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20届考生,放弃了吉大湖大中海洋等985,选了苏州大学对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20届考生,放弃了吉大湖大中海洋等985,选了苏州大学对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2 个回答

  • 沉稳步伐

    苏大的分数根本就不够那几所985,所以没有后悔一说

  • 梦飞

    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真的比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差很多嘛?
    深大<上大≈苏大≤湖大≈吉大≤山大。
    上大,苏大和深大基本上没有竞争关系。苏大背靠苏州这个好地方就业不愁,上大就业基本上在上海和周边,这俩学校的学生哪怕去杭州也不会去深圳,起码在杭州还有一定的知名度。
    深圳大学离开深圳就是非常普通的一本,都说深大在深圳就业极其好,前提是你能在深圳买得起房,永远不离开深圳啊
    能去吉大山大湖大,很少人考虑深圳大学,想去深圳就业不难,深圳的知名企业也会去这些学校校招。
    苏大,上大分数和湖大吉大差不多,比山大略低,怎么选择看专业,专业之间的差距明显>学校之间的差距。比如法学医学车辆肯定首选吉大。 #教育听我说##2021生机大会##考研#

  • 教育

    应该看个人的选择和意向。大学所在的地域也是关键点。苏州很好。苏州大学近几年各大排名和势头也都很强。但是。如果是中国海洋西农。可以选择苏州大学。但如果是吉林大学。如果不考虑地域问题,选吉林大学无疑是更好。湖南大学也比苏州大学好一些。

    不过苏州大学的实力很强。地处苏州。地域方面优势明显。苏州临近杭州上海南京。无疑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要优于长春和长沙。

  • 沉稳风度

    苏州大学排名虚高,保研率只有5%左右,985高校保研率15%以上。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 秋水伊人

    吉大,湖大,中海洋在我国39所985高校中位于下游,吉大是中央直管的副部级高校,位于长春市,学风纯正,科研能力强,是性价比非要高的一所双一流A类高校。其中有11个A类学科,临床医学,法学,车辆工程等学科非常强,由于地理位置与东北经济发展缓慢,学校近年来有所下滑。

    湖大位于长沙,坐拥三沙,背靠岳麓山,风景秀丽,湖大以理工科为主,人文学科为辅的高校,湖大的毕业生深造率高,在南方地区声誉良好,湖大有5个A类学科,其中土木工程,车辆工程比较强。

    中海洋位于青岛市,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中海洋科学与水产学科被评为A+,

    苏州大学,位于苏州市,得益于苏州经济的强大,苏州大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师资力量强大,硬件设施一流,其软件学和设计学为A类学科,苏州大学近年来在江苏省高校综合排名第五,在211大学里算上游。

    如果你毕业后想在上海江浙一带发展,苏州大学的优势很大,如果你想进政府部门或者全国别的区域发展苏大优势不及吉大,湖大,中海洋。

  • 秋实累累

    以后会悔得肝肠寸断。

  • 岁月如歌

    选择没有对错,只要考生喜欢并适合的专业,对错的是选择后你有没有尽心尽力学习,有没脚踏实地做事。

    985院校的教育资源多数要比211院校强一些,当然以后要看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年投入经费也是高于一流学科的。苏州大学地方支持经费会有一些,但还是有差距的。

    苏州大学地处江苏经济发达,思维模式先进,毕业后就业选择,这种城市红利,也是优势。

    每个考生对未来规划不一样,选择就会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董沫然

    考研进行时,首先,恭喜进入复试的同学,但复试不仅考察表现,还会权衡本科背景,初试第一、第二都可能刷掉。背后是对本科背景的偏好,有些学校尤其重视
    1、兰州大学:位于大西北,兰大偏好985,至少211,双非学生慎重!
    2、武汉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大、华中师范大学等,也对本科学校看的重!
    3、南京理工、南航:喜欢录取优质调剂的学生,而且985、211大学。
    4、山东大学、电子科大:看重考生本科学校,双非慎重报考。
    5、厦门大学:喜欢录取福建的考生
    6、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重视本科背景,倾向招生985调剂学生。
    7、南开、川大、东南大学、西工大、重大、东北大学、吉大、同济、华南理工等,英雄不问出生类型学校。对双非很友好!

  • 风华正茂

    分专业啊 苏大地理位置好 在南方发展就去啊

  • 沉稳如山

    苏州大学也很好,该同学考研去吉大,湖大,中海洋也行!年轻人碰几次壁,走几次弯路,对以后人生也是一种锻炼!

  • 沉稳风度

    苏大中上211,能走临床等优势专业,要比一般985劣势专业强。但整体实力与985还有差距。有些排名苏大甚至超过了一些中流985,个人认为排名虚高。

  • 淡定自若

    此轮院士增选,吉林大学的确尴尬:不仅挂零,而且4位院士校友均本硕博都在吉大完成、均在吉大教学多年并成为重点人才,结果,3人跳槽(加盟苏州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人调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最终,为人做嫁衣。
    吉大校领导要反思:自己培养的人才都留不住,可不仅仅是一句“东北经济不行”就可以搪塞过去的。当年合肥多困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样办的风生水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