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刑法应该跟哪些老师学?(法考/司法考试)?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刘凤科的刑法应该是神一般的存在,注意的是做笔记,每一个知识点跟着一个案例,细细品味,品透了,刑法就简单了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如果是为了通过司法考试(2018年改为职业资格考试),那么各大机构的老师都是可以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试听一下选自己合适的。
因为司法考试的培训,经过多年的激烈竞争和市场选择,流程和模式已经非常标准化了,尤其是 2016年厚大推出的 免费模式现在已经成为各大机构的标配了,真正是各位考生的福音。
不单是刑法,各学科我认为都是跟老师不跟机构。老师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机构,找到机构的免费视频,大概分为基础先修,系统强化,真题精讲,考前聚焦等几个模块,选择一个老师听,然后在淘宝上买这个老师的配套书,每一个阶段都有配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全买或者买一部分,因为全买可能做不完。
分分
刑法老师我第一年跟的刘凤科,他被称为凤科大帝,在司考界名气很大。讲课用川普,但是不影响听讲。书很厚,第一年我时间紧,各科都没学好,败北。
第二年听说柏浪涛不错,试着听了一下,还可以。他用数学的方法讲刑法,用公式理解刑法,尤其是书刑法攻略写的很简练。第二年我就一直跟着他了,通过了。
后来我无意中听了一下徐光华的课,被他的才能也深深折服了,讲课娓娓道来,学识渊博,通过司法考试后我还听了好几遍。
厚大现在其实也还有几位名师,因为我没听过他们的课就不做推荐了。其实能在机构讲课,都差不到哪里去,跟对一个适合自己的就行了,不建议中途换老师。
我当时司考是394分,但是卷二只有85分。属实答的不是很好。其实老师也在讲,刑法只要是不拉分就是胜利了,因为刑法体系博大精深,司考前的学习准备不足以应付的,即使你足够认真。刑法是一门性价比特别低的学科。但是刑法真有意思,值得学,也值得研究。
司考刑法秉持的是两阶层理论,区别于传统的四要件,这是司考和法硕考试的重要区别。我推荐的三位老师你自己听一下,找到自己适合的跟下去就可以了。祝你成功!
看的刘凤科
很多中年人都会加入考证的大军,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对兴趣爱好的追求,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不备考过的证书和经历。
1、司法考试
一共考八门:民法、刑法、民诉、刑诉、商经法、理论法、三国法、行政法,考试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每年十月考试,主观题在客观题考完后一个月(由于疫情延期时间不定),难度比较大,通过率不高,不过好在备考周期较短,且全是中文,而且可以分两年考完,第一年考过客观题,第二年考主观题,如果一次性考过最好!考过后可以挂靠律所一年实习期,拿证!大多数选择法考,主要是时间比较自由,不用朝九晚五到点打卡,兼顾家庭,而且收入也不比上班低,特别是经济形势不好,纠纷特别多的情况下,律师赚的盆满钵满!
2、金融类的考试:保代&CFA
保代:保荐代表人,以前是需要公司推荐的,现在放宽条件,无推荐也可以考,主要是三大块:财务、法律、金融,考试一共60道题选择题,虽说是选择题,计算量可不少。看似容易其实不简单,全国通过率10%左右。考过可以可以到券商从事保荐助理等工作,有三年工作经验成为保荐代表后年薪大概在五六十W,若操作过具体项目年薪在百万左右。且备考时间短,一年两次考试
CFA: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一二三级,每级考过才可以备考下一级,三级都考过还需四年同业工作经历才可以拿到证书。全英文考试,一共十门课:伦理道德、经济、财务、数量、公司金融、权益、固收、衍生品、投资组合、另类,基本涵盖了金融所有的内容,学完所有课程看到问题会更有深度,但是通过率极低,而且涉及全英文、高数,备考周期较长,一般考过二级会有不错的收益!当然还要吐槽的是,考试前的会员费和考试费,会费每年400刀左右,考试费600-1000刀,所以考一次是差不多几大千,万一一次没过再来二次基本年过万了,想想都
吐血[吐血]
3、可以增加收入又比较简单的证书
比如拍卖师、安全员、药师证、电工证、物业师,这些考试大多考两三们,而且可以在淘宝上买题库,直接刷题即可,比较容易也比较简单,备考周期短,考过后可以挂靠,每个证书大概挂1.5-3万左右,考过三四个一年也可以增收小十万
以上便是有意向或备考过的证书经历,以供借鉴!
