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985经济类专业调剂,去南审,值得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南审南财估计还差几分,在其之上的高校不用考虑了。南工、南林估计能进提档线,但专业只能接受调剂。江大、扬大没问题,专业也基本能遂愿,前提是南工、南林不能填,不然还会被它们先提档,然后专业调剂。常大、苏科技、南通大学可以填,但被它们提档可能性不大,只能算是填着玩。
忽然冒出来个南审,还以为是“男神”呢!你想调剂到南京审计大学,我觉得是值得的!但你要调剂到审计领域!因为这类专属性大学,虽不是什么985、211,但如果你想“混进”审计部门!恐怕没有他的证件,就恐怕困难些!而且,特殊性的学校就需要特殊性对待吗!但必须是审计领域!如果你调剂到名不见经传的审计大学的普通学科,比如什么管理、会计、法律、文学之类的太普通专业,就太委屈了!他只是普通的一本吗!所以要调剂到它独有,一般学校都没有的审计领域,毕业后凭借这个专业的毕业证可以进到一般专业进不去的部门!那才有优越性!否则就不去!
南京高校的衰落和上升,2所明显衰落,4所提升明显!
衰落的院校:
南京大学,从和复旦争华五的头把,落到华五守门员。但罪不在南大,而是理工类弱的综合类院校的整体特点。包括复旦,已经被上交打的抬不起头,东北大学,湖南大学甚至被打进双一流B(20年3月补充,抱歉东北大学工科强势,但理学和部分新型工学未能跟上步伐)。强化工科,颇为紧迫,曾经试图合并南工大和南邮,被两所学校拒绝后,其实错过了一个大的发展机遇。
(20年3月补充,南大的同学不要和我说南大理科强,只是工科弱。南大理科的确强,但要横行和纵向比较。现在计算机已经没有了徐家福,化学没有了戴安邦,物理也没有了冯端和程开甲。虽然院士还有很多,但今不如昔,全国来讲,除了周志华几乎拉不出能和顶级高校对位的人。)
河海大学,从江苏第三,现在落到了相对靠后的位置,其一是主力学科水利行业地位的下降,其二是最早开创的管理学,没有争得合适的位置。
持平的高校
南师大:过往南京名校,曾有个段子,“你是哪个大学的?‘,“南京大学”,”是问你南京哪个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在法学,心理学等专业,曾经达到过国内顶级水平,90年代就业报考南师大研究生被调剂到南京大学的神奇事件。
但由于历史原因,错失了88年“重点大学”这一名号,后在211和双一流纷纷上车,若能增强法学和商科,前景可期。
上升高校:
除了南京大学,河海外所有的一本高校。
东南大学,从全国25名左右,现在有竞争前10的能力。
南航,南理工,从不知名的地方重点,到全国小有名气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独树一帜,在国内药学有着很高的地位。
南邮,南林,南信息工程,南中医,四所实力强劲的老牌名校进入双一流。入选学校数仅次于北京,但仔细观察北京入选学校其实本就实力出众。
南工大,南医,虽然双双落选双一流,但在全国排名,都可以在50-70之间,有自己的强势学科,南工大院士数量甚至全国20名左右,很有希望冲击下一轮双一流。
南财,南审,一路从大专变为省内知名院校。
坏人。
2022-10-15#新高考选科,兴趣和成绩该怎么选择#
兴趣为主,高分为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简单,从目前这么火热的新高考就可以看出,升学越来越注重专业,学校也不希望调剂,没有兴趣的专业学习,与学校无意义、与学生无意义、与时代的发展更无意义。
拿现在新的大学大学发展策略双一流来看,其实也是在强调这个事儿,学校综合发展是要好的,但终归要有一两个拿的出手的学科来!
老师你又错了,所有学科都发展好他不香吗?香,但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等于毫无特色,但是一枝独秀缺难遮锋芒!比如近些年南审、杭电的崛起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做到学科实力的提升呢?当然需要高水平的师资,但同时离不开一批热爱的学生!
那么如何有热爱的学生呢?那就要从选科开始,因为选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专业,选科选不好,有点专业将来压根报不了,不论是将来转专业或者是跨专业考研,都白白浪费了学生的本科四年!
当然了,我不是说成绩不重要,其实挺重要的,但建议在兴趣的基础上考虑成绩,一个人对一个事儿感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精,做到数一数二,那这种情况下他的成绩也差不了![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
#教育爆款我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