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看学校还是专业?,考研看学校还是专业排名,考研怎么选择学校还有专业,化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数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社会工作专业考研推荐学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考研学校,材料专业考研学校排名,考研能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交通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推荐,食品专业考研学校排名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很简单,考研看专业的院校排名。
也要结合自己考研的复习情况,看看对方学校有多大概率录取我们。
建议大三学生可以关注一下各个大学的夏令营报名情况,提前参加一下理想大学的夏令营,对考研复试有很大帮助。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专业第一,学校第二。举个我身边实例:我楼下孩子是一所985高校一般专业,毕业一年多至今没找到满意工作,我们中楼道的孩子是本省内一所一般高校毕业(即不是211也不是985),但专业很好,今年毕业即找到了满意工作。当然即是好大学又是好专业更好,但实现这一点的孩子不多,若两者取其一,我必选专业!
谢谢邀请。记得点赞哦!
这个问题不止回答过多少次了,在这里在强调一下考研院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的问题。
我们经常讲“人文社科类专业优先考虑院校排名,理工农医类专业优先考虑专业排名”,这里还真是有讲究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多不需要深入的做操作性质的科研工作,而企业更认同院校的名气,尤其是名校,其光环带来的资源非常关键。
而理工科则不同,可以说专业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养家糊口的饭碗,这类专业重视科研与专业技能,在相应的领域内需要有所建树,而好的专业,尤其是重点建设的学科,比如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等等,各方面的资源以及本领域内的认可度极高。企业看中的正是你的专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讲,专业能力可以不论出身,只要专业知识学得好,就能闯出自己的事业,由此而知,理工农医类专业,优先考虑专业排名前列的院校,至少前10-20名左右的为佳。
当然,若是鱼与熊掌可均得,那是最好的了,名校名专业,可想而知其能带来的巨大能量和影响力,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机会都非常多。
考研择校择专业,重在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学习基础、专业能力、个人时间以及家庭因素等等,核心在于作出这个选择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专业选择,不求最好,但求合适。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儿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开学该上大三了,准备考研,考哪个专业哪个学校的的研究生,将来进入央企研究所容易呢?能给个意见参考一下吗?
谢邀。
我认为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冲突,一般情况下都是学校越好,相对的各专业的实力也越强,因为专业发展主要依靠老师、教学设施、文献图书资源等,这些都是以学校的经济为基础的,所以一所211高校,相对要比一般高校有更多的途径去获得经济支持,各专业的建设也会更好。
我当初选学校时就找到自己专业的第四次学科排名顺序,从中找到自己想去的城市,学校,再结合招生情况去取舍。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实力尽可能考好的学校。
当然也有的学校某一专业特别强,但是总体学校的排名一般,但是你要知道这样的学校的专业一般要求的分数也不会太低,如果一所一般高校的王牌专业,和一所211高校的一般专业同时给到我面前,我还是会选择211高校,因为无论你今后是否从事本专业,985/211高校的名声是远比一般高校要好用很多,学校的名声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可能你认为这比较功利,只为名声不为真才实学,可是现在市场上就是奉行这样的规则,我们以个人之力是无法改变这样的规则,例如很多公司招聘上直接写着非985/211高校不招,这时无论你是否有真才实学,第一步就是要达到这个条件,如果你去往一般高校,你再厉害也不能达到这个门槛,所以说选择时还是以学校为主,排名靠前的学校有经济基础,相对的专业也不会太差,只要自己在校期间努力跟个好的导师,也能够做出一番成就。
如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感谢!@大学电商人
当今的考研,大都只是为了荣誉为了证件,真正从事专业搞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国家应该做一个全面普查,包括大学毕业生,学以致用的究竟占多少比例?该认真反省的时候了!
这个问题很难有唯一答案,不能下定论!
当前社会就找工作而言,各大名企国企事业单位,政府公务员招考都喜欢名校,不是985双一流就是211,这是现实很难改变,所以你想找个好的工作单位,985双一流211就是这个门槛,只有进了这个门,你才能更多想法,反之一切都是空谈,除非你家里有矿有人脉。
每年高考能上985/211的毕竟还不到5%,也就是说一千万考生中只有50万不到,那剩下的几百万大学生将来也要毕业找工作的,那怎么办呢?对于这部分不能上985/211双一流的学生来说,报考一个好的专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工作最基础的就是能力,只要你具备了一定的工作技能还怕找不到工作!
社会是现实的,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就只能靠实力,技多不压身,所以在大学的时候多学知识少玩游戏,好好学习,能考研就考研,考研能上985/211就最好,毕竟能力很重要,平台也很重要!!!