跟刑法老师学,不能跟民法老师学刑法。
哪个老师都可以。师傅领进门,学成与否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领悟。
如果有可能,建议考公务员,考到法院,但最好是高院,当法官助理,这样一方面有时间接触真实案例加深理解,一方面有时间接触法律的相关人士,问东西也方便。
不会讲段子的律师不是好老师,除了幽默搞笑,你真的认识罗翔么?
他用千万人集体沉迷枯燥的刑法,一手打造“法外狂徒张三”,他嘴里的张三因为在饭店吃出苍蝇耍过赖,因为在高铁霸占座位被“人肉”,还抢过劫、耍过流氓、当过无赖,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不敢做的。
还有著名的灵魂拷问:历史上有秦朝吗?你凭什么认为有?你去过吗?你说司马迁写过《史记》,司马迁难道有可能不是在骗你吗?或者他自己也被骗了?你确不确定你是你爹生的?你做过DNA鉴定吗?即便现在做过,你确不确认你爹是你爹的爹生的?凭实力成为刑法界“郭德纲”的罗翔,短短数月内就吸粉数百万爆火网络。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罗翔是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厚大法考刑法独家授课老师,不过他能够爆火,不止是因为这些冗长的头衔,而是靠着货真价实的法学功底和段子手般的授课方式,以及那触犯了整部刑法的“法外狂徒张三”。
在关于“正当防卫”的知识点中,罗翔常常会拿著名的“粪坑案”做例子,此外罗翔还有许多经典案例令人印象深刻,“我在野外快要死了可以吃熊猫吗?”“看小黄书会被处罚吗?”“女生雇凶侵犯别人结果反被侵犯,去报警会被抓吗?”妙趣横生的法律案例之下,是严肃的法治理念及正确价值观。
罗翔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大众对刑法老师的想象,学法律的人能够汲取知识,不学法律的人是听段子顺便学点东西。
他的公开课一时之间一座难求,更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刑法小王子”,而每每有学生找他要签名,罗翔都会郑重写下这么一句话:做法治之光!但时间一长,我们才发现在幽默风趣的背后,是他对人性看得过分透彻的感悟,很多人喜欢罗翔是因为他身上强烈的反差感,金丝眼镜、西装革履的他是北大毕业的政法大学教授,可一张嘴却成了另一副模样。
罗翔总能将那些枯燥的法律案例讲得生动有趣,“法外狂徒张三”更是应运而生,千万粉丝为了听段子而关注他,谁说有趣的灵魂不能和学术并行?其实罗翔再加入网络社交平台之前,就已经在校园有着盛大名气,曾连续十年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绰号“刑法小王子”,他的公开课只能容纳200人,很多学生蹲点抢占上课名额。
罗翔讲刑法不仅让学生学知识,还告诉他们要做一个有感情的法律人!罗翔之所以会如此在意法律的温度,一切都要从26岁那年的经历说起。
03年,在北大读博士的罗翔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想跟人询问但是大家都爱理不理,后来他走过去才得知,老人迎着刺骨寒风从北京西站一路步行于此,只为找一家法律援助中心。
见到这一幕的罗翔很是心酸,于是想要打车送她过去,没想到老人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此时的罗翔才刚拿到律师执照不久,虽然很想打听老人的情况,但又害怕惹上麻烦最终还是没敢开口。没想到老太太就像看穿了似的,在援助中心门口,她说了这样一句话:真的很感谢你,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此后罗翔虽然仕途平坦顺遂,但对这段已经过去近20年的经历仍旧难以释怀。作为一个标榜正义的法律工作者,在有人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下意识选择退缩,那一刻他内心所有的骄傲瞬间被粉碎,也许“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
