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本科985院校,考研调剂双非院校,去还是不去?

想咨询一下关于本科985院校,考研调剂双非院校,去还是不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本科阶段是拓展知识的范围,研究生阶段是攻克知识的深度。一般985院校的基础学科都不错,所以本科阶段尽可能读老牌学校,到了研究生阶段就该有明确的目标了,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方向。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突出专业,并且这一领域大多数人也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选择适合的专业,先天人气资源就比别人高了。到了工作岗位,前三年还有人注意的毕业学校,后面没人注意了,你就是顶尖学校毕业的,周边你的同门师兄师弟少,你就泯然众人矣。

  • 沉稳之选

    看个人情况吧!如果以后想读博士,出国做博士后的话,可以先委屈求全,先去读个研究生。如果对本专业没什么兴趣,以后也不想读博士了,最好还是直接工作!毕竟985的本科生社会上还是看中的。

  • 岁月如歌

    看你未来就业选项,想专业内发展不读,想考公务员或其他非本专业领域就读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我们家985没上调剂一个头部双非,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看导师,能走就走时间也是成本,年龄考大了也没意思

  • 墨香

    调剂是你申请了才会调剂。

    既然珍惜985本科那身羽毛,你申请双非调剂干什么?

    调剂成了,又在那儿犹豫,患得患失。

    研究生学历永远比本科高一阶,是通向更高层次就业的通行证,无论该学历出自985还是双非。

    985本科学历并不会随着你上了双非研究生失效。

  • 秋意浓情

    #教资# 我想问问条友们,教师资格证有必要考吗?
    本人在一所双非一本师范大学
    学的却是金融,非师范专业
    属于是调剂的专业,对金融也没有什么敏感性,成绩中上,算不上多好
    想过要考研,但是目前还没有什么方向
    今年也达到了考教资的条件(大三了)
    但是又不知道我是应该直接考研还是先准备教资[敲打]

  • 良心宝贝

    强烈建议不要去,我是一个研究生,马上就要去实习了。完全不需要为了一个继续读书拉低自己的学历。

  • 岁月悠长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考研只要能上岸都值得去,就看你自己认不认命,如果不想认命,那就不去,我是今天出的成绩,准备二战。

  • 梦飞

    去啊,上了研究生以后平台不一样了,眼界也宽很多,还可以继续读博。双非也是研究生

  • 沉稳前行

    四月十五日了,考研调剂接近尾声了。今年儿子的考研算是结束了。复盘了一下,感觉像一场噩梦,简单总结一下,也算是经验教训吧。
    儿子高考和211擦肩而过,差了三分,为了保专业放弃了边远地区的211,又不想复读,所以名校一直是一个情节。这次考研从去年开始复习,一开始定的目标是某985大学,但是由于该大学计算机学硕仅有一名名额,就放弃了,改报了位于天津的一所211大学,该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的科目是是政治,数一英一,408计算机国家统考。四门功课都是国家统考,儿子子说这样可以避免被压分,虽然这个组合难度最大,也算各有利弊。当时儿子和我们对考研的种种细节知之甚少,这样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大三寒假儿子复习很认真,和高中同桌一起每天去图书馆学习,效果很好。开学大四,暑假的时候,他同桌提出租一个自习室,学习效率高一些,儿子没有参加,觉得自习室离家远,天热懒得去。同桌就自己租了自习室学习,后来他考上了北京交大。儿子则在家复习,效果很差,一天看不了一会书,基本就属于放羊状态了,说了又不听。开学后因为疫情,学校没有组织实习,有了宽裕的时间复习,效果很好,但为时已晚,计算机专业408模式统考,是有四门功课组成,复习量极大,占用时间多,因为暑假儿子没有抓紧,这时候时间明显不够用,政治没时间看,暑假一眼没看,数学看的也不充分。考完试放寒假你,儿子原来说寒假不管考的如何都要进行复试准备,结果放了寒假,有进入懒散玩的状态,一天书没看。考试结果不出所料,政治61,英语一63,数学一79,专业课93,总分296。差五分未进复试。既成事实无法改变,只能调剂,从此进入噩梦状态。
    一开始我们都比较乐观,296分数虽然不算高,但是有些211大学一志愿录取的很多都低于这个分数,调剂一个不错的一本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开始大量的查询调剂信息,往年资料好人各路专家的讲解,恶补各种以前不知道的调剂常识,就不一一细说了。按照这些最为经验和常识,学硕还是好调剂的,因为专硕英二数二居多,不能调到英一数一等等。同时也积极联系学校,得到了几所大学的回应,有的还给儿子打了电话,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预想的调剂系统并未按往年时间开通,一下子晚开了半个月,感觉要糟。果然,四月六日调剂系统终于开了,三个志愿两个填了联系最多的两个学校,第三个填了一个211,不冲一下总不死心。结果调剂报名情况出乎意料,高分如云,好在报的两个学校都给了复试通知,但是一所是英二数二和英一数一一起调剂,另一家是自命题和408统考一起调剂,而且报录比都是一比四!和我们预想和专家说的完全不一样啊,难度相差很大不同科目放在一起拼分数,结果可想而知了 ,两次都被复试淘汰了。另一个211也失败了,没有得到复试通知。随后几天又报不同的大学,无一例外都是混合调剂,英一数一和408统考难度大,和人家拼分数没有胜算,而且由于开通晚,今年一志愿落榜的高分人多,加入调剂,而且往年陆续开通变成众多大学一窝蜂的在开通系统当天涌上调剂平台,学生选择余地进一步被压缩,无法形成调剂先后次序,儿子也失去了耐心,非要二战,非985211不上,犹如被洗脑。主动拒绝了一所师范大学的复试通知,差点把我气晕。
    考研噩梦基本算过去了,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也算是失败中的一点所得吧。
    1.学习没有计划性,懒散,导致复习草草收场,而自己觉得已经很努力了。
    2.考前对考研和调剂规则一无所知,既不知彼又不知己,盲目乐观。
    3.不知道考研选择一志愿学校的重要性,脑子里还是高考规则意识。
    4.对一志愿范围学校知之甚少,没有深入研究选择。
    5.盲目乐观,冲击名校,985211情节严重影响判断力,对调剂双非大学主动放弃,对复试完全是应付,听不进意见。
    6.最关键一条,做事态度不端正,自大自满。觉得轻易就能成功,不须要竭尽全力。
    失败的成本是高昂的,结果基本不可改变,除非出现奇迹。2022考研虽未正式结束,基本也就这样了。2023年考研只会更难。如不吸取教训,成功希望又有几何?我们改变不了外界,所能做的只能是提升自己,但愿儿子能从中学到些东西,也算是失败中的一点收获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