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我家孩子被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录取了,以后好就业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我家孩子被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录取了,以后好就业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教育

    本科的话!!不继续深造!!基本就一小医生混到退休

  • 教育

    我从事中药制造很多年了。行业有较大壁垒,就业面比较小。别人进不来,你出不去。

    就算是企业里都是,你中药质量相关的人有较大难处去搞生产。特别是高一点的岗位,法规明确了需要在岗几年经验。无论是qc,qa,工艺员,乃至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这些互相无法替换。

    外面的人也不容易进来,中药品种几千个,常用也是600左右要搞懂也不容易。这个行业跨行比较难。从宏观来讲,老龄化严重,有足够多的人到老年喜欢买各种保健品(中药衍生品)20块钱成本,卖五六千。子女是挡不住的。看上去未来也许是暴利行业。至少养生是趋势。

  • 淡定从容

    前途无量!

  • 风去了无痕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宜宾升学资讯
    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药学专业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专业。202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九年制直博)文科最低分604分,理科633分,这个分数可以触及985工程大学的分数,选择这个专业值了吗?

  • 岁月如酒

    现在医学相关专业门槛还是很高的,如果要从事医疗相关专业,也得是硕士,加油吧!

  • 风去了无痕

    该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要让你家孩子在校期间精于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人脉圈,增加社会实践锻炼。虽是医科生,学校是敲门砖之一,但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才是以后就业和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 教育

    这是四川省最难录取的10所高校
    也是最为优质的
    电子科技大学第1,四川师范大学第6,成都中医药大学第9。
    处于第1的并不是四川大学,而是电子科技大学。其创办于1956年,在2001年入选985高校,也是全国重点大学,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川师范大学第6。很多人没有想到省属重点高校的四川师大超过了不少双一流高校,其综合指数52.3,像其身后的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都是双一流。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9。其在中医学和中药学都是B+。
    对此,你怎么看呢?

  • 教育

    【广东药科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20届毕业生月薪5301】

    2022年2月23日,广东药科大学发布《广东药科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1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3%,2021届本科生升学率为13.5%。2018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为5301元(21届未公布)。

    第一,从薪酬水平来看,2018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为5301元。其中月收入较高的学院是临床医学院(6433元),护理学院(6185元)和医药信息工程学院(5917元)。收入较低的学院是医学化工学院(4458元),外国语学院(4823元)和食品科学学院(4841元)。

    第二,从各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学院是护理学院(97.6%)、医药商学院(94.6%),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学院是临床医学院(73.4%)。2021届硕士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学位点是护理学院学位点(100.0%),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学位点是临床医学院学位点(85.1%)。

    第三,从职业流向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主要为医学和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职业健康及安全技术人员、医生助理、应急处理人员,健康学院毕业生主要为康复治疗师,护理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为护士。硕士层面,药学院学位点毕业生主要为药剂师、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临床医学院学位点毕业生主要为内科医师,中药学(理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为医学和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第四,从行业流向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药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药品和医药制造业、综合医院、医疗设备及用品制造业,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药品和医药制造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综合医院。硕士层面,药学院学位点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药品和医药制造业、综合医院,临床医学院学位点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药学(理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药品和医药制造业,内科学(学术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综合医院。

    第五,从用人单位流向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55.7%),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比例为21.7%;毕业生主要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35.6%)。2021届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39.7%),其次是民营企业/个体(32.1%);毕业生主要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48.6%)。

    第六,从地区流向来看,2021届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96.7%的人在广东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广州(44.1%),其后依次是深圳(15.6%)、中山(9.4%)等。
    2021届已就业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1.0%的人在广东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广州(36.6%),其后依次是深圳(7.1%)、中山(4.9%)等。2021届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3.9%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

    第七,从升学情况来看,2021届毕业生总体升学比例为12.9%,其中,本科毕业生为13.5%、硕士毕业生为6.2%。其中202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的学院是临床医学(32.5%)、公共卫生学院(25.6%)、中药学院(25.2%);升学比例较高的国标专业是临床医学(37.1%)、中药制药(36.3%)、中医学(35.6%)。2021届硕士毕业生中,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学位点硕士毕业生升学比例(11.8%)较高;专业层面,升学比例较高的专业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术型)(50.0%)。#高考2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