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批准结果陆续公布,哪些高校获批?

想咨询一下关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批准结果陆续公布,哪些高校获批?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黑白

    1、浙江大学(7个)

    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

    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

    2、西安交大(3个)

    电力设备电器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北京大学(3个)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环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4、清华大学(1个)

    先进材料教育部开放实验室

    5、东南大学(3个)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健雄实验室

    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吉林大学(1个)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7、华中科技大学(2个)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山东大学(1个)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9、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10、北京理工大学(2个)

    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阻燃材料研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

    11、上海交大(3个)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讯网与新型光通讯重点实验室

    12、中山大学(2个)

    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13、北京科技大学(1个)

    心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4、华南理工大学(1个)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5、南京农业大学(1个)

    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实验室

    16、重庆大学(1个)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17、东北师范大学(1个)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中国农业大学(2个)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教育

    985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排名,历来反映出高校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另一个也体现了这所高校在科研创新,以及综合学科实力。
    截止2022年985高校相关统计排名见下表。这次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一同都是等位排行,第26位,都是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真是同城喻亮、不分伯仲。试看下年度统计,哪个学校会有提升,拿看好哪所学校呢?湖大还是中南?
    #长沙头条# #株洲头条# #湘潭头条#

  • 淡定人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1月,获批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已经超过50家。

  • 秋色宜人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8个,清华7个,南京大学6,西交和浙大各5个这几个学校厉害了。

  • 岁月如酒

    近期,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陆续获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月,获批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经超过50家,其中昆明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于近期官宣获批。

  • 岁月如歌

    这些都是985高校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一共36所大学!
    哈工大拥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南大和交大齐名;西安交大排名第七,比肩复旦;中科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2个,西北工业大学拥有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大学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实验室数量也代表学校各学科各专业的实力。清华大学是全国高校的金字塔尖,理工科实力出众,目前拥有13个国家级实验室。西安交大C9出身,实力还是很强,目前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和华科、复旦一样多,并列全国第七。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身为华东五校之一,C9联盟成员,科研实力出众。中科大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似乎少了点。
    对此,你怎么看?

  • 静以修心丶

    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分布
    北京,106个。
    上海市,30个。
    武汉,20个。
    北京著名高校多,国家重点实验室比其他地方多很多。
    武汉、南京、西安等中心城市数量较多。
    河南共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和郑州各6个,开封2个,南阳、平顶山各1个。#河南#

  • 沉稳前行

    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

    1.摩擦学

    2.汽车安全工程

    3.水利

    4.精细化工工艺

    5.电力系统

    6.数字通信

    7.智能系统

    8.精密仪器

    9.化学工程

    10.电子学

    11.环境学

    12.低维量子物理

    13.膜生物学

    西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

    1.凝固技术

    2.无人机特种技术

    3.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

    4.水下信息与控制

    5.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

    6.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

    7.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

    1.机械制造系统

    2.金属材料

    3.电力设备电气绝缘

    4.动力工程学

    5.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