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20考研政治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取得较高的分数?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今年刚刚上岸,我的经验是:
1.政治复习不宜早也不宜晚,肖大大1000题到手后开始正好(6月中下旬)。听徐涛的课,做肖大大1000题,不用太快,听一章做一章就行,一直到暑假结束,肖大大知识点提要到手之时开始下一阶段(9月下旬)。
2.肖大大知识点提要到手,配徐涛最新强化课(这个课会把考试大纲的点全部讲到),再夯一遍知识点,1000题可以二刷,或者直接按道剖析,选项怎么对的,怎么错的,这也我觉得政治选择题提高的最关键阶段,一直到肖八到手开始下一阶段(11月中上旬)。
3.肖八到手,开始模拟,大题可不看,重点是选择,对完答案也要细分析,这时如果做完了,但是肖四还没出版,可以再看看知识点提要或1000题,感觉哪里薄弱再查缺补漏。肖四到手开始最后阶段(考前两周)。
4.肖四选择很简单,参考价值不大,主要是1000题和肖八里易错的原题重现,它主要用于大题,四套,20个大题,两周之内必须拿下,不要以为它不多,其实背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话很绕口,千万别只剩一周的时候再背,那会儿心态是崩的,早背早完事儿,要保证背到静夜思水平,张口就来。肖四在考研政治中的地位我想每一位考研人都有所耳闻,年年考前反押题,年年考后说真香。即便真的押不上,我想这20道背下来,也学会怎么写了,大题并不能拉开差距,它更看的是这个学生是不是一心向党,选择题才是靠实力拿分的。
总结:四本书,1000题,知识点提要,肖八,肖四。一门课,徐涛政治。考完后可以再看我发的这篇帖子,过来人都明白。
刷选择题,挑选本年重大事件的大题背。OK
2020政治高分的研友有哪些复习心得?#考研政治[超话]##考研政治政治知识点##考研政治##考研#
首先考研政治要想考高分的话,最好是早点开始复习比较好,不要听网上所谓的经验贴说的,最后两个月集中精力复习就考到80分以上了,当然不排除有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还是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的,而且复习的过程中最好是把书看一遍,这样以来会对整个政治考试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面复习的时候遇到某个知识点也不至于不知道的。
其次备考期间铁了心要自己复习,也建议不要单单依靠自己一个人看书学习,因为自己看书的话没有方向复习就会很没有规划,不但影响自己的复习进度,还会影响自己复习的信心,因此就不如跟着课程学习起来方便些,而在帮助记忆的课程中,最有效果的就是原静政治蓝宝课了,原老师讲课讲得非常好,生动形象,我在听她的课时感觉根本停不下来,讲解知识点也是很认真细致的,对于最难记忆的马原和毛中特部分解释的也很到位,比我自己背诵的效果好多了,印象也很深刻,课程听过一遍以后,都不用课下再自己抽时间背诵了,对我来说真是帮助记忆的最好的课程了,简直是快速记忆的必须课程了。
最后再接着刷题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回顾自己做错的题,错题的知识点要看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做对了的题也一定不要忽略,要看自己是真的会了还是蒙对的,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家有用,考研加油啊。
【现在复习政治还来得及,而且想要冲刺80+也不是不可能】
一、重视选择题
考研政治高分的核心是选择题,得选择者得天下!考过政治的都知道,最后拉开分差,或者得高分的关键都在选择,分析题大家差距不大,而且主观题还会存在”可怕“的压分!所以“攻克”选择题理解是你们高分最重要,最稳的方式。10月,你必须要开始刷题了!多刷、狠刷、重复刷,“以战养战”!
二、抓重点复习
抓住重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
1、马原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时间和空间;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对范畴。
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真理和价值。
2、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的内涵与地位;总任务;总布局;战略布局。
3、史纲
总结各时期土地政策;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党的历次重要会议
重点关注五四运动、建国等考点群。
4、思修
重点关注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三、背诵时政
每年会有一些背诵时政的小册子,目的在于记忆和背诵当年时政,帮助考生得分。因为时政部分在考研政治中占据了16分,其中选择题部分2道单选2道多选皆是出自当年时政。考生注意熟记其中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外热点话题、重大国际会议等几个重要问题,记忆和背诵,并能够跟马原、毛中特、史纲和思修相关知识点结合,这对于考生要求高但做到的同学将会收益颇丰。
四、钻研真题
做题包括2010-2020考研政治真题,各种模拟题。因为命题者总是那些人,出题思路和套路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故做真题可以帮助你培养做题的感觉,熟悉出题者的出题风格以及考试角度,从而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按照出题者的出题角度顺利做题。建议在做真题的时候分析题的重要考点,因为有重复性。除此以外,还要训练一些模拟题,比如1000题,1600题等,做题的目的在于明确自己知识的盲区和误区,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即便有些题过分陈旧,却能够帮你训练思维,更深入知识点。#在职考研##21考研##考研政治#
2021考研高分多,考多少能过线?也许比去年还低一点,你认同吗?
