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五个方向的研究生都在做什么?毕业后出路在哪?

想咨询一下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五个方向的研究生都在做什么?毕业后出路在哪?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淡定从容

    电气工程大体上分这为这几个方向:电力系统、电机、电力电子、高压、电工技术。在分方向讨论之前,关于毕业后的出路与就业,有一点说明,在电气这个领域,国家电网(及南网)是就业的最大出口。国网招聘时,只要是电气的都招,只有进电科院等专业性强一些的部门,才会考虑你的方向,其余的基本不太区分,所以以下在讨论毕业出路的时候,就不再单列国网了。一、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其研究内容衍生的各项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配电装置中,涉及控制、优化、经济、稳定等多项指标。除了涉及电气工程相关知识外,该专业对自动化、测量、计算机、通信等技术也有较高要求。相对于其他方向,电力系统其实是偏宏观的内容多一些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也很多。电力系统这个方向涵盖了发、输、变、配电的所有环节,所以其研究内容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就业方向上,这个方向绝对是国网最爱,当然,因为其涵盖面广,像发电集团、电力设计院(或者建筑设计院的电气部门)、电力设备厂家,调试所等等,真的非常多。基本上除了特定要求是某个方向的,其余的都可以投简历,只是在招聘方经常会带有很多对此专业的误解和尴尬,比如电气的就要会修电器啊之类的。二、电机电机与电器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大型发电机、电动机,有着广泛应用的中小型电机。前者侧重于运行分析、建模仿真及监测诊断,后者侧重于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及现代节能控制技术。就电力工业本身而言,电机就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它在机器制造业和轻、重型制造工业中应用广泛。可以说,只要涉及电机的场所都能看到该学科的研究成果。电机这个方向很多时候并不吃香,最大的问题在于电机学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却成为了很多电气专业学生的一大难题与心病。这个方向的研究生所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从事与电机及其运行控制相关的研究工作,一般来讲真正接触电机器件的机会还是偏少,更多还是控制策略,自然算法之类的工作也不少。电机这个方向比较接近电力设备领域,所以跟电力电子一样,在电力设备相关方向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具体可以做电机运行分析、监测控制或故障诊断相关科技工作、电机设计以及运行控制 、也包括相关运维、产品设计、销售之类的,看个人的性格所向吧。三、电力电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在各级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新能源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家电产品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航天飞行器中的特种电源、远程特高压电压传输系统,家用的空调、冰箱和计算机电源,都离不开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技术。学过电力电子的人都知道,电力电子主要就是整流、逆变、IGBT、电源、变频器、大小功率变流等等的器件,实用性很强,可承接的就业方向很多。我研究生室友一个电力电子方向最后读博的,找工作的时候很宽泛。就业的选择还是挺多的。除了跟电力系统的抢点国网的职位之外,像外企为GE,西门子,施耐德等等,国企-航天院,私企——ucloud,中兴以及上海深圳私企无数。需要电气器件的地方,往往都有电力电子人的身影,只是像外企和私企这样的方向,其生活方式注定与国企有些差距。四、高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主要运用于:电力系统防雷保护设计、绝缘子在线监测、防污闪、水果保鲜、真空断路器设计、脉冲储能技术及军工产品等,其研究内容与多个学科交叉,如脉冲与等离子方向、超导技术方向、自动化方向等。高压绝缘这个方向,相比于电力系统,略显冷门,其就业范围和应用范围较电力系统专业来说相对小一些。 高压主要都是做在线监测或者脉冲放电还有等离子体等, 绝缘主要是做材料的,与材料专业的交叉会比较多。可能因为略显冷门,所以有一个好处是,论文会相对好发一些,当时研究生宿舍一个高压方向的室友,他们实验室发论文的数量真是系统的比不上。 这个方向的就业主要集中于国家电网,其余的很多涉及高压的研究机构(含各企业的研究部门)、设计院。另外,结合笔者的经历谈一个有意思的就业现象,电力设计院往往招电力系统专业的居多,但是内部的送变电设计,涉及到高压的知识非常多,在不少电力设计院都存在着这种矛盾。五、电工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主要是在电网络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电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基于微机的现代电磁测量技术、电力系统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很多人对这个专业了解不深,由于其涉及面广,各高校在该专业上的发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相对于其他方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的竞争程度相对来说是较小的。至于其就业前景就要看具体的研究方向,我了解不是很多,但感觉电磁方面的应用会偏多一些,但整体来说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

  • 最美

    电力设计院,电网,老师。

  • 梦飞

    北京211高校,非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双证
    专业方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绿色通道,毕业无忧

  • 有网友来信:“乐云老师,您好!深职院电气自动化就业前景如何?”

