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人普通一本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开学大三,考研需要准备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先准备英语和政治,这两科是全国统考,统一试题;至于专业课看你报考专业和学校,专业课是院校导师组自己出题,最好联系师兄师姐熟悉往年考题,或者联系导师。
慕了!这6所院校过线即可复试![大笑]快来看看~
01 安徽工程大学
02 贵州医科大学
03 贵州中医药大学
04 遵义医科大学
05 包头医学院
06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复试##考研##考研复试##2021考研##上岸##硕士研究生##分数线#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努力复习,剩余的就交给运气,顺其自然
物化政了政治考研必备。物理化学纯理科。
昨天晚上,我问我们家那位就要升上大三的外甥女:准备考研还是考编?
她回答说:考研和考编,我选择考研!
小姑娘学的专业是小学教育,虽然专业可以应聘小学的语数英老师,但我一直担心,在更细分的专业组里,她的优势何在?
所以,我一直纠结,她要不要读研究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如今,知道了小姑娘有自己的想法,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风华不减
2022-10-11首先了解考研分为两个过程:初试和复试。
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一般在12月最后一个周末组织考试,一般考4门课程:两门公共课(政治和英语,满分100)、一门基础课(多考数学,数一、数二或数三)、一门专业课。其中公共课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由各学校自主命题。当然,也有些专业课联考也是统一命题。有些专业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这两门专业课也是学校命题。初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实力。
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一般在笔试后次年的3-4月份,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外语口语和听力等内容,一般先进行专业的笔试考试,这方面需提前准备,各招生单位复试笔试科目不同,同样是以卷面考试为主;专业面试就是招生单位会安排几个面试老师当面给你提出几个不同的专业问题让你现场做答,一般是多对一,也就是说是多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其他学生在场外等候,面试的时候会了解你的各方面,问专业问题,也会考察你的英语口语对话能力。复试的各项加起来就是复试成绩,一般是考试过后当天或次日就出成绩。初试和复试成绩合起来会有一个综合排名,一般招生单位会公布并按照成绩录取。
复试不仅考察你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考察你的临场发挥的能力,也就是看你的综合能力。当然我们都知道,初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初试成绩能否达到该校的复试分数线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入复试。初试看的不仅仅是总成绩,还要看单科分数是否达到分数线,单科成绩达不到同样也进不了复试,所以不可偏科,首先要保证单科过线,然后提升总成绩,不要到最后总成绩很高,而因某一科(比如英语不过线)而功归一篑。初试后到成绩出来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准备下复试内容,复试同样不可忽视哦,复试成绩在最后的总成绩中还占一定的比例,而最后的总成绩决定了你是否被录取以及能否取得奖学金或者公费。所以,考研究生不仅得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得有良好的个人综合能力。
如果你想要考研究生,需要提前做以下准备:(1)了解考研院校的相关信息:报考专业的招录比、往年录取分数线、录取人数、考试科目、培养方向、参考书目、历年真题。
获得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a)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b)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C)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d)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不会后悔,很多考研学生都是咨询往届考上研的师兄师姐。 (e)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f)网站。
(2)除了考研院校之外,需要了解你所报考的专业的信息,搜集相关的复习资料,可以通过qq群、考研论坛、微信公众号、知乎、贴吧等渠道了解。
(3)公共课准备,尽量在考研之前把英语四六级过了,四六级是招生单位非常看中的一个招生指标,英语是个慢工出细活的科目,需要长期积累。
(4)了解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一般在10月和11月(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过程)。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
(5)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备考了,很多学生大三就开始备考了,因为考研没有人给你时间的,完全是你自己挤时间,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同时,空余时间要好好准备,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考研而把学业丢下挂科哦,因为复试的时候交的材料中是有成绩单的哦,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只有拿到本科毕业证才可以被招生单位录取研究生哦,报到时是要看毕业证的哦,因为没有拿到毕业证而不被复试通过的学校录取的例子是有的哦!
(6)笔试成绩公布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这几天短暂的调剂时间,快速反应快速调剂还可能调剂到好的学校,速度稍慢可能就失去名额失去调剂机会,要时刻关注快速调整反应。
按照以上流程准备即可,所以考研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需要全方位关注,时刻努力,可以说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努力加油,祝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