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2

工科考研单科过线.总分249能破格复试到B区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工科考研单科过线.总分249能破格复试到B区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 个回答

  • 沉稳步伐

    西晋马隆能长戟戍边镇守陇右十余年,使诸胡概不敢叛,全仗邓艾被冤杀之功。这个结论是不是很荒诞?其实一点也不。

    简单介绍下邓艾。

    邓艾起于微末,但根据其少时读书识字的经历推测,其应为寒门士子,而非真正的低贱庶民。之所以啰嗦这么一句,实是因为邓艾的出身与其被冤杀有极大的关系。

    邓艾出仕之后,凭借屯田治水之功被司马懿破格提拔,后屡立战功,更与姜维周旋于陇右鏖战数年,于是历任安西将军兼护羌东校尉、镇西将军,并都督陇右诸军事。(陇右这地方的具体位置及重要性,另文已说。感兴趣的朋友们可翻前文相互对照。)

    之后,邓艾兵出陇右,束马悬车偷渡阴平小道,自投死地震慑刘禅,使蜀汉君臣自缚而降。后被钟会以谋反罪逮捕,并遭卫瓘戕害。

    于司马昭而言,邓艾是否谋反并不重要,因为他压根儿就不信任邓艾,于是乐见邓艾被杀,并给后者扣死了谋反的帽子。

    司马昭这样做的原因非常简单,邓艾不是门阀士族阶层,跟统治曹魏集团的大地主阶级尿不到一个壶里。

    司马昭对于邓艾的态度,你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阶级门第版本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所以邓艾被冤杀基本属于“鸟尽弓藏”。

    横向对比直接谋反的钟会,可以看出司马昭对待士族与寒门的巨大区别。

    邓艾被扣了谋反的帽子后,儿子全部斩首,其余发配西域。而钟会这边,除了直接参与谋反的钟毅、钟邕。其余并未受到任何波及,该当官的当官,该发财的发财。

    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邓艾谋反的帽子始终没有摘掉。直到邓艾原部下段灼冒死上书司马炎为邓艾喊冤,司马炎终于甚嘉其意。但直到邓艾死了将近10年后,司马炎才任命邓艾的嫡孙邓朗为郎中,算是间接为邓艾平反。

    一方面,司马炎不可能推翻他父亲当年的裁决。但另一方面,司马炎能够让邓朗出仕,说明他也在反思对待如邓艾这样的寒门能吏,应该更加宽宏。(司马炎本就是个宽宏的人。)

    所以,当凉州鲜卑人秃发树机能于270年叛乱,并在10年间先后杀死包括秦州刺史胡烈在内的4位封疆大吏后,司马炎力排众议将同样出于草莽的马隆委以重任,使其收复秦凉平息叛乱。

    但说来十分可笑,跟随秃发树机能最早叛乱的兵马,可能正是当年随邓艾出征灭蜀的兵勇。

    这是一段堙没于荒草的历史。

    当年邓艾于陇右起兵时,跟随他灭蜀的部队并非朝廷中央军,而是邓艾在陇右自行招募的羌胡子弟和凉州兵马。换句话说,随邓艾伐蜀的是异族兵马。

    而这支以性命相博为司马氏立下赫赫战功的羌胡兵马,朝廷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完全没有任何表示……

    司马昭及后来的司马炎过河拆桥,凉州及陇右诸胡能善罢甘休?

    从时间上来说,邓艾死于264年,秃发树机能叛乱于270年,中间之隔了6年而已,完全对得上。

    同时,当时凉州之地恰逢连年大旱,白骨露野人竞相食,也促成了树机能的叛乱。

    于是,当凉州一乱10年,树机能外联诸胡彻底占据凉州之后,晋武帝终于仰天长叹,“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才有了后来的马隆领3000壮士鼓行而西,出关中翻陇山独战10万羌胡。

    但马隆出征之前的遭遇与当年邓艾被冤杀如出一辙。

    就因为马隆也是寒士出身,西晋朝廷除司马炎外,其余皆处处掣肘。

    如马隆为了领兵作战挑选兵器,而武库令居然拿给他的是曹魏时期的腐朽兵器。为此马隆与武库令大吵一架,结果反而被人给举报了,扬言要罢黜马隆官职。

    而当马隆孤军深入凉州向死而战时,朝廷上下却是一片冷嘲热讽,以为马隆必亡。这是理所当然,谁能想象马隆竟然能以3000而战10万夷狄。

    但马隆做到了!降诸胡募集健壮,驾长车纵横千里。长刀所向,概莫能挡,3000壮士杀胡以万计。于是诸胡部落俯首系颈,鲜卑叛众溃不成军。

    最终马隆以寡敌众,在没有补给、后援、策应的险绝条件下,于凉州虎狼之地完成了荡气回肠的杀鲜卑、收诸胡、平秦凉的绝地一战。

    而后,晋武帝令马隆出镇陇右,为西晋王朝长戟戍边。于是西晋得到了10年边境安宁。

    话说回来,司马炎为何能信任寒士马隆,这其中与当年他父亲冤杀邓艾,而司马炎本人的反思实有莫大关系。否则他大可以将马隆调回洛阳闲置,令派皇室出镇陇右。

    信任马隆戍边,算不算是司马炎间接为邓艾正名呢?

    最后,说下马隆与邓艾的交集吧。

    除了二人均出镇陇右,出身寒门,皆为戍边猛将之外,二人曾于兖州有过一面之缘。

    公元253年以后,邓艾出任兖州刺史。而上一任兖州刺史,是叛将令狐愚。

    令狐愚于249年病死。251年,其叛乱之事被曝光,于是被罚开棺曝尸。

    而收敛令狐愚尸首的,正是时任令狐愚帐下武官的马隆。

    之后,马隆为令狐愚服丧3年,礼毕乃还。当马隆回到兖州时,兖州刺史正是邓艾。

    你看,马隆还当过邓艾一段时间的下属。

    两位不世出的猛将,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
    (历史不枯燥,换个角度就好。我是北雨寒,专注于不严肃的历史解说,欢迎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