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有谁考过同等学力申硕,谈谈经验,好考吗,有用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同等学力申硕[超话]# 对于很多参与工作的人来说,在顾及家庭、孩子、工作的同时再来考个在职研究生,但是很多公职,企事业单位人员提升学历又非常有必要,双证在职研究生需要参加统考,和全日制一样的难度,这个时候很多人就考虑到可以先免考入学的单证同等学力申硕,这个证真的够用吗?在这里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单位内部人员拿单证同等学力申硕非常够用,如果跳槽,求职新工作就不太够了!找到一个正规的机构就非常省事了
现如今大部人的学历都停留在本科,学位也停留在学士学位。其实这部分人还是可以很轻松的拿到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申硕就是其中最简章的一种方法。
“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出现的目的,是在现行的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渠道之外,对那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位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的人的一种认可。
同等学力申硕,为先学后考可免试入学,直接参加课程班的学习。该课程班学制两年,通常在周末或节假日集中上课,分为面授和网络两种授课方式。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修满学分后,可得课程结业证书,该证书在院校官网可查有一定认可度。满足条件可参加全国统一的申硕考试,通过后完成论文答辩,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同等学历申硕的问题,欢迎留言咨询老师。
同等学力申硕,轻松拿985,211硕士学位
我们都知道,如果报考985或者是211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如果是报考在职研究生,那我们的机会就会大大提升,因为很多985,211院校都是以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进行招生。由于入学门槛低、考试难度小、通过率高等优势,同等学力申硕的热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家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同等学力申硕的课程班是免试入学,无需辞职,本科有学位,满三年可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同等学力申硕##2022考研##在职研究生##在职考研#
以下是朋友真实经历:
但是并不容易相信——申硕这个考试很简单,以至于计算通过率是一件多余的事。你只要有一般意义上的备考复习并参加考试,十有八九能通过。
于我而言,通过率一直是个很纠结的问题。在参加2016年5月底的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经济类,首次参考)之前,我打听了历届考试通过情况,非常不乐观,甚至有点怀疑,每个五六十人的班级每年大约只能通过2-3人(两门都及格即通过)。但这是真实的数据,我被这个数字吓到了。直到我今年顺利通过考试(英语78,经济综合84)。我是本科毕业9年后参加这个考试的,利用下班之余复习,花了2个多月。回首这个过程,觉得有些话想讲出来。所以有了这篇分享。
我们班70几人,去年参加考试的同学两门都过的仅1位同学,今年两门都过的4个,包括我。2015-2016两年只通过了5个人,两年累计通过率才7%。这个结论看上去十分吓人。因为国家司法考试一年通过率也有10%。而我写这篇文字是想告诉同学们事实恰恰相反:这个考试其实很简单。不要被表象迷惑,下面我来分析真实的通过率给你听。
首先,假设有某个班级有100个人,根据经验,这100个人里至少有30个是不具备考试资格的,因为申硕考试要求本科毕业工作满三年以后才能登记并考试,但对入学并没有这样的要求。实际情况是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不少本科刚毕业一两年的小童鞋(我同桌就是这样的)。刨掉他们分母只有70人了。
这70人里能坚持把学校规定的课程上完从而能拿到结业证的,只有40人。另外30人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就不来上课了,半途放弃。按照规定必须修满学分拿到结业证才可以申请学位,所以这30个人实际上是不会去参加全国统考的,因为没有意义。这样又刨掉30人,分母只有40人了。
这40人具备基本的考试资格并且能坚持修完学校课程。考虑到申硕考试4年内有效,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学习规划,他们并不会全部集中在某一年参考。比如我就是第二年才参考。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早点考过,因此比较合理的分配是:计划本年(注意本年并不一定指第一年,而是平均意义上的某一年)参考的人20个,计划推迟一年参考的15个,推迟两年参考的5个。推迟三年的为0(应该没有人一开始就要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吧)。
但实际上,计划某一年度参考的20个人里,有不少因为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其他情况,主动或被迫推迟考试计划。我最开始的计划就是当年参考,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改在了下一年。这类人大概8个。刨掉这8个人,实际上报名参考的只有12人。
根据我的观察,一个考场里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位置是空着的,也就是说他们打印了准考证,但是没有来参加考试,那么上述的12个人里最后实际参加了考试的只有9人。
根据经验,有将近一半的人属于裸考或半裸考状态,就是几乎没有复习,或者课本连一遍都没有看完的,因为这种复习完全靠自觉,没有人会催促你读书的,而人都有惰性,反正有4次机会,先试一下呗。参加考试的9个人里,大约有4个这样抱着第一年来碰运气的态度(有不少人觉得兴许英语能蒙混过关,因为难度小,大家多少都有点英语基础)。刨掉裸考、半裸考的4个,还有5个人。
所以,一个100个人的班级里,在一个年度内,实际上只有5个人是有备考复习并坚持到最后走出考场的。不考虑他们复习效果如何,即使只通过了3个,那通过率也有60%!根据我了解的情况,100人的班级平均每年通过考试的肯定不止3个人。
所以只要有备考复习并坚持考完,你的通过率一定在60%以上。千万不要被“上一届的去年全班只有2个人通过考试”这样的话吓倒。无论从真实的通过率,还是复习所需的精力,还是从试题难度上考量,它都是一场相对容易的考试。
金色夕阳
2022-10-03十几年前,同等学力申硕,每年的全国通考,外语一项通过率是固定的,不到30%,就这一项就卡掉多人,在分数及格的基础上,无论你考试分数有多高,只有不到30%的人能算通过,跟分数无太大关系;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比例限制啦。
同时,脱产一年,基础课是跟全日制研究生同专业的新生一起上课,一起考试,选修和必修课程的要求,以及学分和考试同等要求。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同等学力很吃亏,但是因为在职,单位不同意脱产两年半的话,就没有办法,没有选择的余地。通过了全国统一的外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能力考试以后,论文是回原单位做,根据导师开的题目和时间要求(导师会安排开题评审会),自己准备,在三年内通过论文答辩,才能取得硕士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