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针对贵州大学2019年考研调剂到15000+,你怎么看待?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首先,贵州大学,我想说确实是个好地方,把贵州定义为B区,又增加了贵州大学的性价比,我考研时班里一志愿就有报贵州大学的,那里环境没得说,比在北京一个屁股大点的学校上学体验更好,而且今年又是调剂大年,考研人数空前的多,明年贵州大学更不愁生源了
贵州大学因为调剂达到的15000+而在网络上大火,这是一件啼笑皆非、哭笑不得的高等教育“事件”,往往,一所在大学突然在网上大火,一是:这所大学在科研上有了新突破,走在了技术前沿;二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各种大学运动竞技或编程比赛中拔得头筹,独占鳌头,自己火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的大学火了一把。而贵州大学,平时没有什么科研报道,也没有学生获得比赛奖项,在网络时代从未火过,只因研究生调剂才在网络上火起来,可谓火得不走寻常路。
其实,我的回答不是在嘲笑贵州大学的教学水平不高,而是贵州大学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升。15000+的研究生因为落榜于自己的梦校才投如贵州大学,我相信,在15000+的调剂中,贵州大学会精中选精,会让自己的科研力量、教学质量走上新的一级台阶。
谢谢邀请
我认为悲喜各半吧,首先生源多可能选出好苗子,为我国的科研事业提供后备力量,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所有的考生都是冲着科研理想去奋斗的那很好,但是明显事实情况不是这样,很大一部分考生是在工作的挫折中不得已回到考场,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想好自己未来是什么,自己可以做什么的孩子,他们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想一种可能:硕士毕业可能工作好找,但是事实等他们上了,毕业了,却发现还是和以前本科毕业一样,找不到工作,工资很低。其实读研也好工作也罢,都是要看实力的。有本事有思考能力,会学习的孩子在哪里都是金子都会发光。这就是我的拙见。
#春日茶话会#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第二轮研究生调剂信息,今天上午(4月12号)10点开通调剂系统。具体专业:经济学,理科类,工科计算机,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教育类。专业相对比较全,且多为全日制,具体缺额进入教育部调剂系统可见。祝大家好运。贵州财经大学属B区贵阳市,省属重点高校,财经实力不错,大家有合适专业可以一试。#教育微头条# #考研# #教育# #考研调剂# #考研# #贵阳头条# #微头条日签# #学浪计划#
原因大概如下:1.高等教育逐步普及,本科扩招的比例与研究生扩招的比例不符;2.本科扩招,导致学历贬值,竞争越发激烈;3.舆论每天在炒985.211.双一流,这里有考研机构的鼓吹,因为一些资本已经进入考研界,加大了对考研的鼓吹;3经大部分机构鼓吹之后,一大部分高考进入普通院校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定目标考研要去重点大学,报考重点院校的学生扎堆,分数自然提高,但这些院校的招生名额大部分已经给了保研,所剩名额有限;4.当目标院校进不去的时候,B区的211,双一流院校就成了大家最想要的选择。
这现象说明了一是就业难使得考生大量增加,二是学生没认真研究好报考的学校,盲目追求985的院校所造成的。
贵州大学,和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都是近几年的热门调剂院校。
三区合并到二区后,一区复试失败又不想再来一年的,首选这几个学校。
虽然偏僻,可211的名头可是摆在那里的,熬个几年,幸福一辈子,是非常划算的。
我的学生中有几个也是调剂到这几个学校,刚开始还不愿意,说我一个东部发达城市的人,非要跑去那么荒凉偏僻的地方吃苦,我不去。
我草,你看看这心理,每年再怎么劝说都没用。
结果,调剂系统一开通,半夜三更打电话给我,哭着喊着要调去云南、贵州。
其实我觉得,就算真给你弄过去了,你还是会嫌弃这嫌弃那,快递慢啊,买东西不方便啊,各种交通不顺畅啊,离家远啊的,我觉得还是会受不了跑回来的,与其这样,何苦呢!
现在社会对学历的认可越来越苛刻,2018年有700万人报考研究生,我觉得这是一种未来社会的大走向,所以,各位想要在未来站得住脚的,有发展潜力的,不妨趁着年轻,好好拼一把,弄个研究生学历,也为你未来的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是考研第一人,欢迎随时来访,详谈细节。
区域发展差异拉大是原因。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是贫富悬殊的另一个表现形式。
今年考研国家分数线已出,很多考生忙于调剂中。鉴于今年调剂竞争惨烈,非985和211大学考生,在调剂时尽量报比原来报考学校低一个层次或两个层次的高校。特别是一些二本和三本的学生,在简历筛选这一关都很难过。对文科考生来说,如果A区希望不大,B区也可以考虑,有些B区的院校,办学传统与实力也是很突出的,如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考研2022#
虽然有15000人报名调剂,那只是系统人数有15000名,根本就不好调剂,因为贵大一志愿就是几乎就是满的,我就在贵大,一志愿都得刷几个,更何况调剂
董沫然
2022-10-18考研的学生逐年增多,考研越来越难了,今年考研人数已达到290万人,参加考研的人数为历年最多。贵州大学调剂达到15000+,也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次也说明了很多同学在报考志愿的时候,没有正确的估计自己的实力,盲目报考,眼高手低,因此,成绩出来之后,第一志愿无法如愿,只能希望通过调剂达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