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中山大学和北师大社会学考研哪个更好?_中山大学社会学考研书目

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山大学和北师大社会学考研哪个更好?,中山大学社会学考研书目,中山大学社会学考研分数线,中山大学社会学考研真题,中山大学社会学在哪个校区,中山大学社会学考研难度,中山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在哪个校区,中山大学社会学在哪个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考研报录比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 个回答

  • 秋意浓情

    #高考2022# 【中山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本科生年薪10.5万】

    2022年3月30日,中山大学发布《中山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86.99%,硕士落实率95.81%,博士落实率96.78%。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10.5万元;硕士毕业生12.3万元;博士毕业生16.0万元(20,21届未公布)。

    第一,从国(境)内升学流向来看,2021届国(境)内升学的本科毕业生中,升学“本校”的占65.58%,去往其他“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的占28.28%。

    第二,从国(境)外留学流向来看,2021届国(境)外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往世界知名高校留学深造。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我校”2021届本科毕业生进入世界前100所大学(除去排名在100名以内的国(境)内高校)共计 745人,占国(境)外留学的85.14%,比2020届提升4.63%。其中2021届本科生出国(境)留学的目的地分布在22个国家/地区。去向比较集中的国家/地区为英国(245人)、中国香港(239人)、美国(158人)、新加坡(99人)、日本(21人)、荷兰(19人)等。
    其中2021届本科生去往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的国(境)外留学的高校有剑桥大学(8人),哈佛大学(4人),帝国理工学院(11人),伦敦大学学院(44人),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1人)和芝加哥大学(6人)。

    第三,从各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和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去向落实率较高,均为100%。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和医学院去向落实率较低,分别为74.77%和74.84%。
    2021届硕士毕业生中,博雅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6所学院去向落实率均为10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体育部去向落实率较低,分别为85.23%和81.82%。
    2021届博士毕业生中,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等32个学院去向落实率均为100%。航空航天学院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去向落实率较低,为75.00%和80.00%。

    第四,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2021届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就业人数较多的单位主要是行业龙头,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和部分战略新兴产业等。2021届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就业单位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和“双一流”高等院校。前往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与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为34.51%,比2020届提升近五个百分点。其中21届毕业生去往西部就业的主要单位类型是党政机关、医疗卫生单位、高等教育单位和国有企业,其中去往党政机关占35.56%(170人),医疗卫生单位占15.27%(73人),国有企业占12.97%(65人),高等教育单位占11.09%(53人)。

    第五,从就业区域分布来看,2021届毕业生去往“一带一路”建设地区就业6749人,粤港澳大湾区就业5716人,长江经济带就业1121人,西部地区就业478人,京津冀同发展区域就业283人。

    第六,从主要就业行业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在教育行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23.09%、22.41%。2021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在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的人数最多,达 17.43%;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021届博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在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行业是“我校”博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

    第七,从重要领域来看,2021届有77.52%就业的毕业生在重点行业领域就业,其中逾1300人在重点医疗卫生单位(三甲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逾550人在双一流等高校就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逾160人在重点科研院所就业,如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逾600人在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就业,如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等,逾1200人在其他细分领域龙头单位就业,如华为、腾讯、美的等。

    第八,从基层就业情况来看,2021届共有850名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其中本科257人,硕士522人,博士71人。相比2020届增加79人,比例提升10.25%。基层就业主要就业行业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行业,占比分别是45.65%、19.41%、12.35%;基层就业主要去向省份/地区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和重庆市,占比分别为24.94%、15.18%、12.47%、6.94%和5.29%。

  • whatsns

    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科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之间一直有着不解之缘。1980年代以后,中山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研究者继承老一代学者的学术传统,与海外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合作,开展了多个项目的研究,努力把握当代国际学术发展的趋势,把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结合起来,在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实践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族群与区域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传统乡村社会等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1年3月,为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方向的研究,中山大学正式组建了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以学术为本位,立足学科前沿,重视具有深厚学术史背景的历史感的培养,重视对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和利用,重视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努力改善研究条件,以有效措施培养年轻 历史人类学研究者,各方面工作均有较为明显的进展。中心通过承担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在族群与区域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等学术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建立中国地域社会历史新的解释框架的可能性,并由此回应国际历史人类学研究中面对的各种重要问题,力图对历史学、人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有所贡献。
      与此同时,中心的研究者还十分关注当代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利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学术优势,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报告,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