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一个数学系的博士生和一个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到底哪个在社会上更吃香?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肯定是计算机博士。别听那些不懂的人瞎讲,数学博士虽然在鄙视链条地位高,但是真正搞纯数的人是无法把研究的东西直接转化为职业技能的。
如果说是偏应用的数学,比如博弈论,优化,偏微分方程,凸分析这些东西其实还是工科搞得更好也更切合实际。计算机作为最理论的工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计算机博士不是学编程,而是利用最前沿的数学思想和工程方法解决计算机领域的问题,所以往往是公司需要的人才。
数学博士更偏向构建新的数学体系,为接下来的工科理科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直接为公司创造价值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其实无论是哪个博士,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我相信都是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的。但如果问哪个博士更可以学以致用我相信一定是计算机博士。
坦白说,计算机系能干的数学系基本都能干,但是数学系能干的计算机系很多干不了。本科和硕士阶段肯定还是计算机好就业,但是到了博士阶段,数学系基本是扛把子,互联网公司,金融类公司,基本上你能想到的热门就业,没有数学系做不了,没有不要数学系的
肯定数学系啊,
都没读过好学校吗?
数学一般辅修会计,金融,
要么傻读书的就研究型。
或者就是精算师,金融,投行研究员,反应快点就做操盘手, 口才好就做承揽承兑啊。
计算机? 修电脑 编码 改程序。
技能越专业,走的路越窄。可能很高端。扎克伯格 去了。
但是大多数呢?码农啊。。
我同学都是主修金融 和会计的 辅修都是心理 哲学这类。
但是我们班要是来个数学的 基本都是大神。最差都cfo这类 avp 。
同样学校同样专业出来的,后天机遇不同,处境有可能是冰火两重天。但是总体上计算机专业还是更有优势,毕竟工科专业,社会需求量大。
谈下计算机专业,其实在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眼里,认为计算机专业就是捣腾电脑的,当初我读大学的时候包括我爸妈还有亲戚都是这样认为的。
计算机专业给我的感觉和数学系差不多。光数学的课程就有:高数,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等,有些实在记不得了。
我读大学,从大三开始就很少去听课了,说真的那些老师真的很水,他们的学历连我们高中老师都不如,还不如自学。四年下来我只挂了高数(48分,太难了)和1500米长跑(现在改1000了),我们宿舍挂科最少的应该就是我,别的宿舍还有和河南的高手,没挂一科(叫孙华伟,名字我还记得)
我不喜欢数学,造成我在编程开发方面也提不起兴趣来,毕业我就再没从事过本专业的工作。
做产品的时候,写过一些增删改查的Oa的东东,都是最基本的SQl语句,更让人觉得乏味。
现在接触Python,感觉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轻语言还是好玩很多呢,而且马上是物联网大数据时代,Python对于数据处理有先天优势,对于运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所以最近捣腾这个东西。
#Python#
社会上很吃香肯定是由市场决定的,几何代数有什么市场呀,除了当老师,纯数学没前途,搞就搞应数,转行搞金融搞it。计算机专业就不一样了。看看那些互联网公司一年的财报就知道市场有多大了,不差钱差的是人才,像计算机专业博士生这种金字塔尖上的值多少钱就不用多说了。一个普通本科生做程序员都属于高薪了更不用说博士了。
个人觉得吃香跟学数学学计算机关系没那么紧密,跟人有关。现在已经没有单纯学科了,都是跨学科的,一个纯学数学不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人,只能搞理论研究和教数学。一个纯会编程对数学模型不了解的也干不了高深的工作。现在应用数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研究已经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研究已经大同小异了。数学专业博士生也开始研究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而且很多计算机专业博士和数学博士也都研究其他领域的问题了,例如医学健康生物材料等领域。
在企业的研发岗也有大量学数学的人才。任正非说ucloud就招手大量学数学的研究生的做研究。其实到任何企事业单位,都需要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现在都是团队合作,各司其职,科技攻关需要协同,因此吃香的不是什么专业,而是具体的人,是具有能终生学习,有创造性的人。
有真才实学的博士都不会在社会上吃香。社会上吃香的是初中辍学,身上纹两条龙,打架不要命的。
他俩结婚后更吃香
西安交大数学实验班2020年就业,好到炸裂[赞]
西交贵为C9,电气、能动全国第一,机械是软科世界第一,但西交就业最好的专业,其实是数学和管理。来看看西交数学实验班2020年就业情况:
国外升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全奖博士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统计全奖博士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全奖博士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数学全奖博士
密歇根州立大学数学全奖博士
密歇根州立大学统计全奖博士
美国东北大学计算机全奖博士
弗吉尼亚大学数学全奖博士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数学全奖博士
犹他大学数学全奖博士
纽约大学金融数学硕士
法国国立路桥学院数学全奖博士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数学全奖硕士
国内升学:
西安交通大学7人
北大1人
上海交通大学1人
复旦大学1人
南京大学1人
中科大2人
国科大1人
中科院3人
国内就业:
浦发银行总行1人
#多地公布高考分数线##高考查分时都是什么反应#【世界那么大,别把人生最高亮时刻留在高考】高考分数陆续放榜,又到了令考生和家长头疼的填报志愿环节。
从现实功利的角度,计算机系比计算数学系吃香,信息学比情报学、图书馆学好找工作,可能正反映了社会和企业中流行的“专业崇拜”,而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热衷于给专业“换马甲”的工作。若你是循规蹈矩一路上来的乖孩子,分数不错,那当然尽可以什么专业“吃香”填什么。但也要防止“马甲”变了依然不好招工之类的“陷阱”,跟过来人打听,向往届考上该专业的师兄师姐请教,都是办法。
假如你对于自己的分数没信心,心水的专业怕分不够,退而求其次又心有不甘,不妨听听丁磊的一番话。前几天丁磊在直播聊高考志愿时就表示,根据他个人预测,有些专业会没落,比如会计、金融,这是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之后的结果,“以后再学金融就只能是华尔街的农民工”——当然在华尔街做农民工也不会太差,但丁首富言谈间对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快的观察,倒是有几分道理。那么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是否应该把“专业”因素所占权重适当降低,而把精力更多放在选学校、选城市之上呢,相信考生和家长自有判断。
无论是高考还是填报志愿,考的是实力,却也带有许多偶然性。专业、学校、地域,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我也在想,假如当年报了另一个学校另一个专业,可能今天就不是坐在这里写街谈了,很可能人在异国,或者在做买卖、当画家,都不一定。而人生不可以假设,关键是随着年龄增长,对于自己的实力与性格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明白自己真正喜欢和需要的是什么。世界那么大,千万别把人生最高亮的时刻留在了高考。详情:世界那么大,别把人生最高亮时刻留在高考
头条热榜
美国前三十的大学在招聘计算机理论教授时,除了博士毕业的学校在本专业排名前10和导师的声誉、10篇最高等级论文质量外、有一项考量就是你在本科阶段是不是计算机和数学双学位。如果你是美本双学位毕业那就不用说了。这些美国大学理事会绝不让只会炼丹而没有数学功底的码农博士生在本科讲台误人子弟。
金色岁月
2022-10-21我认为是数学博士前途更大,计算机理论博士不博士无所谓,本科生也能干。但是数学博士本科生绝对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