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体会颇多:
一、学习到汉语言的古今变化历史沿革。
二、学习到大量的名家古诗文著作,学习拜读到国内外现代作家的名著。
三、学习到文学概论,及对文学的评论写作方法。
如此等等,不一一例举,总之感到是畅游在语言、文学知识的海洋里。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最深的体会就是,可以读到很多古书。
这些古代的文章,历经数千年能够流传下来,自有其份量。我相信那一句,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华。有机会读到这些书,真是让人受益匪浅。看多了古书,再看看现在的人写的文章,感觉现代人的大部分作品就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喜欢读古书,也喜欢有古风的现代作品。对那些快餐文化自然有所挑剔。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时间还能倒流回填报高考志愿的那个时候,我想,我还是回毅然决然地选择汉语言文学!
什么原因呢?
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地介绍大仙儿老师的专业: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在学什么呢?
汉语言文学说白了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学。
门外汉只知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学文学,但是并不知道这个专业居然还要学语言学的知识!
所以,千万不要说什么汉语言文学的童鞋只会背书,其实想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还需要具备优秀的逻辑思辨能力,因为还有诸如,文艺学、语言学概论这样“打脑壳”的知识需要学习。
都说学中文的学生都具有一种超能力:超能背。
没错,学会系统地记忆大量知识,这是我们汉语言文学学生必备的求生技能。
我一直以为记忆东西是学习中最简单的事情,没想到,记忆东西对于理工科的同学们来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觉得文科生们千万不要觉得“超能背”不值钱,其实,拥有超能背的能力是很多理工科同学都羡慕的一点。
当然了,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们也不是每天都在背东西。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还是相当幸福的。
我们平时的学习状态就是听老师讲课,然后老师在课堂上会推荐各种非常有趣的书籍,要求我们课下去看,大多数时候都是看小说看电影,所以在大学四年里我过得相当幸福和欢乐。
这种幸福的生活每学期都会持续三个月的时间,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就要进入期末复习的紧急备战状态了。这一个月的时间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兵荒马乱。
我甚至觉得前面三个月都是在为最后这个月蓄力。因为最后这个月真的是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圆满渡过的。
最后这个月我的作息一般是早上九点背书,背到晚上九点……
而且越背越后悔,为什么自己不早点开始复习。然后就在内心反省,并要求自己下学期一定要早点开始复习。(但其实每学期都没有早早开始复习)
大家肯定有疑惑了,学好语言文学有什么用呢?
我觉得学习汉语言文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学会了:自洽。
大家可不要小看,自洽是非常重要的。
我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真的能够让自己的心态发生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在跟高中生讲课文的时候,每次都能从课文中获得新的启示。每次都会感慨这些课文不愧是选入了语文教材的。写得真的很舒服!
当然了,能够从事专业并养活自己,我觉得就更棒了。
我觉得每个专业都有特别的魅力,主要你能在其中快乐学习,并收获知识,这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总之,我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老师,我非常开心自己选择了这个专业。
关于这个专业,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互动!
同学的女儿普通一本,今年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感觉这个专业除了考公务员老师外毫无头绪,每天都很焦虑。害怕毕业即失业!
孩子不是能够沉下心读书的人,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反而适合沉下心读书的人。而且孩子本身性格外向,比较喜欢与人交流或者是具备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想靠自己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事业,不想吃公家饭!
这个专业将来能干嘛呢?朋友们有什么未来发展的建议吗??
#大学专业如何选#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学中文系里的一个主要专业,主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文学写作等课程。在这个专业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根据课程推进,能够读到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著,瞻览文学大师们的不同风采和写作风格。只要你能挤出时间,真是看不完的作品!这对于想从事文学学者来说,可是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事情啊!当然,如果你真的搞写作,还需要跳出学习形成的条条框框啊!因为作家写作,阅读经验固然重要,但最重要是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这是作家能写出好作品的最重要的原因。为什么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很少成为作家?中文系毕业生成为作家的也不多,就是因为他们被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文艺理论框住,跳不出来了啊!
我就是这个专业的,16年毕业的时候,专业和我一块就毕业了,那会上学的时候觉得考公好考结果发现招的最多其实是会计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没有啥优势,考中了几个地方银行,都是面试的时候没过,最后去了化工厂[捂脸]
无用就是大用,学了好像没学的体验。俗称万金油专业,啥都行,啥都不行。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啥都不行。
金色夕阳
2022-09-27#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人是2001年哈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别人不知道,我说一说我自己的体验吧!
一、汉语言文学都学什么专业
中文专业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写作技法等。这些科目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古代文学中的唐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老师讲课时就像讲故事一样,会讲这个作家的奇闻异事呀,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很有趣,特别吸引人。当代文学更不用说,每讲一个小说老师就会概括情节,就像小时候妈妈给讲故事一样。
二、上课很享受
上课特别的享受,不用记笔记,有同学记好了,期末复印就可以了,有的同学笔记,简直就是课堂实录,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要点突出。
三、老师讲课时都特别投入
老师讲课时特别投入,与文学中人物同喜同悲。记着古代文学教魏晋那一段的老师,特别喜欢嵇康,讲到嵇康时,唾沫横飞,气愤加钦佩喷薄而出,多年后也做了语文老师才感受到了当自己和某个诗人境遇相似时便会感同身受,讲课时格外的有触动。
三、老师水平很高
哈师大中文系老师水平都很高,毕竟在师大,中文也算王牌专业,但是现在不知道还是不是如此了。记着有一位张锦池老师,是全国名师,他不给本科生开课,一次他讲座,几百人的教室座无虚席,水泄不通,当时还小,由于张老师年龄大,还有口音,当时还纳闷,怎么好了,好在哪了,没觉着怎么样,多年后才发现,人家的研究和著作很多都是开先河的,很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听,可能当时听热闹比较多吧。
四、考试容易通过
当时班级有一些预科生,他们是体育预科生,为什么选中文呢?因为中文考试时好过,只需要期末背好笔记就能过去了,这是数学化学等学科不可能做到的。
五、毕业可选范围广
其实中文专业毕业可选范围还是挺广的,你可以做记者、编辑、文秘、老师,我的同学大多做了老师,也有一些考了公务员,部分做了编辑和文秘。也算是范围比较广了。
真的很怀念当时上课的感觉,有阳光照进教室,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一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会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那样的时光真好,也很幸运学了中文专业,内心更充盈!