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理科生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还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

想咨询一下关于理科生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还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vs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7 个回答

  • 金毛大汪汪

    #西安头条#受华为青睐的双非院校,就业好,升学率高,是哪所院校呢?你猜猜,这所院校呢,就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它是中国电子信息类四大名校之一,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有五个校区,拥有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师资力量非常强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以及会计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前六个专业是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所以学校在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面,连续五届都获得了国家教育成果奖,被称为是It企业家摇篮。
    杭电虽然是双非院校,但是它的录取分数线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录取分数并不低,在浙江省本省的话,2021年录取分数是600,三东是574,其他很多省份呢,也都是在600分以上的,比如说河南602分,可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报考热度,是非常高的,要知道这样的一个分数,在很多省份,足可以上一所211院校了,当然,这些分数也是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这些专业都是有关的,因为它的很多专业都属于热门专业,这些王牌专业录取分数,往往要高出院校最低录取分数很多,热门又有前途的专业,大家当然都非常想上,再加上杭州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条件。更吸引了不少的考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招生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他在本省的话,除了普通的招生,还有这个地方专项,定向招生等这样的招生计划,如果是浙江本省的考生,那可以多去关注一下他的三位一体招生,其他省的考生呢,可以去关注一下他的综合评价招生,这两个招生机会是属于一个低分捡漏的机会。而且可以选择他的王牌专业,这是考生报考综合评价最大的好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非常高的,据20年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这一届的毕业生就业率就达到了91.99%,该校研究生的一个就业率达到了97.65%,杭电很受华为的青睐,20年的毕业生,华为就录用了173人,海康录用了85人,中国移动录取了75人,可见,杭电就业的单位层次是非常高的,华为在19年的时候,也录用了200人左右,那为什么华为这么看好杭电呢?其实这和杭电的一个学科设置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它的电子,通讯,计算机,电子类方面实力强,为华为培养出了相关的人才。此外,还有不少的毕业生进入到银行系统,进入500强的企业也有,比如像阿里巴巴,国家电网,也有不少这个学校的毕业生。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想报考这个学校的话,那我们要注意一个选科的要求,老高考地区呢,一般这个学校招的是理科生。新高考呢,首选物理是很必要的。最后呢,记住参加他的综合评价招生,因为综合评价招生里面都有这些王牌专业,相当于降分录取。而这些信息的查询,你只要拥有这张优志愿填报卡,就能查找到综合评价招生的信息,实现您家孩子低分上好大学的一个机会。
    朋友们,你们家的孩子明年会选择这所院校来报考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让您的孩子少走弯路,选到最理想的学校和最理想的专业,我们下期不见不散,拜拜!

  • 秋色宜人

    近十年高薪专业排行榜-现在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是哪个?

    计算机类专业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资待遇都是比较好的,整体来看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这两个专业是前景最好的。

    信息安全取代建筑学,异军突起成为月收入最高的专业。其次软件工程紧随其后,是唯一一个连续十年间均有上榜的专业。

    软件工程
    推荐院校: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
    推荐院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来源升学规划数据

  • 风华正茂

    南信大老底子是气象起家,不去高校机关,还是杭电就业面广一些。

  • 金色回忆

    南信大更好吧

  • 静以修心丶

    适合中等生的最佳院校
    电子信息行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深圳大学

  • 教育

    从就业看,我选杭电。

  • 教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略好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不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业率略高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但主要看你想选什么专业了,每个学校都有几个很强的专业,每年高考生分数在一本线以上三十分左右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两所学校。当然也可选择其它的学校,例如比较好的昆明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大学、扬州大学、宁波大学、陕西建筑科技大学、青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广西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国民航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