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完18年法硕的同学,有什么建议要给19年考生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在大学里,我见到了很多考研高分大佬,也见到了从专科一路读到博士的伙伴;见到了同一天入学又退学的研究生,也见到了不能再坚持半年就可以毕业的研究生。所以啊,各有各的路,在这“考研党”和“研究生”两个圈子里,你可以想象自己的未来,也可以追忆自己的过往。
我原本满心欢喜以为这次可以上岸,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能由于 50 天还是太短,我竟然考了和去年一模一样的分数,我不知道是应该为自己又一次没上岸而不开心,还是要为自己用了 50 天就达到去年一整年时间所得到结果而开心。不过,我并不后悔自己没有选择全职三战,出去工作也得到了另一番收获。
我今天一大清早给自己写了两封信,一份是给进入复试的自己看的,一份是给没能达到国家线的自己看的。前者写了草草数语,给了点对未来读研的嘱托就结束了;后者写了很多,回忆起当初选择考研、选择跨考、选择法硕、选择工作、选择辞职的种种决定,综上所述,我依然觉得自己走了一条最好的路。
我也心情不好,出了成绩就看了下省考,选择了一个报了上去,吃了口面,就睡了一下午。我在想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晚上听了众合的直播,我发现自己对再考一次的期待已经降得太低了,对华政又或许太过于执着。
晚上看到《相约星期二》,余秋雨先生序言中: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
我释然了,目前的我无法再享受考研所带来的欢喜,那就先按下暂停键吧。
成绩出来了,不同层级的分数也会面临不一样的压力,如果未能得偿所愿,我希望大家好好活着,去年听说一位同学因为刚考完政治不理想就选择了跳楼,我也在昔书的微博评论里常常会看到很痛心的字眼。我希望大家好好活着,不是在担保选择活着的人生就会有多么美好,我何德何能有这样的本事,只是觉得“人终有一死”,我们好好把“活着的剧本”演好,待我们老去,再演另一出剧本。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祝好。
#面对人生低谷的时候,该怎么继续走下去#
【#人大回应多名考生复试0分#:确有存在】4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法学类研究生的拟录取名单,34名考生复试成绩0分,其中包括初试第一的高分考生。有网友爆料称,多名被判0分的考生系涉嫌“泄题”,考完后在群聊中透露复试试题和流程,而此时复试仍在进行中。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工作人员表示,确有0分考生存在的情况,但并不清楚是否是因“泄题”导致的处罚。(图片源自网络)封面深境|人大法硕专业29名考生复试专业课为0分 网友:可能存在“泄题”情况 - 封面新闻 #人大法硕复试30余人成绩0分#
秋水共长天
2022-09-29人大法硕29人复试成绩成绩被取消
2021年人大法硕最高分415复试被刷,还有大量380,390的高分考生也被刷,只想说太可惜了,本来能考上研究生本身是非常难的事。考生为什么不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呢?而且考研本来竞争就很激烈,甚至需要一点点运气成分。
小白(化名)由于自己考试考的早,可能也认为自己考的好,考完就在群里吐槽难度,考点。这不是在给后面的考生机会么?考研本来就‘你死我活’自己还是三战考研,这点常识都不懂。。。而且考试前就签了承诺书了--考生需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不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
#北京头条# #考研# #大学# #职场# #直言职场# #职场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