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双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德两个本科学位,大四出国,如何申请德国硕士,需不需要考德福和aps?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德国留学会是下一波热点吗?
全国的德语DSD学校,今天迎来了D2级考试笔试。
下个月初,还将会迎来口语考试。
DSD项目是德国教育部门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德语课程,全球有数百家学校,中国有四十多家学校。
DSD考试分为D1和D2级别,D1一般是高中学习二年半后考,D2一般是初中开始学习六年后考。
DSD证书与德福、DSH、歌德等德语水平证书具同等效力。
按欧盟的分级,D1有A2和B1水平,D2有B2和C1水平。
DSD证书由于有德国政府背书,因此可以不用APS审核。
图中第一张是曹杨二中和上外附中的联合考场。
曹杨二中作为全国最大的DSD学校,也是全球最大。
每年曹二有70多名DSD毕业生,大部分会去德国就读预科,少部分进入交复级名校。
从2018开始,曹二也选择少量学生,试行二年半时间挑战D2级别。
2019和2020的十多位学生,都取得C1水平,被德方誉为"全球德语教学奇迹!”
D2学生,可以不用读预科,直接申请德国所有大学。
德国留学免学费,文凭含金量高。
随着德方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德国留学会成为下一波留学热点吗?
疫情之下的留学之路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口,看着拉着行李箱神采飞扬向我招手的女儿,百感交集,欣喜、兴奋更是心安。女儿顺利从德国毕业,并且找到心仪的工作,回到安全的国内,就是对我这个老母亲这些年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
女儿大三时获得一个公费去德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德国学习一学期后,喜欢上了德国学校的严谨学风,准备毕业后去德国读研。2016年7月,大四毕业后,为了准备去德国留学的APS审核,女儿全部时间用在学习上,除了吃饭、上卫生间,很少出她的卧室。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月APS审核顺利通过,并且获得高分。随后联系德国的语言学校,办理签证。德国语言学校有两种考试,德福、DSH。德福考试难度大些,优点是申请学校的选择范围大,DSH考试难度相对小些,但申请学校的选择范围也小。女儿选择了德福考试,德福考试通过后,顺利申请到了几个学校的offer,最后选择了一个位于德国南部的学校。该大学建校于1647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公立大学之一,文科专业学科实力强劲。
顺利读研的女儿,课外时间基本是在图书馆度过。读研的教材是英文版,老师讲课是用带有德国南部口音的德语讲,刚开始上课时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入学后,女儿压力巨大,头发大把大把的掉,每天下课,带上一瓶水、面包就去图书馆进行自学,半年后听课无障碍,到2020年3月顺利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等待申请毕业论文。这时候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爆发,而国内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但德国疫情却从开始的无病例到每天增加三千多病例,这对已经安全的国内来说,实在是恐怖。而女儿的毕业论文因为疫情没能通过申请,考虑到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找到了一家德国的实习单位。待在国内的我和先生,看着德国新冠病人每天增加,焦虑、担心,与女儿沟通,尽快回国,在国内找实习单位。
女儿为了省钱,买了从香港转机的汉莎航空公司的机票。但买机票后两天,香港特首宣布不允许转机航班经过香港,汉莎公司的机票只好退掉。我和女儿沟通后,让她购买直飞的机票,尽快回国。2020年3月27日,终于抢到中国国航直飞北京的机票,但因为北京的防控问题,需要到天津隔离。穿着隔离衣、戴着护目镜、尿不湿的女儿经过二十多小时的不吃不喝,通过核酸检查后在天津的一家酒店隔离。别人的隔离生活是枯燥的,而女儿的隔离生活紧张、充实。女儿在隔离期内一直在刷题、准备线上面试,在隔离解除前顺利拿到国内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offer。实习到九月份,德国疫情已经比较平稳,女儿又飞回德国申请论文。回到德国的女儿,除了去超市购买必须的生活用品,基本不出门,这时候的德国也是线下学习,女儿已经申请到论文。经过半年的准备,女儿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并拿到学位。
至此,女儿的留学生活结束,虽然远离家乡、亲人,独自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还经历了独自面对新冠疫情的焦虑,彷徨和孤独无助,这一切的磨砺将会成为女儿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毕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奋斗过了,终将不负韶华。
