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博士生每天都要干什么,博士生在学校干什么,博士生是干什么的,博士生日常干什么,博士生一般干什么,博士生第一年干什么,医学博士生平时干什么,博士生出来是干什么的,文科博士生每天干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博士是我们最高的学位了,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博士大都是带着厚厚的眼镜,头发稀少,目光暗淡无光。普通人都会好奇博士平时的工作是什么,工作之余还有什么活动?
以我们课题组为例,大多数博士的生活是很平淡的。博士期间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是讨论谁谁谁发了什么样的文章,中了什么样的项目,同学之间的八卦等等。除此之外,他们与常人无异。
最让博士发愁的是发文章以及毕业。发文章是博士的标配,生化环材专业的博士没发够5篇以上文章,都不好意思出门找工作。然而,在发文章这一方面即使是生化环材专业的博士也要分三六九等。有的纳米能源方向的博士,实验好做,文章好发,符合国家大力支持的新能源战略,以后工作也好找。但是,有些专业比如有机化学、晶体合成等领域,想发一篇好文章,还是很有难度的。
发过文章,就等着熬毕业了,但是想毕业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导师,盲审,学院,学校等等,每一环节都马虎不得。不然一步小心就要延期。
祝愿每一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都能发够文章,顺利毕业,走向幸福生活。
码字不容易,且看且关注哟!如有见解,请在评论区留下宝贵意见。
这话问地好奇怪!博士生自然再搞他们的课题研究啊,调研,设计个规划研究思路个方案,作实验,分析数据,整理结果,写论文!博士生都很忙且充实!都希望按时答辩并毕业,拿到学位!!
简单来说:大量读论文,做实验,写论文。投稿,听学术报告,做学术报告。
先说说博士,硕士和学士的区别吧
学士其实是在老师指导下打靶,目标清楚,学士需要动作标准,三点一线基本都能中标,有的十环,有的六环,所以都能毕业。硕士也是扛枪打靶,但是靶子变成兔子或小鹿,树林中兔子有很多,兔子有大小公母胖瘦白灰等区别,由于是运动物体,藏在树林中,所以导师只教技巧,需要自己去捕捉一只回来交差即可。博士则是老师告诉学生森林中有一只老虎,但是老师也没见过,只听过他的声音,让学生自己进入森林抓出来,学生进入密林深处,有坑和陷阱,也会遇到其他危险,需要老师随时引导。最后有可能抓到老虎,也有可能抓到一只狮子,总之是以前没有见过的一只动物(这很重要),如果是大家都见过了,就失去创新性了。
所以博士难度系数更大,除了要学习各种软件,准备好打猎工具,还要防止迷路掉坑,多读文献,与老猎人多交流。也许这片树林压根没有老虎,也没有狮子,只有兔子和小鹿等常见的小动物,那就麻烦了,毕业无望,只能去其他树林了,只能延期了。总之最后你回来时手中要有一只稀奇的猎物,否则答辩评委们会让你好看的。
真的很苦,我现在就是在读,每天学不完的习,还要论文,科研,外语,不过读出来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
沉稳步伐
2022-10-26师姐说,在她住的小区,遛个娃碰到的都是中科院的博士。这里不是说中科院的博士生多,而是想说,博士过的也是平常人的生活。当然,博士也不是什么稀有动物,依旧以中科院为例,2020年的招生人数为7000人,远高于大部分学校的本科招生人数。吉大、武大的招生人数也不少,很多高校的招生规模在每年几百人。
首先,博士生做什么,总体上说是搞学术研究,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者是理科、工科、医学,无不如此。现在高校对于博士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为学术培养,尤其是在国内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第二,具体讲一下博士生的学术研究都做什么?每个门类都不一样,比如我们财经类,主要做的有两方面:文献阅读和数据分析。也就是说,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在看别人发表的学术论文,然后学习人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济或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创新。
第三,博士生的日常生活节奏咋样?每个学校和专业不一样,好学校的博士生用于搞学术的时间更多一些,医学和理工科进实验室的时间更多一些。我上学时和室友大概是每天6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图书馆闭馆回宿舍,然后闲聊或去操场跑步,十二点左右睡觉,中午午睡一个小时,其它的就是按点吃饭了。
第四,博士生的业余生活如何?其实时间是蛮自由的,也会经常出去玩、参加聚会等,和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差不多,只是次数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