从那之后,罗翔意识到法律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中,这就是他不断宣传大众普法的初衷,可谁能想到这个努力用语言去维护民众权益的男人,有一天也会被民众逼到不得不沉默退网。
罗翔最近一次更新已经是遥远的两年前,作为张三的创造者,罗翔老师涨粉千万只花了短短半年时间,却因为一条动态一夜间跌落神坛,这件事的起因很普通,但过程却很离奇。2020年9月,罗翔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条读书感言,劝勉大众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单看这条动态似乎并没有不同,但那天正好是钟南山院士的表彰日,于是“亵渎国家英雄”的罪名被牢牢安在罗翔身上。
网友以此大做文章,高呼世上没有这么巧的事,那些被带节奏的路人纷纷涌进他的评论区,一夜之间他变成了毫无底线的公知。紧接着,又有一批网络警察煽风点火,他们翻出罗翔早年讲课的视频,指责他的课程过于娱乐化,看似有理有据其实毫无逻辑。
谩骂如潮水般涌来,罗翔给出的解释是:那天自己并没有看新闻,更不存在中伤国家英雄的情况,可他的回应却被视为心里有鬼,甚至有网友学着他的说话方式公开讽刺他,舆论不同于法律,不是拿出证据就能证明清白!在网友狂热追求的正义下,罗翔将社交平台设置成仅半年可见,正式宣布退网。
中国人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罗翔用语言魅力激发了普通人对法律的喜爱,成了大众眼中的法治之光,但迅速的走红和巨大影响力极为容易让人嫉妒和攻击。
这是当今网络的一种常态,所以即便是大多数人的评价,也不见得能成为印证人品高下的凭据。走向互联网的罗翔在走上讲台后,仍是那个对人性考量充满热忱的教师,仍值得被尊重和敬仰。
我看的刘凤科刑法,通过法考。感觉大帝讲的就不错,我以听视频为主,辅助看书。自己看书很多东西理解起来很慢
一、关于选刑法老师的提醒
刑法可能有观点冲突,可以只跟一个(两个也可以,冲突的部分毕竟是少数,选择你觉得能作对题的即可),但其他科目尽量2个,可以互补!
刑法不错的老师有:徐光华,柏浪涛,罗翔,刘凤科,蔡雅奇,于越,方鹏,车润海。
徐光华:
已经是博导级别的老师,刑法的理论水平肯定很高。而且徐老师是年轻的博导,授课激情还在,听课也不会太闷。讲课风格比较讲究论理、比较柔和、务实,几乎没有任何废话,都是干货。
徐老师的授课也是以真题和司法解释为主,同时又理论冲突的也会把各个理论合理和不合理之处分析给你听,然后告诉你正确的理论,实践中的判例、司法解释。书和讲义写的也很好,不吹嘘理论,都是以真题、司法解释为依据撰写
徐老师有很多精辟的总结,例如信用卡诈骗罪两三句话就可以做对所有题,非常好用,大家学不懂的可以去试试。
往年考生反馈徐老师的书比较厚,很多阐述理论和出处的内容没必要放进去,2020年徐老师的书进行删减和优化,少了100来页,把一些阐述理论的删了,直接给结论和例子,克制了身为博导爱写很多批注的习惯,这样会更应试一些,考生用起来效率也更好,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好的的改进。另外,徐光华老师的真题解析写的是最好的,对真题有疑问的,建议买一本来看。
柏浪涛:
书写的很好,清晰、有例子、有总结,不过多扩充,适合应试,没基础的也能看懂。刑法一定要自己读书,理清体系,《刑法攻略》可以多看看,写的很好。
柏浪涛老师授课也很多年了,课程质量也没问题,风格也属于比较柔的,比较喜欢开发学生的思路,说好几种可能的情况,让大家思考判断,没有给出结论,课程有些慢,结论下的不确定,所以很多基础差的,在职的不习惯,但对于基础好的效果就很不错,可以接触各个理论,自己思考。
柏浪涛老师分则的一些总结,用类似于理科公式的方法讲罪名构成,效果很不错,对理解罪名效果比较好。
