合企业第一时间开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应用超3000万人份。
言传身教——
争当师德师风模范
李校堃是教学名师,也是专业药学和生物制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技术制药”负责人。“很多科学家的学术突破在青年时期产生,要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如今已是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的李校堃经常告诫团队成员,并率先垂范,为团队的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基础,给他们提供“跑道”、资金、机会,把青年人推到第一线。
今年6月15日,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温州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家黄志锋团队凭借“基于结构的细胞生长因子调控机制、分子改良及创新药物研究”项目与导师李校堃同获2020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师徒齐获奖成为佳话。
“温州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很荣幸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放开手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黄志锋当年追随李校堃来到温州医科大学工作,他希望自己带领团队为温州在中国生物制药版图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榜样是最有力的引领,在李校堃的“传帮带”下,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队伍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100余人,核心成员一个没走,不少年轻人已成长为各类优秀人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通讯员 朱建波 卞成德
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很多家长也开始为选专业发愁,在老高考当中的理科生,物理和化学是必选的,而且两者的地位接近,但是在新高考中可以自由选科,虽然物理和化学生物可以分开选,但是物理的地位明显不一样,因为新高考分为物理组和历史组分开录取,和老高考的文科理科类似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只要没选择物理那么九成工科专业就不能选了,尤其是很多热门工科专业更是和你无缘。
所以没选物理的同学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非常头疼,因为和化学生物相关的专业多数都是冷门专业,比如生化环材等所谓天坑专业,对于选择化学和生物的同学,如果你不想学四大天坑专业,那么可以考虑医学和制药类,但是医学专业学习周期特别长,基本是硕士起步,报考医学类专业要特别注意,有很多名字带医学的专业是不能当医生的,只能当技术工人,我以前也讲过,比如口腔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报考药学类专业要注意, 药学类专业整体对口就业率不高,尽量选择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这两个学校也被称为南药北药,制药相关专业对口就业率极高,如果考不上这两个学校,那么也可以考虑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化工类学校的制药工程,如果你只能考上普通的大学的制药类,那么还是要谨慎选择。
没选物理的同学的另一个报考方向,就是财经师范等文科方向,但是师范大学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如果考不上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的话,那么一定要有考研的打算,相对来说财经专业的就业面更宽一点,尤其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几乎各行各业都有需求,金融类专业就业面比财务类专业窄,主要去银行、基金、证券 、保险类行业就业,金融类专业包括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科技、金融数学,金融学侧重理论,主要 和人打交道,而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专业是金融学和计算机数学的交叉学科,更侧重于应用,主要用计算机和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金融问题,主要是和数据打交道,金融数学和统计学相当于数学专业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在财经领域,会计学、财务管理和金融学是文理兼收的,而金融工程等专业有的大学要求选择物理,具体要以学校的招生要求为准,财政学、经济学等专业就业面比较窄,更适合考公务员, 相对而言不如会计和金融学就业好。
淡定人生
2022-10-26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要报考华东理工大学的药学专业,首先你要认真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章程。要深入研究它的招生章程中对学生第一学历的限制的相关政策,看你是否具备报考211工程大学的资格。有不少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在它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章程中对学生的第一学历,都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限制非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是不能够报考985工程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因此,首先你要考虑和研究,你是否具备报考211工程大学的资格。
其次,华东理工大学的药学专业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重比较著名,这个专业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171所大学里排在第18名,具有非常鲜明的专业特色相当强大的专业实力,再加上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这一全国第一特大城市的地域优势,它的竞争绝对相当激烈,你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再做出慎重的选择。
第三,你如果一旦做出要报考华东理工大学药学专业的决定以后,要研究它。对选考科目的要求,要和学长学姐取得联系,了解该专业以往招生的相关情况和考试的试题类型;要尽可能的和该专业的导师取得联系,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做到有备无患才能百战百胜。
华东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大,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排在第35名,它的药学专业也非常好,再加上它的城市的地域优势,使它的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充满了竞争的风险,但是如果一旦取得胜利,你绝对会欣赏到奇异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