    答:首先要纠正一下你的专业名称,专业全称是电气自动化技术,而不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专科对应的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隶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情况非常优秀,超过97%在省内就业,其中92%的毕业生在深圳就业。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应的就业单位是广东电网,但据我查阅近两年的相关资料,广东电网在高职院校中招聘,主要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主,深职院非常少见。从专业属性来看,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深圳就业,薪酬在5700左右(机电工程学院的平均薪酬),主要在各类企业从事电力设备、电气工程等方面的检修、安装及维护工作。当然,这个工资水平在深圳并不算高,但相信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工资应该会有较快的增长。

  • 沉稳如松

    双非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8年后的生活现状#如何选大学和专业#
    作为一直以来的工科热门专业,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待遇怎么样?

    今天这篇文章,双非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如今已毕业8年,接下来,我将以他的口吻,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宿舍4人的生活现状。

    2010年,我们宿舍4人相聚在安徽省一所普通双非一本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回想当年的青葱岁月,四个人满脸朝气,如今8年时间过去,我们四个人也都有了各自的人生轨迹。

    1号床,安徽淮北人,学习最认真的一个,性格内向,比较慢热。但是在和我们熟悉之后,就有了很多交流。大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拿过奖学金,评过三好学生,可能是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原因,最终没有选择考研。毕业那年,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应聘签约了中铁24局。当时签三方之前,兄弟们给他出谋划策,觉得虽然这家公司现在给的工资高,但以后要面临着长期在工地、不着家的情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从现如今土木工程专业,从前些年热门专业变成如今的冷门专业,也可以看出我们当时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中铁。毕业后,跟着项目全国各地跑,幸运的是,在工地找了个对象,中间还去非洲待过两年,工作这些年中规中矩,前期收入比较好,但是越到后面,行业和职业的限制就很明显了。到发文的今天,他仍然在山东的工地上日夜操劳着。

    2号床,安徽宿州人,家庭条件最好的一位,为人比较谦虚,和兄弟们关系都不错。大学四年,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游戏上,索性也没有挂过科。因为家里父母对他的职业规划比较好,一直劝他考研。尽管他不是很愿意,但在家里人的压力下,也还是准备了一下。2013年12月份考研的时候,他考了数学后,就再也没有参加后面的考试,算是主动放弃了。大学毕业后,在校外租了个房子,继续准备二战。造化弄人,第二年也没有成功上岸。但是他家庭条件好,可以一直给他提供经济上的支持。2016年他成功上岸中国矿大。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插曲,他研一的时候,矿大的本科同学都快毕业了。19年硕士毕业的时候,他一直想回老家宿州的电网或者铁路局工作。但因为年纪太大,不符合条件,最后只好进了老家市级的电信公司工作。20年结婚,生活幸福美满。

    3号床,天津人,宿舍唯一的外地人,皮肤有点黑,为人友好健谈,就是成绩不太好。印象中大学的每次考试,他都是在斗智斗勇中艰难度过。因为是外地人的缘故,学校对他也比较照顾,最后顺利毕业,回到老家铁路局天津机务段从事高铁检修,也算是进了体制内了,收入中等,好在稳定,缺点就是,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而且没有节假日,有时候过年都是在宿舍度过。他也是我们四人中最早结婚的一个,2017年结婚,有一个女儿,生活非常美满。

    最后是我自己,安徽安庆人,传说中的小镇青年,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出过安徽,上大学之后也是如此。高中的时候,学校管理极为严格,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上大学后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定力不够,玩游戏、看小说、谈对象,基本上除了学习之外“无恶不作”,考试也是磕磕绊绊,一路补考到大四毕业。毕业后,校招去了苏州一家自动化企业,也是在毕业后,才意识到大学没有好好学习的痛苦。可惜为时晚矣。机缘巧合之下,15年去了无锡一家工控企业做硬件设计,16年赶在房价暴涨之前,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幸运入手一套房。在传统的制造行业摸爬滚打了两年,跳槽去了那个时候还不是很火的半导体行业。在一家央企工作,一直待到了现在,19年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她在无锡市区的一所小学当教师,央企加小学教师的组合,在二线城市来说,生活算是比较滋润的了,日子也逐渐趋于平静。

    12年前四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在12年后,成了四个三十而立的中年男人。在社会和家庭中奋斗着、挣扎着,也享受着。我们宿舍四人的经历,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1号床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早早出来工作。2号床,家境殷实,职业规划清晰,甚至可以毫无压力的三战考研。3号床在家里人的安排下,毕业后得到了一份好工作。而我则属于更多的,条件普通而又迷茫的一批人,在毕业和工作的浪潮中,被推着蒙眼前行,再无回头路。如果说我有什么遗憾,应该是后悔当年没有考研,甚至说连尝试都没有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