2021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很多小伙伴第一时间在网上晒出了分数,都是400+的学霸,但是考300左右的一般都很少晒出来,毕竟没有多少存在感,那么看似这么多的高分,并不表明2021考研国考线的分数会提升多少,为何这么说呢?
影响国家线的因素比较多,在3月中旬国家线还没有出来之前,不管是谁的预测都是不太准确的,所以很多考研的孩子们不要被所谓的预测误导,只要有可能过线,就不要放弃备考复试和调剂的机会。
如果说2021考研题目的难度,很多数学考出满分的小伙伴是非常的厉害,很显然2021数学卷题目比较简单,尤其是数学二,不过英语这个对于很多考生来说的拦路虎,难度却更大一些,因为很多孩子晒出的成绩,英语都不高,这就证明,英语并不简单。
对于英语不好的小伙伴来说,可能会迎来好消息,英语的分数线会下降一些点,但是幅度也不要想有多大,大概也就悬殊一两分的样子。英语一会降一点,英语二其实并不是太难。
加之政治由于老肖的猜题比较准,很多小伙伴都考出了80+的成绩,综合三者的题目难易度分析,还有数学二的比较简单的情况,数学线也会有所回升,英语线下降,二者结合起来,打个平手,2021的国家线从这方面看,应该跟2020持平。
不过2021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的考研人数上涨幅度不算大,增加30多万人,加之2021考研人数还要扩招,这样综合下来,整体考研分数线也就下降一二分的样子。所以不要奢望会下降5分左右,因为去年的分数线比今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是因为2020扩招比较多导致。
考研初试结束后,如何准备复试呢?
首先,大概看自己的分数线能否够得上目标院校去年过复试线的分数线,如果高出20分以上,就说明很稳当,抓紧联系导师和学长学姐,了解2020面试基本步骤,由于2020是网上面试,相对较简单,所以2021面试如果是现场进行的话,去年的面试参考性就不大了,还因该咨询2019学长学姐的面试步骤。
其次,成绩在国家线左右的,如果报考的211以上院校,还想有学上的话,最好寻求调剂了,这还要看自己本科的学校,双非的话,调剂到双非非常难,因为很多双非在等着985、211的学生调剂到自己的院校,毕竟这些都是优质生源。
最后,分数距离国家线比较远的考生,也就收心开始找工作了,考研也只是一个途径,知识提升自己,让自己文凭含金量更高,寻求一个更高的平台,将来三年之后,依然还要找工作,当然还执着于考研的,还可以二战,但是分数也不能太低,否则二战效果还是比较差,不可恋战。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留言讨论。
沉稳如山
2022-10-101、选择题没有绝对的把握决不更改,所以对选择题的原则是争取一遍成功。不给自己留下回头再看的余地,否则,很难说后面的题可以全部答完再余留时间。
2、研读题干,认真细致。
基本要求有两个:首先,从总体上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不要钻牛角尖,也就是说当看到这个题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其次,题干本身有没有特殊要求。比如,“从唯物论的角度讲,说明了什么?”也就说,上文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答题过程就是通过表象知其内容,按照其形式再输出出来的过程。
3、分析选项。
有的选项一看便知是错误选项,可以直接排除。(也有的题目要求选择消极意义选项)有的选项模棱两可,可以暂时保留。分析选项的最终标准在于审视它是不是符合题意。
4、不定项题中注意的方略。
比较选项之间关系,他们是“你死我活”还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那么选择时候就知道两者要么同时选或不选,要么能且只能选一个。不定项中善用排除法。不定项选择要求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所以,排除两个,另外两个必然入选。
5、最后再认真选择,排除低级错误。
很多情况下选择题都会犯低级错误,这个是相对模糊的概念。比如说,08年题目中有关毛泽东思想概论的一个选择题,选项之一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正真的敌人。”很多朋友做错了,我认为就是比较低级的错误。这个选项明显符合毛泽东概论的语言特点,而且是否符合题意当时看着是模糊不定,必然选它了。
综上,考研政治就是一个有的放矢,再厚积,再薄发的过程。考研政治备战的目的无非两个:一、积累政治素材。二、锤炼并且严格训练答题思路。相信如果大家把握这两点,政治复习应该有个整体的思路了。最后,祝愿所有备战的考生复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