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江苏海洋大学有博士点吗?,江苏海洋大学有博士点吗,江苏海洋大学什么时候有博士点,江苏海洋大学有哪些博士点,江苏海洋大学博士点有几个,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江苏海洋大学博士点能通过吗,江苏海洋大学博士点立项,江苏海洋大学博士点2022,江苏海洋大学博士点是什么专业,江苏海洋大学申请博士点材料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如果说淮海工学院更名江苏海洋大学是江苏高校最成功的更名,那么这所学校的更名必然排第二成功!这所大学的主体前身之一是原粮食部在南京的干部学校,后来从粮食学校升级为粮食经济学院,为升级财经类打好了基础,后来吸纳南京物资、江苏财专(镇江)、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终于2000年筹建,在2003年就正式更名南京财经大学!
昔日的粮食学校摇身一变南京财大,校名影响力和辨识度、吸引力可以说是得到质的飞跃,众多学子争相报考,因为有南京地域优势的加持,一时间水涨船高,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双一流的南财,录取分数连年力压不少211甚至985院校!南京财大现有1个博士后流通站,没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在最新的一份大学排名榜单中,南财排名力压多所211双一流,省内的多所老牌实力高校也被超过如南京工大、扬州大学、南京林大等,说实话这个排名有一点虚高,不过近年来南财发展十分迅猛是大家尤其是江苏省内的考生有目共睹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南财大拥有3个B类学科上榜,分别是应用经济学B,工商管理B,食品科学与工程B-,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获得C+。7月6日更是有网友在留言板建议南财与南审合并,集中优势资源,建成一所江苏财经实力在全国排的上号的新南京财经大学,留言板的回复是已经转相关部门处理研究!如果真的成型,那南财的实力必将又是一个质的飞跃!大家觉得南财与南审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
当年的自己高考志愿填得很随意,留下很多遗憾,如何让孩子考的分数不浪费,进入理想的学校,如同项目攻坚,我足足研究了一周,总结分享下:
1、 在excel里做一张表,包含的关键字段有校名、城市、近三年的录取分、位次值及位次变化趋势,上一年和今年的招生计划,学校的软科等排名,学校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等等(附图)
2、 筛选学校:
a) 根据高考分数粗筛出学校:根据孩子高考分数的位次值查到去年相同位次值对应的分数(去年同位分),学校下发资料中有一本提供每个学校近三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三年的一分一段表,把“投档平均分”与孩子同位分相近(上下5分以内,艺术类该分数段平均每分有100人左右)的学校用记号笔全标出来。这个筛选基本就把冲、稳、保的学校都框出来了。
b) 城市作为精筛第一维度,学校所在城市要么省会,要么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这样一来很多学校就会被滤掉,剩下的就十来所了。最后筛出来建筑类大学2所(沈阳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师范类大学2所(辽宁师范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工业农业类综合性大学5所(河南工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经济类大学3所(云南财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商学院)。
c) 学校作为精筛第二维度,第一看该校近三年位次值变化趋势,如果趋势变化是远离我的位次值的,说明该校填报趋热,冲的可能非常小,权衡后又去掉一所湖南工业大学(位次值逐年升高,且在株州);第二看各校的硕博点,没有硕士点的是不是说明学校的学术能力不够呢?所以又去掉一所师范类学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硕士点0,投档位次值还偏高),于是还剩下10所学校(艺术二批志愿需填9所)
3、 学校的排序:如果说选哪些学校主要是由高考分数决定的,那么志愿的排序则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学校的实力(软科排名,硕博点)、学校的层次(在大文大理招生的批次与投档线)、该校美术类专业的设置。
a) 沈阳建筑大学排第一志愿:该校在湖北等绝大多数省份都是理科一批招生,在湖北理科录取分数线高过一本批次线30分,这是妥妥的一本啊,虽然艺术在二批招生,但以艺术二本的分数上一本院校不香吗?硕士点30博士点5,软科最新排名186。还有一点重要的,设计与建筑有相关性强。
b) 志愿中间段以工、农综合性学校为主:它们软科排名比较接近,在湖北文理投档线也比较接近,那么影响其顺序的就是专业设置全不全,是独立设置的艺术学院还是一个小科专业。这几所院校四大设计专业基本都有,工科类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不会弱。