柏浪涛老师2020年的真题书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之前写的不详细的解析也都有优化,可以解决很多观点争议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改进。
罗翔:
讲课风趣,理论功底也很扎实,并且他也说过:如果一种国家级考试,缺乏统一的标准,而让考生不停地根据命题人的独到见解随意摇摆,这不可能培养出法治所需的人才,而只能出产法家的随从。所他也不爱推广自己的理论,以实践案例和司法解释为依据,适合命题的趋势。
罗翔老师的课程很不错,阐述和分析都很到位,能让你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不枯燥,基础差的也能理解。
罗老师上课就是以各种案例讲知识点,很多也都是实践中发生的经典案例,听罗老师的课就像听法制节目一样,会对这些案例印象很深刻。
罗翔老师有法学教育者的光环,会写很多相关文章和在课程中扩充一些知识点,让大家形成正确的法治观,所以罗老师的文章(他的微博和订阅号有)可以多去看看,对于一些理解不到位的点,也可以听听他课程的例子,加深理解。
刘凤科:
张明楷的弟子,因为讲授张明楷的理论而出名,而且在之前几年也特别爱专门考张明楷的理论,因为那几年很多题都是张明楷或他弟子出的,所以讲的很准,押题也很准,但近几年出题模式有所变化,导致刘凤科老师的这一特点不突出,但他授课也是很好的。
【出题模式改革的说明】近几年法考改革后,不是由某一个人出题,而是有个题库,题库的题目由选定的高校老师出(如西政我认识的很多老师都在出题),选中后编入题库,每年从中抽部分题目来作为试题,司法部那边强调的出题的原则是案例化、实践化,尽量用实践发生的案例出题,而不是强调考理论,所以近几年考生会反映越来越活(就是真实发生的案例,能不活吗?),单独考理论的那种题基本没有了,所以大家备考的时候也不要迷信出题人之类的,现在早就改革了,不要拿着出题人观点背,没用,不如多看看各地法院公报的案例。
刘凤科老师的课程自己独具风格,比较激昂、风趣,爱用“翠花、二娃”举例,课堂诙谐有趣,让人印象深刻,但有四川口音,部分北方的考生接受不了。
跟他的课一定要注意版本,尽量跟面授的版本,免费课会举很多貌似有趣的例子导致课时过长,时间被耽误,听着很爽,很有趣,但时间会比较久,记忆点也会不突出,而收费课就好很多,干脆利落。
另外,还有于越,蔡雅奇,方鹏老师也都讲的很不错,都可以跟,都是很不错的老师。
于越老师讲了好几年法考,质量也都很不错,只是之前在万国讲,推的少,但在法硕那边讲的很好,大部分法硕机构都是于越老师讲,法硕习惯的也可以跟于越老师,基础差的考生也能听懂。
蔡雅奇老师每天跑步很励志,也坚持每天更新刑法知识点的短视频,很受学生欢迎,知识点和授课当然也没问题,可以跟。
方鹏老师理论功底好,授课写书也都很不错,之前也被评选成法大最受欢迎的老师(罗翔老师也是),可以跟,但跟推荐法本基础好一些的跟。
我个人比较建议的是:徐光华,柏浪涛
两位老师的书和课都很好,基础差、基础好也都可以听懂。书有例子,简洁清晰,有总结,有体系,后期复习会好很多。课程都务实,废话少,书和讲义重点明确,总结到位,适合考试。
但需要注意的是:刑法有观点冲突,所以你如果基础不好,自己学的话,跟一个老师即可,不要跟两个,如果基础好的可以两个都学,选择自己认为更有道理的即可。
1、刑法理论很强,前后各个章节知识点都是有联系的,两位老师授课都是建立在你自己至少看过一遍书的基础上,如在讲前面总则会涉及后面分则知识点;所以很多人不看书、不预习,直接听课会跟不上,不知道老师在讲哪里,效果也很差。
建议至少要过一遍书,再去跟老师的课,否则课要听好几遍,耽误很多时间,效果很差。
读书注意效率,一般2周左右要读完一本刑法书,然后再花2周听课做题,这样一个月可以基础扎实的弄完刑法,如果自己读书很慢,读不懂,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一天就读20来页,就跟带读课学,具体参见下面建议。
2、有基础的(之前考过的或法本在校认真学习的):
可以自己直接读《刑法攻略》/《徐光华讲刑法》,然后把做真题(后面带着做题的疑问听课吸收更好!一定要及时做题!)
