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2

暨南大学的分子生物学怎么样?

想咨询一下关于暨南大学的分子生物学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whatsns

    #科技深一度#【#怎样让有作为的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高校的知识分子最看重职称评价,我认为作为高校的管理者,细化人才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一刀切的“唯论文”实不可取。所以暨南大学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导师遴选等多方面,将成果转化业绩列为重要评价指标,学校制定出台的《暨南大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明确将人员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三大类六小类”分别制定不同的职称晋升条件和岗位评价标准,产业化成果突出的人可以得到晋升,有效鼓励了大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
      学校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相关经费使用政策,规定以技术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净收入的85%的奖励成果归完成人(团队),5%奖励所在院级单位,10%留归学校;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的85%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团队),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光明日报-光明网

  • 淡定自如

    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环境雌激素超灵敏筛查
    撰稿 | 清华大学周小红课题组和暨南大学郭团课题组联合撰写
    近日,清华大学周小红副教授团队和暨南大学郭团教授团队合作,在环境风险快速智能化筛查的光纤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双方联合研制出面向环境雌激素快速筛查的超灵敏倾斜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将雌激素结合活性当量浓度检出限较国际同期技术降低了2个数量级,还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筛查(雄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有望为环境痕量污染物的大范围风险筛查提供快速、便携、免标记解决方案。成果以“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endocrine disruptors via superfine plasmonic spectral combs”( 基于超精细等离子体光谱梳的内分泌干扰物超灵敏检测技术)为标题发表于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学与应用》)。

    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EEs)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能够在极低浓度下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进而导致繁殖发育异常,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重点应对的环境污染物。光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现有检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难点包括:如何进一步提高传感界面光与待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克服待测物化学结构多样性带来的识别困难。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环境、光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探究传感新机理和新方法,突破现有技术瓶颈,为环境健康监测提供新手段。

    图1 环境雌激素光纤等离子体共振筛查技术:以重组人源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蛋白hERα LBD为生物识别元件,制备脱硫生物素DTB修饰的金膜包覆光纤传感元件,设计合成链霉亲和素与雌二醇复合物STV-E2,复合物通过E2与hERα LBD结合,并与水中EEs竞争结合hERα LBD,竞争解离后的STV-E2通入光纤传感器,基于 STV-DTB 亲和作用被捕获在光纤金膜表面,从而改变金膜表面的有效折射率,最终引起倾斜光纤光栅窄线宽光梳光谱的改变,通过测量光梳光谱的实时变化来定量分析EEs结合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清华大学周小红副教授团队和暨南大学郭团教授团队合作,联合研制出面向环境雌激素超灵敏筛查的倾斜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这一技术将能量高度密集的超精细等离子体光谱梳汇聚于头发丝大小的光纤波导上,以重组人源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蛋白为生物识别元件,基于受体与环境雌激素特异性识别这一信号通路分子起始事件,研发等离子共振增强型倾斜光纤光栅传感元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提出可再生光纤界面修饰方法与具有放大效果的受体检测模式,集成研制环境雌激素结合活性超灵敏定量筛查的免标记型光纤生物传感器,对环境样品中雌二醇结合活性当量浓度检出限降低至1.5 ng L-1,较现有技术降低2个数量级。通过结合其他核受体蛋白,该技术可拓展至其他内分泌干扰风险物的筛查。

    论文信息:
    Liu, LH., Zhang, XJ., Zhu, Q., et al.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endocrine disruptors via superfine plasmonic spectral combs. Light Sci Appl 10, 181 (2021).

    论文地址:
    网页链接

  • 教育

    2021年5月ESI排名

    2021年5月13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ESI数据(数据覆盖时间2011年1月1日-2021年2月28日)。该数据显示:本次上榜机构总数为7108,比2021年3月数据减少了153所;中国上榜机构数为630所(大陆530,台湾84,香港14,澳门2),比2021年3月数据增加了5所。

    中国上榜高校数为400所(大陆338,台湾52,香港8,澳门2),与2021年3月总数相比增加了3所。其中,大陆新增7所上榜高校,台湾4所高校退出榜单。

    新增上榜高校为:嘉兴学院、盐城工学院、宁夏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湖北文理学院。

    退出榜单高校为:中华大学、南台科技大学、暨南国际大学、昆山科技大学。

    山东高校新增4个ESI前1%学科——青岛大学的分子生物与遗传学、曲阜师范大学的材料科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化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滨州医学院排名超越鲁东大学。

    山东高校中共有6个前1‰学科,分别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工程学和山东大学的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山东大学# #山东省# #高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