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1考研小白求问,学习考研英语有必要去了解一些英美历史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有人说历史学科也被英美霸榜不科学?说美国没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就不能把历史学科做的很厉害么?
完全没必要,可以下载某app读一些英文文摘,比如经济学人,时代周刊,出题都是这上面的,记录重点词汇,句式就可以了,其次重点复习研读真题,要在暑假之后。最后在这个时间段主要是背单词。
看你考的啥专业吧,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的
梁遇春短暂的一生,他的确具备一名成功译者的一切素养。十八岁进北大就读英文系,成为叶公超等一代英语名师的得意门生,广泛涉猎英美文学,沉浸于色彩斑斓的英语文学世界。毕业后留校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在专业上的出类拔萃。他那两本广为传诵的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醪集》文章醇厚,文字隽永,被称为新文学的六朝文。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长卷中,《泪与笑》和《春醪集》以其独特的风格曾经大放异彩。
多阅读历年真题就可以,注意生词,长难句
教育
2022-10-18全球领域,有两个地区的历史,是极为复杂的,一个是欧洲,另一个是中国。
这跟历史的长短没有绝对的关系。你看现在的整个美洲,虽然出现了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十分单一和单薄的,如果美国不能参与全球互动,基本就会出现类似玛雅或印加文明一样的风险。
而欧洲和中国不同,不管有没有外来的力量,都是十分多元的自我演进。
中国我就不说了,欧洲的近代史,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再到英法,而后到德国,以及伴随着俄国、奥斯曼土耳其等,你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确定的历史解释,如果你去认真看荷兰崛起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荷兰才是真正的工业革命策源地,但如果没有西班牙此前的世界性开拓,荷兰也很难“继承”和“发展”。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欧洲给外界的历史(谁强大的时候谁书写),跟欧洲真实的历史,是两码事。比如二战那会,意大利和德国,尤其是希特勒,给西班牙佛朗哥以巨大的支持,但当希特勒要求西班牙对英法开战的时候,佛朗哥可以为希特勒唱歌跳舞,但就是不出兵。
所以关于二战后如何处理西班牙,似乎就是个问题,但佛朗哥政权对英法是有“不打”之功的,英法就可以容忍西班牙的问题,后来大家也就遗忘了西班牙残酷的“内政”。
这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整个欧洲的政治逻辑,实际上就是老大与老二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但其他国家,就是处在第三,以及后面的国家,只要不过分,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生存和回旋空间。
这种逻辑已经延续到了新的世纪,继承了欧洲DNA的美国,也是同样的逻辑,就是为了打击“第二”,美国可以跟任何国家政权合作,这里面什么价值观之类,就是个笑话。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话,我做个假设,如果明天朝鲜跟中国打起来了(纯属假设),美国立马会支持朝鲜,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明白这个道理,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就是除了美国,中国在全球应该没有“战略”性“敌人”,这是为了应对美国的逻辑,而不是中国如何如何。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周边一些国家,或欧洲等国家,也搞各种对中国的“挑衅”,但我个人觉得,这种“挑衅”,威胁性很小,就是恶心人,低调对等反制即可,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是可以危及中国“生命”的,这是不同的性质,应对方式也应该完全不同。
也就是对美国的挑衅,要时刻保持高调,对其他国家则能低调就低调,慢慢地,大家就会发现,只要不跟美国一起搞中国,中国就很好相处,中国就很友好,甚至可能会很“大度”,而只要跟美国一起挑衅,中国态度立马就变了。久而久之,大家会觉得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才是获益最大的,而不是死跟着美国,中国也不会逼大家选边站。
至于欧美的价值观,是经不起推敲的,前面提到的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只是因为没有迅速跟随希特勒打英法,战后英美法等就可以完全容忍佛朗哥政权对国内持续的独裁统治。
这就好比说,以色列、沙特等,搞对巴勒斯坦人的清洗、搞肢解记者等,但由于是美国的坚定支持者,这些都是可以接受和容忍的。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当印度等,首先对中国发起边境挑衅的时候,在证据十分充足的背景下(冲突发生在中国实控线内),美国依然坚定的支持印度。我还可以稍微做个预测,比如现在莫迪立马在国内发起某种“镇压”,美国也会装看不见的,但前提是印度要搞中国。
那美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是历史决定的,这本身就是欧洲历史的延伸,不搞老二,就没有其他选择,不撞南墙不回头。
对于中国自身来说,确实是没得选的,除非当美国制裁中国企业的时候,中国赶紧宣布这个企业破产,主动退出国际市场;当美国用技术卡中国脖子的时候,中国主动做出承诺,永远不再研制该产品,把研制该产品的工厂炸掉,科学家都辞退;当美国说台湾等问题的时候,中国赶紧主动后撤几百里,让美国的航母停靠在台湾海峡给“台独”壮胆。
我们为什么只能被动应对呢,因为基本的现实是,我们还是第二。所以对美国战略意图的清醒认识,跟发展当下对美国的关系并不冲突,中美关系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依然在美国手里,中国依然只是被动应对,如果美国不搞脱钩,我们也不会主动搞,如果美国不主动发起攻击,我们也不会主动去搞事情。
那按照西方的逻辑,被动应对的一方往往是吃亏的,但问题是,美国遇到的是中国。早在战国那会,六国就想灭掉秦国,秦国被动;汉朝的时候,刘邦跟项羽比,也是被动的一方;再到我们的当代史,跟蒋介石相比,新中国的创始团队也是被动的一方。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我们的积极防御,上周看一个央视的采访,对象是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钱老谈到了中国的积极防御,是这样说的:敌人的任何打击,包括核打击,我们能防得住的,而且防的手段不是一套,我们不打第一枪,但有实施反击的能力和实力。
基于此,对内改革更大胆包容一些,对外开放更广阔“激进”一些,又何妨。
以上纯属瞎扯,练习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