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我是专科毕业,自考本科第二学历。想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专硕,有什么学校推荐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我是专科毕业,自考本科第二学历。想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专硕,有什么学校推荐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winter

    你们要的性价比高的学校——湖南师范大学

    之前一篇文章也简单介绍了国内心理学较好,排名较前的院校。最近也有很多同学问我,我想考一个好一点的院校,但不要太难的院校,有没有这样的院校呢?那这里就给大家隆重介绍这一所——湖南师范大学。

    一、 专业介绍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溯源于1938年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所设的心理学教研室。其创始人廖世承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高觉敷、陈孝禅、张德王秀、杨继本、彭祖智、孙名之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心理学家也都曾先后在此任教。20世纪60年代的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实验室在全国享有盛名,仅次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同类实验室。

    所以湖师大心理学系的底蕴还是较为深厚的。该系现有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公共心理学课程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心理学专业为省级和校级特色建设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讲师5人,其中拥有博士学历(包括在读)的教师16人,有湖南省高校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

    大牛导师:彭运石教授、钟毅平教授、杨志明教授(现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燕良轼教授、范晓玲教授等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湖师大心理学因为彭运石、钟毅平和燕良轼等几位教授而在业界颇有名气。湖师大没有专门的心理学院(部),和教育学一起组成了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点为基础心理学方向。

    在考研方面,湖师大心理学无论学硕还是专硕都是自主命题,且考题都为主观题,整个考卷的难度在211师范类院校心理学考研中是偏容易,而且专硕基本不考统计和实验这两个比较难的学科,跨考的门槛也相对较低。

    虽然湖师大心理学相比于其他211师范类院校在规模上可能略有不足,但是最近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从学术成果上而言,都在迅猛发展。

    二、 参考书目

    先来看湖师大学硕的参考书

    1、《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叶浩生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社会心理学》(第2版) 金盛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5、《心理测量》 金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教育统计学与SPSS 》 范晓玲编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7、《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那本张厚粲老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作为辅助用书,而前6本书是一定要买并且认认真真吃透的,特备是在第一轮复习,近几年湖师大的会出一些较偏的题,如果书本知识不扎实的话,可能会无从下手。

    接下来看一下专硕的参考书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3、《人格心理学》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社会心理学》 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5、《管理心理学》 车丽萍,秦启文 武汉大学出版社

    6、《心理咨询与治疗》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7、《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有7本书,但其实只有6个科目,《心理咨询与治疗》和《变态心理学》都是临床心理学这一科目下,这两本书相加大概占50分的样子~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湖师大的心理学专硕不考统计和测量哟。

    三、分数线及报考人数

    接下来是大家关注的点了,为什么说湖师大心理学的性价比高呢?

    首先,湖师大是211师范院校,有211的招牌在;同时心理学的基础较好,在业内也有名气。

    其次,湖师大学硕和专硕报考人数大概是300和400人的样子,相对于其他院校,比如华中、西南动辄800人报考不同,报考人数不多,招生人数不少。

    这里好像不能复制表格呀。。。那分数线的信息大家私聊我吧,我汇总在一个表格上。也可以加QQ群786751688,心理考研的非心理。

    四、 学费及奖学金

    最后说一下学费吧。学硕的学制是三年,学费8000元/年奖学金的话,一、二、三等分别是12000、8000和4000(5%/35%/40%),当然每年的助学金也是不少的,有6000元/年。

    专硕的学制是两年,学费会稍稍贵一些,为10000元/年,奖学金和学硕一样,同样是12000、8000、4000(5%/35%/40%)的设置,助学金也是6000元/年。

    如果大家想考心理学,又想考211,又想相对竞争少一些,湖师大是比较好的选择。

  • 风去了无痕

    几年前,有一位考研的考生,本来是学英语的,因为种种原因,想跨考经济类专业,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报考金融专业学术性硕士,目标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只是该考生本科的底子比较差,又是专业跨度较大的跨考,结果考了三四年也没成功。只是他不打算放弃,说好听一点就是,矢志不渝,要考上复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说不好听的,就是有点钻牛角尖了。

    而且该考生一门心思要考学术性硕士,完全不考虑,自己本身年龄有些大了,报考专业型硕士更适合一点。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学术型硕士比专业性硕士更加正规,专业型硕士有“二等研究生”之嫌。

    不幸的是,他一直坚持的目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今年五月份发布了一个公告,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这无疑对该考生是一个重击。不知道经过几年的考研失利,他今年是否继续坚持了,但是如果坚持的话,他的目标不得不更换了。

    其实,这些年学术型硕士缩招,专业型硕士扩招,是很明显的趋势。实际上,某些大学的某些学院或者专业,好几年前就已经不招学术型硕士了,但是加大了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数量,比如北大经济学院。还有北大国发院,复旦软件学院等,从去年开始,都取消了学硕项目。从明年开始,复旦经济学院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总结一下,热门的财经类专业或者软件类专业,学术性硕士是比较容易缩招的,因为这类专业,都有可替代的专业型硕士,从学校培养的角度来说,一些学校更愿意培养专业型硕士,而不是学术性硕士。

    另外,心理学的学术型硕士也容易缩招甚至只招专硕,比如,华东师大和四川大学这一两年就纷纷取消了心理学学硕的招生,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加大培养心理学专业硕士,来代替心理学学硕,对很多有些学校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今年考研的同学,尤其是准备报考学硕的考生,如果自己报考的学术型硕士的专业,有可替代的专业型硕士,一定要充分留意自己的目标院校有没有缩招,甚至完全取消学术型硕士的招生。

  • 淡定自如

    【学硕缩招,专硕时代来了?】距离2022年考研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对于今年的“考研党”来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学硕缩招”了。近两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停招部分学术学位硕士,取消学硕统考,经济管理、新闻传播、应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均在其中。事实上,学硕缩招、专硕扩招早已有顶层规划。
    事实上,学硕和专硕本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在定位上、培养模式上有些不同。学术硕士是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定位,重视理论教育和学术研究;专业硕士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实践教育与应用能力。#学硕缩招专硕扩招已成趋势#(中青报)

  • 岁月如梦

    离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讨论名校学硕停招的声音越发热烈。近年来,多所985名校停招部分学术学位硕士,取消学硕统考。
    2022年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将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成为今年考研圈的一则重磅消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就发布通知称,2021年起取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20年改为招收15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将扩招名额大部分落实在专硕的招生上,是近年来不少名校针对本校招生计划进行的调整方向。2020年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硕与学硕招生人数,就已基本持平。
    压减学硕规模、提高专硕比例,其实是当下高校明显的大趋势。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学硕经过前些年的持续发展,学生数量已基本饱和,而专硕人才国家大量需要。国家调整硕士结构,顺应经济科技发展对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应该说必要且及时。
    总体而言,国家做出压减学硕、提高专硕的人才结构战略调整,自有其内在逻辑。就学生个体来说,应考虑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兴趣和爱好、优势和特长等,审时度势,做出适当调整。#考研人数462万##考研##专业硕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