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准备考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该怎么复习?

想咨询一下关于准备考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该怎么复习?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教育

    【#北京多所高校加强校门管理##北京多所高校出入校调整为审批制#】新学期将至,大学生陆续返京返校。近日,多所在京高校发布加强校门管理的通知,明确师生返京返校期间是防范疫情传播的关键期,学生出入校门政策由报备制调整为审批制,非特殊原因学生原则上不出校。

    8月26日至9月19日,清华大学明确从严学生进出校审批,学生返校3天内,仅可进出宿舍、在指定食堂打包外带,不得进入其它室内场所,不聚集、不堂食,返京未满7天的学生原则上不再进出校。北京科技大学自8月26日至9月9日,将学生出入校政策由“系统审批制”调整为“人工审批制”,除特殊情况外,学生原则上不出校。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等多所在京高校都已明确调整出入校政策,在学生返京返校期间,由报备制调整为审批制,除紧急就医等特殊需求外,原则上不审批学生出校申请。

    还有多所在京高校明确,学生返校后须完成核酸检测三天两检,结果未出前原则上不出校。中国政法大学严格校门管理,要求学生在返校后坚持“非必要不出校”。学生返校3天内,进出校实行“审批制”。返校后完成核酸检测三天两检,进出校调整为“报备制”。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返校3天内也须做两次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原则上不出校,特殊原因确需出校的采取“人工审批制”。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高校学生返校后7日内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减少校园流动,不开展线下聚集性活动。高校严格校门管理,入校落实查证登记、测温、扫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北京日报客户端 )

  • 良心宝贝

    谢谢你的信任,邀请我回答,但你问的院校和专业我不熟,不能给出建议,祝你成功!

  • 闯出一片天

    到北邮研究生院网站看考试的专业课教材,以及在网站下载历年考试试卷,下面就是把教材看个几十遍,熟到不能再熟,卷子一遍遍刷。

    至于外语,政治等国家卷是日复一日常规化复习,时事政治是大约九月份会出来范围,再背不迟。

  • 岁月如梭

    #高考2022# 【南京邮电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本科生月薪7049,研究生月薪10702】

    2021年1月25日,南京邮电大学发布《南京邮电大学2021届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52%,研究生落实率为99.48%。2021届本科升学率为44.54%。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7049元,毕业研究生月均收入为10702元(2021,2020届未公布)。

    第一,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7049元。分学院来看,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8392 元)、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8003元)的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传媒与艺术学院的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4978元。从各专业来看,物联网工程(9794元)专业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经济统计学(4717元)专业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从事科学研究人员职业的薪酬优势较高。本科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661元),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薪酬优势相对较低。2019届毕业研究生月均收入为10702元。分学院来看,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12619元),物联网学院(11843元)、经济学院(11682 元)次之。
    从各专业来看,软件工程(13282元)、计算机应用技术(12738元)专业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会计(5877元)、工商管理(6667元)专业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从单位来看,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研究生薪酬优势较高,而在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研究生月均收入相对较低。分不同职业来看,月收入较高的职业为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而经济业务人员的薪酬优势相对较低。
    从行业来看,毕业研究生月收入较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465元);而教育的薪酬优势相对较低。

    第二,从就业地区分布来看,2021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江苏省内,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在省内就业比例分别为60.01 %和56.21 %。在江苏省内就业人数最多的是南京市,留宁毕业生中本科和研究生占比分别为70.96%和69.65% ,其次是苏州和无锡。省外主要流向了广东省(7.96%),上海市(5.26%)和浙江省(4.75%)。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2021届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在此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5.92%和56.19%。其次是制造业(9.63%),教育(5.14%)和金融业(4.57%)。2021届毕业生主要就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产业,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占比分别为70.28%和57.14%;其次是高端装备制造(含海洋工程 装备)产业,占比分别为4.48%和6.57%。

    第三,从就业单位情况来看,2021届毕业生单位流向以“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为主,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占比分别为43.35%和64.66%; “国有企业”次之,占比分别为33.74%和24.31%。2021届毕业生以主要就业于1001人及以上规模的用人单位为主,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的占比分别为72.74%和52.79%。

    第四,从国内升学情况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为31.13%,其中升学到重点高校是南京邮电大学(653人),东南大学(169人),北京邮电大学(88人),南京大学(38人)和南京理工大学(37人)。

    第五,从出国(境)留学情况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率为13.42%,留学主要地区是英国(30.77%),美国(23.08%),港澳台(14.10%)和澳大利亚(13.46%)。

  • 谢邀,首先确定好学校和专业,不要更改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首先要看考什么,专业课考哪本书,这个很重要,可以提早加强专业的复习及积累,虽然不是这个专业,我感觉应该要注重行业热点,关注互联网,了解专业动态,都可作为专业课积累,因为不是这个专业,所以无法再进一步提议,另要注意人脉,多关注官网消息,了解专业课一手资料。

    英语准备,就先从复习单词开始,选一本自己喜欢的词汇书,背就是了,注意积累句型,第六学期就可以开始慢慢刷真题了。

    政治,前期建议报班,跟着复习步骤走,不会盲目,后期会有时政总结,押题等,省自己很多时间。祝好,加油

  • 董沫然

    纯211大学梯度表,一张图全详细告诉你们,其中顶级211的大学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家有孩子的,保存下来,孩子高考填报志愿能用上,很具有参考的价值。#我在头条搞创作# #教育听我说# #头号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