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安徽省有哪些好的一本大学?,安徽省有哪些好的一本大学排名,安徽省有哪些好的一本大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分享安徽省一本高校教师待遇
坐标安徽省某三线城市
就职于当地一所省属一本高校
教师,事业编制
博士研究生学历
讲师职称
目前每个月到手工资大概4000出头
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一共2400左右
年底的一次性奖励大概3万左右
绩效比较低,一年几千块钱
如此算来,安徽省某三线城市省属一本高校讲师一年的到手收入大概8-9万,加上公积金的话,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10-11万,平均下来一个月的到手收入大概7000-8000。
当然,这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讲师的工资待遇情况,职称不高,所以工资待遇比较一般。随着职称和工龄的提高,待遇也会有一定提升。
另外,高校教师的收入来源比较多样化,还有项目,科研奖励等收入,有时候也可以出去讲座等,主要看个人能力。
在安徽省某三线城市作为一名省属一本大学教师(讲师),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10-11万(加上公积金),这样的收入你觉得怎么样呢?
欢迎评论交流!
首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此外还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
学校和学校的差别怎么这么大呢?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招聘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而安徽省东至县公开招聘的老师绝大部分是安徽省本地的师范类大学,一本淮北师范大学,二本池州学院宿州学院等等之类的学校,作为紧缺人才引进的要好一点,就是安徽师范大学这类的学校。这就是就业要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不管是什么学校毕业的,这只是起点不同,最主要的是能够扎根教育事业,心无旁骛把学生教好,用自己的所学教给孩子们知识,用自己的见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
中科大,实力很强,安徽大学文科不错,一些专业也很强,合工大理科偏强一些。如果想上就上这三所,其它的在少数专业上还不错,整体上较这三所学校有所差距。差学校有好专业,好学校也有差专业。
安徽共有14所高校招收一本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学院。
Zhang123
2022-10-03双非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8年后的生活现状#如何选大学和专业#
作为一直以来的工科热门专业,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待遇怎么样?
今天这篇文章,双非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如今已毕业8年,接下来,我将以他的口吻,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宿舍4人的生活现状。
2010年,我们宿舍4人相聚在安徽省一所普通双非一本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回想当年的青葱岁月,四个人满脸朝气,如今8年时间过去,我们四个人也都有了各自的人生轨迹。
1号床,安徽淮北人,学习最认真的一个,性格内向,比较慢热。但是在和我们熟悉之后,就有了很多交流。大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拿过奖学金,评过三好学生,可能是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原因,最终没有选择考研。毕业那年,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应聘签约了中铁24局。当时签三方之前,兄弟们给他出谋划策,觉得虽然这家公司现在给的工资高,但以后要面临着长期在工地、不着家的情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从现如今土木工程专业,从前些年热门专业变成如今的冷门专业,也可以看出我们当时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中铁。毕业后,跟着项目全国各地跑,幸运的是,在工地找了个对象,中间还去非洲待过两年,工作这些年中规中矩,前期收入比较好,但是越到后面,行业和职业的限制就很明显了。到发文的今天,他仍然在山东的工地上日夜操劳着。
2号床,安徽宿州人,家庭条件最好的一位,为人比较谦虚,和兄弟们关系都不错。大学四年,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游戏上,索性也没有挂过科。因为家里父母对他的职业规划比较好,一直劝他考研。尽管他不是很愿意,但在家里人的压力下,也还是准备了一下。2013年12月份考研的时候,他考了数学后,就再也没有参加后面的考试,算是主动放弃了。大学毕业后,在校外租了个房子,继续准备二战。造化弄人,第二年也没有成功上岸。但是他家庭条件好,可以一直给他提供经济上的支持。2016年他成功上岸中国矿大。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插曲,他研一的时候,矿大的本科同学都快毕业了。19年硕士毕业的时候,他一直想回老家宿州的电网或者铁路局工作。但因为年纪太大,不符合条件,最后只好进了老家市级的电信公司工作。20年结婚,生活幸福美满。
3号床,天津人,宿舍唯一的外地人,皮肤有点黑,为人友好健谈,就是成绩不太好。印象中大学的每次考试,他都是在斗智斗勇中艰难度过。因为是外地人的缘故,学校对他也比较照顾,最后顺利毕业,回到老家铁路局天津机务段从事高铁检修,也算是进了体制内了,收入中等,好在稳定,缺点就是,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而且没有节假日,有时候过年都是在宿舍度过。他也是我们四人中最早结婚的一个,2017年结婚,有一个女儿,生活非常美满。
最后是我自己,安徽安庆人,传说中的小镇青年,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出过安徽,上大学之后也是如此。高中的时候,学校管理极为严格,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上大学后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定力不够,玩游戏、看小说、谈对象,基本上除了学习之外“无恶不作”,考试也是磕磕绊绊,一路补考到大四毕业。毕业后,校招去了苏州一家自动化企业,也是在毕业后,才意识到大学没有好好学习的痛苦。可惜为时晚矣。机缘巧合之下,15年去了无锡一家工控企业做硬件设计,16年赶在房价暴涨之前,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幸运入手一套房。在传统的制造行业摸爬滚打了两年,跳槽去了那个时候还不是很火的半导体行业。在一家央企工作,一直待到了现在,19年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她在无锡市区的一所小学当教师,央企加小学教师的组合,在二线城市来说,生活算是比较滋润的了,日子也逐渐趋于平静。
12年前四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在12年后,成了四个三十而立的中年男人。在社会和家庭中奋斗着、挣扎着,也享受着。我们宿舍四人的经历,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1号床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早早出来工作。2号床,家境殷实,职业规划清晰,甚至可以毫无压力的三战考研。3号床在家里人的安排下,毕业后得到了一份好工作。而我则属于更多的,条件普通而又迷茫的一批人,在毕业和工作的浪潮中,被推着蒙眼前行,再无回头路。如果说我有什么遗憾,应该是后悔当年没有考研,甚至说连尝试都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