c) 志愿后段的学校以经济类学校为主:经济类院校强势专业是金融类,艺术类不是强势学科,而且经济类近年热度高,把投档位次值推得比较高,反而学校实力容易被忽略。举例:2019湖北经济学院最低投档线位次置是高于沈建大的,但他的硕士点只有1,博士点0,软科排名要低几十位。把湖北经济学院排在志愿的倒数第三位的原因是学校在武汉,学校环境不错。
d) 特别说明:9个学校的排序并不是按冲、稳、保来排序,而是按照对学校最喜欢最想去的程度依次排序。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9个志愿是并列的,对每一个考生而言,只是有无名额的区别,没有位次的差异。要确保被最心仪的大学录进去,而不是被位次最靠前的录进去(投档线与学校实力不完全划等号的,想留在省内的学生多就会推高分数线,例如湖北经济学院)
e) 其他影响志愿排序的因素:有人要问,这志愿就没有孩子的主意吗?有的,孩子积极参与了,她搜集了各个学校宿舍是几人间,是否独立卫生间、澡堂是不是隔间,食堂好不好吃、有无地铁等等。哪个学校排在靠前一位,由她说了算。其实沈阳建筑大学是不符合她的这些标准的,南方人特别不能接受东北的大澡堂子。但她想上一本,希望学校环境美学风好,所以她最终听从了我们,把沈阳建筑大学排在第一志愿了。
4、 其他会影响志愿可靠性的因素:造成退档的特殊要求、招生计划的增减,类似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等等。
5、 志愿可靠性验证:任何志愿填报都存在不确定性,沈阳建筑大学在湖北只招5个人,这意味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请专业人士指导,全靠逻辑分析。为了验证,我把艺术一批所有统考和校考的2020招生计划人数加起来,再把艺术二批去年投档线排在沈建大前面的几所学校2020招生计划人数加起来,总和与孩子的位次值大致相当。
所有的分析做完,我对家人说,如果被最后一个志愿录取,就意味着我的策略分析是失败的。
结果是,被第一志愿沈阳建筑大学录取,填报了的9个志愿学校全都过了投档线,觉得不保险没有填报的也都没有过投档线。
有没有遗憾?当然有,学艺术没能进入美院。
但人生在这一刻不再是直直的一条路,人生轨迹生出了各种可能,期待在路的那一头能遇见各种美好。
这种具体问题,上他的学校官方网看一下就知道了,何必在这里问?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列入博士研究生建设单位!
岁月悠长
2022-10-13今年的高考招生,景德镇陶瓷大学出名了,不过,不是好名声。
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江西一本理科招生计划为1210人,缺额人数达到1063人,本科一志愿录取仅有147人,缺口率接近88%。
景德镇陶瓷大学可以溯源至:1910年的中国陶业学堂,1958年,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
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校,为轻工业部直属高校。1984年,获批为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设有“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文物与博物馆”“翻译”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设计学”“美术学”学科均为“B+”(全国第10位、江西第1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C+”。
学校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会计学,金融工程等本科专业59个,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
说句实在的话,这样的历史底蕴,这样的学术成绩,还是不错的一所大学。
这样的招生结果,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不得不提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校改名。
我们老百姓一方面,对于大学改名的鄙视,认为不好好教学,不好好做学问,总想着改名字。一方面,在孩子实际报考学校,又不得不选择一些名称高大上的学校。
就如江苏这些年几所改名的学校:
南京财经大学(早期名称:南京粮食经济学院)
江苏大学(早期名称:镇江农业机械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早期名称:镇江船舶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早期名称:徐州师范学院)
江苏海洋大学(早期名称:淮海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早期名称:常州职业师范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早期名称:江苏教育学院)
都说江苏省内,用江苏的大学实力一般,为啥大家还是愿意用“江苏”的抬头。
对于招生,对于师资聘用,都有实实在在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