最后一句话,上了985/211的,那恭喜你,你赢在了起跑线上,没上985/211的也别泄气,挑一个你喜欢的专业好好学,有事者事竟成,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还是靠普通人完成的,只要你努力你也能成为耀眼的那颗星。
做个决策树,几种可能性充分考虑,找准方向,付出努力,争取达到目标:①分足够高,既选学校,又选专业以及城市,城市的影响力必须考虑,一线城市实习及氛围以及就业有很大优势;②分不够高,选985任何专业还是211喜欢的专业,可以往远处想下,如果不是及端排斥,综合性985就业机会多于许多专业性大学③如果只喜欢某个专业,专业排名碾压许多其他院校,那也不妨就会牺牲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还有许多因素,以及对学校的了解,把决策树做好,节点设定分值,看哪个分枝得分高,试试这个方法,不一定每个人都适合哈~我这样做的,把利害摆出,难点及解决方法都找出来,每遇到选择方向时按这样做,比较有效。
先说结论吧,第一,先定专业,第二,再选学校。写了这么多,纯手打,希望楼主能好好看看,不枉我一片苦心
现在说原因,首先,你要考研,就要先确定专业,因为不同的专业,考研时情况是不同的,专业课都是由报考学校所出,同一个专业,每个学校要考试的科目也不一定相同,比如某些工科专业,有的学校要考数学,而有的学校则不考数学,而是考两门专业课,所以一定要先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其次,定好专业后,就是选择学校,选学校时,不能只看专业的排名,也要看学校整体的实力,因为有些事,不是专业好就全都好的,有些事是专业给不了的,学校的平台也很重要,举个例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里,北科大排名第二,仅次于清华,上交,浙大,华中科大等都位于它之后,那是不是说选北科要比上交浙大好呢?不是,这时候,能考上交浙大,就不要去考虑北科,上交浙大在学校的实力和名气上,是远远超过北科的,这样的优势,不是专业上的优势所能弥补的,就像上面某为仁兄所说的,某些好的公司,只会去985招人,如果你上的学校不是985,又如何能有机会去这样的公司呢?所以在专业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能选985,不选211,能选211,不选双非。但也不能完全不考虑专业的好坏与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考研,背政治背得烂了),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再举个例子,同济大学很牛,但它的法学硕士授予权就被取消了,读该专业的研究生被迫转到别的专业。而燕山大学虽然不是985,211,但它的机械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原机械部直属的机械四小龙之一,在机械行业也是有相当认可度的,而它的材料专业有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材料也是不错的,对于要报考这两个专业的考生,若对自己没多大信心的,可以选择报考燕大。对于专业的排名,我比较认可的是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和该专业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果是国家重点学科或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那说明该学校的该专业还是不错的,再举个例子,纺织工程,东华大学是原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工程排名第一,纺织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纺织工程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排名第二的是天津工业大学,原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苏州大学的纺织工程也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但苏大是211,相比于天工大,更建议去苏大。
总之,记住一句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看到985或者211就觉得它难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校难考,不代表该专业难考,举例,冶金三强的北科,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科强在钢铁,是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第一中南强在有色,是有色冶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东大强在冶物化,钢铁有色皆为第二,北科有色第三,中南钢铁第三,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近年来钢铁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报考冶金的人大大减少,基本上,除了北科,第一志愿上线人数都不满,北科也不一定就满,所以报考冶金工程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即使报东大或中南这样的985也不难考,过它们所定的最低线就行,东大最低是300,中南最低是280,这里再多说一句,中南因为有色的光芒太耀眼的缘故,导致很多人不看好他的钢铁,但你想想,中南冶金工程在教育部学科评估里力压北科东大排名第一,(北科第二,东大第三),能排名第一就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要是钢铁不好,光靠一个有色,能排得了第一吗?所以对于要报冶金的同学,除了看北科和东大,麻烦也看看中南吧,而且中南在985里还是排名中上水平的,比985守门的东大好得多,而北科则只是211,当然,冶金牛校除了冶金三强外,还有重大(钢铁),昆明理工(有色)都很不错。
再说说别的,985高校有39所,其中有34所是自划线,有5所是非自划线,但非自划线的985也是985,这5所分别是中央名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它们身为985,某些专业即使不突出,但也是可以考虑的,毕竟本身学校实力在这
最后,还是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研难不难要看具体学校具体专业,专业难不代表学校难,学校难不代表专业难。望楼主瑾记
#考研##考研建议##考研择校#南京大学公布不再安排2022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宿,近期有多所院校发布公告不再提供住宿,大家要多留意啊!
沉稳之选
2022-10-17我认为,一本看学校,考研首先看专业,其次是地理位置。因为研究生,主要是做些专业性学习和研究,而不是通式教育。每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专业性竞争力。至于说好学校资源多,那到是事实,就拿看书来说,大学生在图书馆里享受着空调或暖气,照样在刷微信玩抖音。北京人有多少人,看过天安门升国旗?资源利用只是对很少好学者而言,而对大多数而言,则是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