学德语专业去德国留学的必要性是比较小的,因为在德国,是不允许在考研阶段换专业的,如果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的是德语,那么去留学的时候也必须读德语专业,或者叫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
如果你真的去读,你就会发现,想要毕业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在中国的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实际上就是在学德语这个语言,从大一到大三实际上都是基础到了大四,在文学层面稍微点拨一下,但是基本上没有国内的本科生,大学本科毕业以后能达到作家的水平。
即使是国内德语专业水平达到博士学位的,也很少有作家的水平。而在德国的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基本上就是为了培养作家的。所以在用词方面,以及写作技巧方面的难度,会比国内要学的难度要大得多。
如果是以你的二专业中文专业作为考研的专业去德国读研,那么就是属于缘木求鱼,你一个中国人在德国读中文系。在国内人看来就是一个笑话。当然了,德国的汉学并不是像中国那样的简单,不单单是写文章了,德国人研究汉学的时候,有时候要把整个汉藏语系中的重要语言都学一遍,比如说我认识的汉学专家,在国内读博士的时候,他们就是连藏语和日语都学了。
如果你想要跨专业考研到德国去读书,那么,要么选择在德国重新读本科,要么你在国内的时候再选择一个二专业,读你想读的专业,到了考研的时候去考你的二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允许你去读你的二专业的。
你大四这一年的交换生是以交换生的身份去德国留学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留学生。如果是到德国去继续读研,德福考试和APS考试肯定还是要考的。
本人也是读德语专业,德语专业里面也有很多同学去德国做过交换生,也到德国留学过,还有的是在国内考研,德语专业研究生毕业,但是德语专业是属于稀缺冷门专业,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或者是留学生的收入实际没有什么差别的,德语专业基本上就是以个人的外语水平作为标准。有水平的薪资必然就会高。
到德国读研也未必就一定能够获得足够的德语交流,因为在德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实在太多了。很多同学跑到德国去做交换生,结果天天和中国人混在一起,最后实际上并没有学到很多东西。
德语专业毕业一般来说只是具备了基本的德育水平,想要继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建议一定要做有挑战的工作,并且是大量能够接触到德国人的工作。推荐的工作有德语导游以及德语口译。德语导游实际上就是口译,不单单要翻译还要会洗脑。对于语言的要求最高,但是起步的要求却最低,因此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是最轻松的。
国内的德语导游平均下来一年大概要接触1000个德国人左右,如果说认真对待这份工作,三年时间把自己的口语水平提高到母语级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你的大学双飞不双飞,一点关系都没有,德语专业本来就有50%的淘汰率。即使是北外毕业的毕业生,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学不好,在毕业以后必须要转行。但是即使是三本的学校,也有学的非常好的同学。
本人以前在工作中就有遇到类似于三本或者是专科毕业的德语系的学生,但是他们的水平非常的好。一样可以像211,985大学的毕业生那样拿到月入两三万的收入。
外语专业一定是看实力,学校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已,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
2022-10-18想想这几年孩子在德国的留学经历,犹如梦境一般,值得回味。
德国是一个工业强国,他的强项是医药、汽车、机械制造,所以它的工业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当初孩子从双一流985大学毕业,可以保送读研的,但孩子毅然选择出国留学,就是看中了德国文凭的含金量,申请的是德语授课的专业(众所周知德语难学),这注定是一条艰辛之路。孩子经过APS考试(APS通过率只有30%),德语考过B级,申请上了德国TU9大学。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读研期间必须补齐本科阶段国内没开设的课程,而且不能改专业,德语水平必须达标,孩子经过一年语言班的学习之后,德福考了18分(16分及格,20分满分)才开始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未完待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