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有哪些考研时危言耸听祸害考生,考后却发现都是骗人的言论?

想咨询一下关于有哪些考研时危言耸听祸害考生,考后却发现都是骗人的言论?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 个回答

  • 淡定自如

    1、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定能上岸。经常有人说会有很多人不去考场,中途太难会放弃,但凭我考过两次的经验看,每场放弃的最多只有两个人,绝大部分人都坚持到了最后。

    2、初试过了,复试联系好老师就肯定能上岸。除非你背景特别优秀,不然考场上太差,老师照样不会保你。

    3、报考本校的研究生肯定会上岸。愿意报考本校的,大部分本科就已经是很好的学校了。但是本校生可能因此放松警惕,觉得老师肯定保你。事实上,复试中本校生被刷的并不少。

    4、考研一定要考985/211。学历固然重要,但也要看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就是为了换专业好考公,那根本不需要多好的学校,学术压力小还有时间准备考公。如果将来想搞学术,研究生就是看成果,理工科可能还有学校条件限制,文科生完全就是自己看书悟,有天赋有成果,双非硕都可以申985博(没天赋也不建议读博,太痛苦)。

    5、“我就复习了三个月。”不要听信别人这句话!虽然我真的只复习了三个多月,但是因为我本身英语不差,专业课书少还有些基础。大部分人都需要认认真真复习大半年。

    6、“裸考政治70。”如果裸考是指没有看视频,还是可信的。但是千万不要相信他一点题目没有刷。

    7、看学长学姐笔记就行。有多人想偷懒走捷径,不建议这么干,不要放过书上任何一个死角。

  • 金色夕阳

    最大的忽悠就是,今年考研形式特严峻,突破历史新高,有几百万考生报考,录取成绩提高了,

    我想问的是,哪年的考研形式不严峻?哪年没突破新高?哪年不是几百万人一起报名?哪年的成绩不是在头一年的基础上提高个几分的?除个别年份是分数线降低,其他有降低的时候么?

    你首先要能报考,然后你要能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再来要通过复试,然后你就知道一切都是谎言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