一般读书+做真题在2周内搞定比较好,能自己读效率高的建议自己读。
如果自己读会超过2周,效率很低的,第一遍可以跟我的带读读,大概每天4小时,一周能读完这两位老师的书。我每年录制的带读课在业界比较有名,就是带着读书,完全没读书的也能跟上,标注重点,讲解知识点,让第一遍读书更有效率,在喜马拉雅搜“蒋四金”或APP(觉晓教育)首页课程也都有,可以去看一下。
跟完带读或自己读书后,记得一定要把真题做了!然后再跟老师的课程学,不然听老师的课吸收不好!
老师的课,学生可以用免费课学(直接精讲阶段的课,不要看先修,先修就是宣传讲座,没什么用),基础打牢,基本春季前免费课就出了,但在职的建议跟收费版本学(5月左右会出,可以搜索流出资源或报班获取,用强化阶段)。
3、基础差的或者在职时间少的:
今年由于民法典修改,导致我们安排的变化,所以我公开了刑法内部讲义和课程用于前面带免费群,我们的课程和讲义是基础差、时间少的在职考生,所以如果你基础差时间少,可以跟我的课学,课程针对时间少的,用内部讲义,会把笔记和体系图等都梳理好,后期复习方便,不考的不扩充,节约时间,同时讲课也会基于没有基础,没预习过讲,可以直接跟,法考改革趋势的法条和案例化也融入在课程里。
4、总则疑难部分不要停,学分则,跟专题
部分章节不是一遍就能搞懂的,所以不要遇到这些疑难章节就停下来专研,钻牛角尖!这样效率很低,很多总则的知识点是需要分则的基础才能理解的,所以尽快学分则去,如刑法的解释、罪数这些都是分则学了自然就懂,总停在总则那边绝对学不懂!
这些难的章节我也会出专题讲座(喜马拉雅、APP都有)来辅助大家,不懂的可以跟下我的专题讲座,主要有:认识错误,因果关系,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结果加重犯等这几个比较章节比较难的章节,跟专题学效果好,在APP(觉晓教育)首页或喜马拉雅搜“蒋四金”就有,会带着讲完所有历年真题,辅助你梳理思维导图。
5、分则一定要自己梳理笔记
分则很多知识点不是理解不了,而是比较乱,这个听课帮助不大,一定要自己梳理笔记,梳理完做做题,过几遍就好了!
笔记不是抄书,就是把关键词和要点归纳总结和梳理,例如我带读课强调的一些罪名的关键词和总结,把它们整理成笔记,做题错的点也加上,有了笔记你会发现分则不乱了,也能记住,能迅速回忆。
刑罚部分也是一定要自己梳理关键词,强化的多记几遍才学得好。
今年我也会录制最新的笔记教程课,如果用书学的,要跟一下,如果用内部讲义学的,笔记的点都总结在讲义上,但你也要自己写一遍,吸收才好!
