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学科语文,西南大学和河南大学如何选择?

想咨询一下关于学科语文,西南大学和河南大学如何选择?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2 个回答

  • 良心宝贝

    西南大学是211,河南大学是双非。

    学科语文属于教育类专硕,虽然汉语言文学学科两个学校水平相差不大,但属于直属六所师范之一的西南大学在教育学方面完爆河南大学,并且相应的学科培养会更专业,社会认可度也会更高。

    西南大学地处重庆,比郑州强很多,更何况河南大学还不在郑州……

    直属六所师范在教育界的认可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全国性的,至于河南大学的师范类学科的社会认可度……我觉得可能读个河南师范大学的学科语文,都比读河南大学的学科语文要好一些。

  • 沉稳之选

    文科河大,只要好好学习深造,会有一番作为的

  • 教育

    如果孩子将来想当老师,教育学专业是个好的选择吗?我想很多家长可能都和我一样,原来以为教育学出来就是当老师的。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如果孩子想当老师,还是首选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基础学科类)。

    师范类专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高校中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美术、书法、音乐、体育等与中小学教育科目相关的称为师范类专业。想当老师,应该选择这类专业。

    还有一类是将中小学教育的科研基础性学科,如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心理等也称为师范类专业。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教育部直属的六个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其中北师大、华师大是985,其它四所是211高校。

    北师大是师范院校的老大,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华师大是我家孩子的理想学校[呲牙]初中的数学老师是华师大毕业的,孩子觉得特别好,可能就是那时候她对华师大的印象特别好。上高中之前坚决不当老师的,到了高中突然180°大转弯,说是要当老师,很自然就把华师大当作理想学校了。一个好老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只是华师大的分数也是相当理想的[笑哭]

    华中师大在武汉,东北师大在长春,西南大学在重庆,陕师大在西安。这几所学校应该都不错,选择的时候主要看地域偏好了。除了这几所,对于江苏的来说,南师大也是热门选择。我现在的真实想法就是孩子能够考个南师大,但是南师大的分数真的也不低,去年理科基本在580到600分之间[泪奔]娃自己也把南师大当一个可执行的目标,目前看努力努力还是有希望的。

    不管怎么说有个目标总是好事,剩下的就是努力了。

  • 教育

    西南大学在北碚,不在重庆主城区。

  • 良心宝贝

    河南大学文科百年锻造,底蕴深厚,名师众多,科研成果丰硕,实力不可小觑!

  • 岁月如梭

    我觉得还是西南大学比较好

  • 沉稳如松

    #郑州头条# 师范类2022年学科教学复试线有多卷?教育学硕士报考的居多,西南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类425分,生物412分,思想政治401分。400分也不行。

    华东师大的学科教学,历史达421分,数学415分,物理405分,语文401分。

    再看师范类最高学府北师大,其应用统计专业上涨15分,达400分。翻译385分,经济学380分,教育学复试线上涨25分,从2021年的330分上涨到355分。专硕上涨40分。

    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从340分上涨到373分,哲学从345上涨到370分。

    毕竟全国师范院校不少。考研的学子更多,水涨船高是必然。

  • 9527

    河大有王立群!

  • 教育

    其实学科语文两个学校差不多。但211的部属师范知名度要比河大高。

    建议①毕业后在河南工作选河大。河南对郑大河大毕业生(如考选调生等)和985学校同等待遇。

    ②在河南以外选西南大学,外省西南大比河大吃香。

  • Zhang123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专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师范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相关选修课,比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地选修。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以便学生全面掌握办公自动化(电脑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该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就业领域很广,基本集中在科研、教育、媒体、行政机关等部门,从事文字处理、科研教学等工作,这些行业比较稳定、受保护较多,这决定其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对稳定。
    社会上有个传播很广的说法:学中文的是万金油——哪都能抹,这形象地说明了该专业适用面极广,但同时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每个单位都需要,但一般不是急需、紧缺的人才。不过,学中文专业的同学如果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电脑、驾驶、办公室实务、文秘等方面兼具一技之长,一般都易被用人单位青睐。有志于该专业的同学,在报考前最好先分析自己是否具备多才多艺的潜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院所、各类学校、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等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核心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里开设最早的文科专业,是传统的基础学科之一,就像化学、物理、数学之与理工科一样,她是其他文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因此,在中国刚恢复高考那几年,中文系几乎是所有文科生的首选。曾几何时,学习该专业的人都在暗暗得意:将来什么工作都能做,是真正的“全能人才”。但是,基础性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泛化”性,她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滑向了“万金油专业”的阵容,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该专业什么都能干,实际上就是什么都干不了,要想赚大钱、出人头地,还是选一些更精更专的专业吧。
    其实,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来就没有特别火爆过,所以也就谈不上“渐渐冷清”。客观地说,该专业目前和将来仍然是出路最好的文科专业之一,只要摆正就业心态,其毕业生的就业出路还是相当好的。更重要的是,各个大学如今都应时代的需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少变革,并增设针对性强、体现时代特色的专业方向。任何国家和民族,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轻视自己的母语。中国社会越发展,越会重点扶持教育、传媒、文化研究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适宜的就业去向。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始终很稳定,没有像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那样一阵风地去炒作,造成考生集中报考,毕业时供过于求、求职困难。
    师范类、综合类大学普遍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实力最强;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各有特色;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皆有良好口碑。
    凡是需要文字工作的单位,都有可能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东家”,概括地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集中的去向主要有:报纸、杂志、出版社、网络、广电等部门的编辑、记者;各类学校教师;党政机关、文化宣传部门公务员;各类企事业单位文秘、策划、管理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你也可以做职业作家、自由撰稿人等营生。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非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领域有所不同: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育或相关工作的老师。后者与前者相比,在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择业时的视野也更为开阔。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师范与非师范在当今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将来的一切主要还靠“事在人为”。

  • 秋水共长天

    按学校名气选西南,按学科选河大

  • 最美

    建议选西南大学,但是河大这个专业实力更强一些,底蕴也更厚一些。但是本科侧重选的是学校,不是专业,何况西南大学此专业比河大差距根本不明显,属于同一档次,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