司法考试
本人目前在复习司法考试,通过各种渠道精选了各科推荐讲师,分享给大家。
1.刑法:徐光华,柏浪涛。
2.民法:孟献贵
3.刑诉:向高甲
4.民诉:戴鹏
5.三国:杨帆
6.行政:李佳
7.理论:白斌
8.商经:郄鹏恩
上面讲师基本上在培训机构都有免费精讲课程,可以作为复习的听课的主要材料。
等出了背诵卷再买背诵卷进行加深学习背诵。
最后就是要留出来至少一个到两个月来刷题。
#司法考试#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刑法新修考点,预计会在法考的客观题中出现,大家要重点把握本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它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来,我们直接通过解析法条来学习本期考点内容。我国《刑法》第402条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们结合法条回顾一下本罪的构成要件。首先,本罪的犯罪主体为行政执法人员。其次,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表现为故意。再次,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最后,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此处的“情节严重,”一般表现为不移交量刑在3年以上的案件。
本罪与徇私枉法罪不同,两者的区别在于主体和客观行为:本罪主体为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罪的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这里要特别注意:警察兼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种职能。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徇私枉法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本罪与包庇罪的区别,包庇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并且不必利用职务之便即可构成。你,学会了吗?#2022法考# #新修考点#
最早学的韩友谊,后来转到刘凤科,418分。
法考,也即司法考试,都考什么?怎么考?今天我来科普一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一、法考都考什么?
一般将法考分为8科,如下:
(1)民法(2)刑法(3)民事诉讼法
(4)刑事诉讼法(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6)商经法(包括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7)理论法(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
(8)三国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二、法考怎么考?
(1)法考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试两部分,客观题考试通过了,才可以报名参加主观题考试。
(2)客观题考试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总分达到180分就及格。
(3)主观题考试为一张试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108分及格万岁。主观题共有5道题,其中最后一道题是商经法和行政法选做一个。
土拨鼠提醒:今年有计划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朋友,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时间紧,任务重。#考证# #法考#
沉稳如山
2022-10-16一:推荐刘刚老师
老师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Northeastern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5年曾以卷二刑法满分通过司法考试。在高校任教刑法学23年,对刑法学重点把握精准。痛恨胡子眉毛一把抓,主张“减法”式的教学,为学生减压。授课逻辑严密,犹如水银泄地;讲课言简意赅却又如行云流水,善于用简单的刑事案例来阐述深奥的刑法理论。近五年学生网上评教平均得分99.98分,先后六次获优秀教学奖,并评选为法学院最喜爱研究生导师。
讲课特点:讲深、讲透、讲简单。
二:刑法怎么学习
多数人在民刑法的复习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总是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真实案例上进行有效推理,导致做题得分不高,因此后续的复习时间被缩短,备考积极性下降,造成了学不完,没头绪等问题。
三,刑法为什么会这么难学?
因为刑法的体系,造成思维习惯的差别,用惯性思维来考虑刑法很难得出正确结论。
那么,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搞定刑法,为之后的科目,以及二轮,三轮复习流出足够的时间呢?
答:需要有人教你用数学的方式来解刑法,在大脑中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通过通过逻辑推理,先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忆
刑法学最大的特色是体系非常清晰,能有效备考,基本上是要建立在能够理解各种学说分歧背后的原理,同时形成有效答题习惯的基础上。
四,对首次法考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备考刑法呢?
1、首先要初步了解刑法的理论概况,在脑子里构建知识体系。以全面覆盖讲义为主体,以具体钻研重点为补充。耐心学习刑法的理论重点、难点,并注重对比记忆,但不能放弃对理论框架的巩固,因为刑法的整体性较强,应该始终站在宏观的角度指导每一部分的学习。
2、做分科真题,刑法是真题量较大的学科,真题的数量和答案的字数都非常多,不要心声畏惧,一定要多刷真题,练习模拟题,并开始习惯做分年的套题和成套的模拟题,要开始锻炼写刑法主观题的感觉,不要总是逃避做大题,对于涉及理论学派之争的大题要尤为注意。
3、课堂知识认真听,刑法的学说分歧多,必须要将老师课堂强调的知识听懂而且还要听明白。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通过老师讲的案例,你一定要清楚,这个故事背后所牵涉的知识点是什么以及应用场景什么样,能够整理出整体的分析路径。
4、有效结合跟法考相关的APP学习,比如希律法考,真题视频高效结合起来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有所不同,希望我的解答可以给到你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